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掠夺中国文化的现象有哪些?
韩国端午节成功申请中国端午节,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仍有机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传说和非物质遗产作品”。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网友在各大社区留言,称“这是严重的文化侵略!”“我们忘记了我们的祖先!”“端午节被韩国抢走”...韩国江陵端午和中国端午是一回事吗?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对中国端午节“申遗”有影响吗?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韩国江陵端午祭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从巴黎传来,各大网络论坛上立刻出现了各种评论。大多数网民很难接受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成功申请。民俗学家表示,韩国“申遗”成功不会影响中国在端午节“申遗”。两国“申遗”之争是盲目炒作,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机制的建立才是根本。网友:我以屈原为耻,以老祖宗为耻。专家:两国不存在“申遗”争议。“如果屈原还活着,他一定会说:我以后就是韩国人了!屈原真可耻!”“现在我们过洋节,穿洋装,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自己的节日,很快就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祖先!!!"“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人抢注默哀!!!!".....这是韩国申遗成功后,出现在各大网络社区的网友的帖子。当然,也有网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看看中国一些成功的地方,他们把老祖宗留下的遗产都做了什么?无非是门票价格提高,地方政府收入增加。他们保护遗产了吗?让我们不要急于争夺这个世界遗产,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相对于网友的激烈反应,民俗学家的反应似乎平静很多。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宋俊华博士表示,其实韩国的江陵端午和中国的端午节并不一样。韩国申遗成功后,中国的端午节还是可以申遗的。因此,两国之间不存在“申遗”和韩国“赢”的概念之争。“媒体似乎是故意炒作这个话题来吸引眼球。”韩国朋友:保护传统文化是根本。民俗学家:“申遗”不是注册商标。金湘祥是韩国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说,韩国政府和人民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孔孟文化在韩国相当受欢迎。韩国国立博物馆馆长相当于副馆长级别,可见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金湘祥说:“中国人对韩国江陵大野节申遗成功的反应是正常的,这与此前韩国人对日本向世界出口韩国特色泡菜的反应类似。泡菜是韩国的特产,但世界上第一个出口泡菜的国家是日本。当时韩国民众非常愤怒,但韩国人理性吸取教训,开始重视韩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中国人也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消息传出后,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高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作为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高教授对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的反应相对平静。高教授反对将江陵端午祭“申遗”视为文化掠夺。他认为,这种说法一是误解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二是混淆了“申遗”和注册商标。“申遗”就是把文化的代表性作品提出来,让全世界都知道,共享。这和商标注册不是一回事。并不是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了。今后,中国人将不得不在端午节后付费。高教授说:“文化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东西。不像面包,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千万不要用看面包的角度看文化遗产。“宋俊华博士还表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很强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的东西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可能存在。比如流行于内蒙古的马头琴,去年就被蒙古国申报为该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尼申报为该国文化遗产。反思:为什么只有在民俗“失传”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珍贵的启蒙?建立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机制。然而,无论专家如何解释,韩国人的“申遗”还是刺痛了中国人的自尊心。“为什么外国对我们的民间节日感兴趣?而为什么中国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它的珍贵?”新浪社区上一位网友的提问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对此,宋俊华博士认为,中国人把传统的东西看作是我们文化乃至生活的一部分,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就是抢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关键是我们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宋博士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传统文化的延续。他表示,目前国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还将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两国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中国端午节:端午节又俗称端阳节、端午节、天中节。除汉族外,还有满、蒙、藏、苗、彝、畲族、锡伯族、朝鲜等约28个少数民族庆祝这一节日。中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舟节,利用龙的威慑力赶走一切灾难和邪恶。后来逐渐增加了纪念当地名人的内容,如长江中游的湖南、湖北等地纪念屈原。韩国江陵端午祭: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的一项大型民间活动,市民们在此祈祷丰收安康,并举行摔跤、荡秋千等游戏。据韩国学者考证,龙舟节的内容是“朝鲜时代”南孝文在《秋江集》中表述的,所以江陵端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中国的春节也是韩国的春节,是同一天。然而,韩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与中国不同。在韩国,春节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春节在韩国被称为“老郑”,也就是农历新年。“老正节”是韩国的全国性节日,仅次于中秋节。春节期间,整个国家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韩国人对祭祖有严格的说法,如“东有鱼西有肉”、“东有头西有尾”、“东红西白”、“枣、梨、柿”、“东熟”、“左饭右汤”等等,祭祖的程序也很严格。每年春节来临的时候,朝鲜妇女都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从早到晚在厨房里忙碌。嫁到韩国的外国姑娘也和韩国女人一样从早忙到晚。祭祖,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春节期间,同行的问候是“新年快乐”。春节期间,总有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或露宿街头的无家可归者。政府和民间组织组织起来为他们庆祝春节,让他们在春节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韩国人经常在春节期间互赠礼物。礼物的范围很广,牛排、黄鱼、传统小吃、健康食品、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饼、日用品等。礼物要包装,包装的颜色多为嫩粉色。韩国春节的第一幕是“回省”——回家探亲。每年除夕前,都会出现数千万人搬回家探亲的壮观场面。曾经熙熙攘攘的首尔突然变得安静起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路上的汽车变得稀少了许多。然而,在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上,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却是人山人海。人们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在元旦前回到他们的家乡。韩国是汽车发达的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汽车。春节期间,300多万辆私家车拥挤在各条高速公路上,形成数百公里的车流。此时的韩国交通台最为繁忙,不断报告路况,疏导交通流量,让归心似箭的人们可以更早回到本省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