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药集团唐诗逸制药厂简介

哈药集团唐诗逸制药厂是国家重点大型制药企业之一,位居中药行业50强,是国家GMP认证企业。

从1986开始,企业投入2亿元对世界馆进行异地扩建改造。新工厂占地654.38+0.34万平方米,拥有国内一流的厂房和设备,完全按照国际GMP标准生产。目前有十个生产车间和三个工厂(外用药厂、绥棱厂、印刷厂),产品有十一种剂型二百三十个品种,多项产品荣获国际、国家、省、市优质产品称号。企业现有员工15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0多人(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152人)。工厂的药物研究所和质检中心有很多博士、硕士从事新药的研究和质量改进工作。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熟练的工人是唐诗逸十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基础。

唐诗逸制药厂是国家级、省市级工业先进企业,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机构成员。唐诗逸牌商标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国际注册商标。作为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组织成员,在黑龙江省历次商标评估中排名第一,品牌无形资产评估过十亿元。唐诗逸品牌产品以其强大的品牌实力和质量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现有员工800余人,7个生产车间,2个分公司(饮片公司和华纳公司),产品涵盖11剂型,200多个品种。多种产品荣获国际、国家、省、市优质产品称号。企业多次被评为国家级、行业级、省级、市级先进企业,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机构和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组织成员。唐诗逸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国际注册商标。集品牌名称、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于一体,在黑龙江省历次商标评估中名列前茅,品牌无形资产评估超十亿元。

唐诗逸创建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这里原来是一个老药店,后来改造成了制药车间。

民国初年,唐诗逸已有吉林老号、阿城唐诗逸、道外唐诗逸、道里唐诗逸四家分店,呈现连锁经营的雏形。

1915(民国四年),唐诗逸生产的鹿角胶走出国门,代表国内产品参加首届国际巴拿马博览会并获得金奖。

从此,唐诗逸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在华北地区开了十几家分号,名声大噪,与北京同仁堂齐名。从此在医药界留下了“内有同仁,外有天地”的佳话。

在熬过了动荡的岁月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家在40年代获得了新生。

50年代初,道立世堂月均销售额5.5万元,年销售额54万元。

1956年,唐诗逸实行公私合营,唐诗逸大药房划归哈尔滨药材公司领导,成立道里唐诗逸零售店和道外唐诗逸零售店两个零售点,保留原氏一堂大药房称号,恢复中药材加工生产。

自1986以来,企业投资2亿元对唐诗逸进行异地扩建改造。新工厂搬迁至道里区大康路18号,占地13.4万平方米。

从65438到0990,企业实施科技兴厂战略,大力投入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理念。同时,企业在马德里成员国进行国际注册,获得了数十个国家的商标专用权,成为当时黑龙江省唯一拥有国际注册商标的企业。

1996年,唐诗逸制药厂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000年,哈药集团下属的唐诗逸制药厂正式更名为哈药集团唐诗逸制药厂。

2005年6月,哈药集团唐诗逸制药厂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批准为“中华老字号”成员。

2006年,哈药集团唐诗逸制药厂的注册商标被中国人民和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唐诗逸在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100强榜单中排名第34位,是黑龙江省为数不多的进入100强榜单的医药企业之一。

2008年4月,根据哈药集团战略发展需要,哈药集团唐诗逸制药厂与哈药集团第二中药厂、第三中药厂整合,形成了总资产超过6543.8+0亿,集销售、生产、科研为一体,中药和现代中药齐全的大型中药专业生产基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9年6月,哈药集团唐诗逸制药厂被黑龙江省商务厅认定为龙江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