文化产业园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园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在分析荷兰的五个文化产业园时,汉斯。Mommaas指出,区分文化产业园区类型的核心标准有七个:园区内活动的横向组合及其合作和整合水平;园区内文化功能的纵向组合——设计、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的具体混合,以及园区内相关的整合程度;公园的组织框架,涉及公园管理的不同参与者;金融系统和相关类型的公共和私营部门参与;空间和文化项目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园区的具体发展方式;公园的位置。"

沃尔特·桑塔加塔(Walter Santagata)将文化产业园按照功能分为四种类型:工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和城市型。

1.工业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公园主要建立在积极的外观、当地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的基础上。这类园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工作室效应”和“创意产品的差异”。

2.机构类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公园主要是基于产权和象征价值的转让。其基本特征是正式机构的存在,以及将产权和商标分配给受限制的生产区域。

3.博物馆类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公园主要是基于网络形状和最佳大小的搜索。公园通常围绕博物馆网络而建,位于历史悠久的市区。其本身的密度可以造成系统效应,吸引游客。

4.城市型。这类文化园区以信息技术、演艺、休闲产业、电子商务为主。通过使用艺术和文化服务,社区将被赋予新的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业经济的衰退,并为城市创造新的形象。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分类很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区位依赖和园区性质两个方面来划分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

1.根据位置依赖性,它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位于旧厂房和仓库内。城市中废弃的旧厂房、仓库,往往因为空间宽敞明亮、租金便宜,或者面临重建闲置空间的情况,成为文化产业园的又一个滋生地。国外很多成功的文化园区都是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基础的。国内较早出现的大山子艺术区,依托的是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号的老厂房。上海近几年成长起来的创意产业园,大部分也是由旧厂房和仓库改造而成。位于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坐落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最典型的弄堂工厂集群。位于建国中路10号的“8号桥”创意产业园,位于上海汽车制动公司老厂房内。这些创意产业集群利用现有建筑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平台,也保护了历史文化财产。它们是文化产业、工业历史建筑保护和文化旅游相结合,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的典范。

(2)依托大学。大学作为技术的生产者,可以不断开发新技术;同时也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既培养人才又吸引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大学也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是提供多元文化的地方,大学往往成为创意中心。

因此,依托高校发展文化产业园成为重要途径。

比如上海杨浦区赤峰路街道的建筑设计依托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同济大学,上海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依托东华大学和上海时尚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和正在建设的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都是以高校为依托。

(3)以开发区为区位依托。这种文化产业园主要以高科技产业园为主。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聚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智能人才众多,最适合发展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有大量的信息产业,可以和文化产业很好的融合。属于这种类型的,有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中关村创意产业中试基地;位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等。

(4)以传统特色文化社区和艺术家村为场所依附。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托一些传统文化区域,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有利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如四川德阳的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北京的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园等等。二是依托一些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艺术家村,有些属于创意园区,比如北京的几个艺术家村;还有的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如深圳经济特区龙岗区布吉镇大芬油画村。

2.根据公园的性质,分为五种类型:

(1)工业类型。一个是独立的。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成熟,原创能力强,产业链相对完整,形成规模效应。比如深圳的大芬村,以绘画艺术为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和规模效应,但原创能力不强,而这是国内此类文化产业园的通病。

第二,是依赖性。依托高校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比如上海虹漕南路创意产业园,同济大学周边的现代设计产业园等等。

(2)混合型。这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往往以科技园为依托,与园区优势产业同步发展文化产业,但园区内并未形成文化产业链。如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香港数码港等。

(3)艺术性。这类园区也是创意园区,原创性强,但艺术产业化程度还较弱。目前国内最著名的艺术公园有北京大山子艺术公园和青岛达尼画家村。

(4)休闲娱乐。这种文化公园主要满足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和北京的长安街文化演艺集群。

(5)地方特色。如北京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园、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区等。

另外,按影响范围分,有国际型、国内型和地区型;根据园区最初的形成,还可以分为自发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政府运作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由于文化产业园区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变化很快,园区类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很清晰,这里的分类也只是根据目前的一些情况。未来,随着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园区类型的分类将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