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卫生监督工作总结【2018年上半年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总结】
一是加强学习,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上半年,* *市场监督管理所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率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积极开展党风廉政风险点排查,提高执法人员反腐倡廉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
二、加强市场主体登记,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促进区内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开展城市主体登记。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活跃的市场经济的根源在于活跃的市场主体。* *市场监管
坚持法无明文规定、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实施简政放权。截至2018年6月30日,* *乡注册个体工商户544家,企业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2018上半年,* *市场监督管理所新开个体工商户104户,引导辖区经营户新设民营企业4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
(二)、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和个人年度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要求,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和《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暂行办法》的规定,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2017地区企业信息公示工作。* *镇区应申报公示的个体工商户有452户,已经申报公示的有382户,占比84.5438+0%。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向24户进行信息上报和公示,现在有23户进行了上报和公示,占95.83%。企业应申报51户,现已申报公示50户,占比98.03%。
(三)、开展食品生产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登记工作。为规范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行为,保护地方特色传统食品,维护辖区食品作坊和食品摊贩健康发展,根据《云南省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 *市场监督管理所结合辖区实际,扎实开展小作坊食品摊贩登记备案工作。一是全面摸清现有食品小作坊和摊贩的底数和基本情况,针对小作坊和摊贩季节性强、分散面广、流动性大的特点,特别利用其生产时间。
在摊贩相对集中的时候,实地登记,摸清底数和基本情况。二是加强宣传,通过通知函、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形式,向食品小作坊经营者和摊贩告知相关政策法规和登记备案流程。三是现场监督检查,深入食品小作坊加工现场,提出升级改造建议,指导小作坊提高食品生产加工安全水平。
截至6月30日,* * *已核实登记食品小作坊11家,食品小摊贩15家。
(四)、开展《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工作。本着方便群众的原则,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授权,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许可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市场监管所依法开展辖区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工作。截至6月30日,* * *已发放53份食品经营许可证。
三是依法开展市场监管,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类别的安全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一)大年初一春节期间打击侵权假冒。为确保元旦春节期间消费安全,根据上级安排,* *市场监督管理所组织执法人员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这次特别活动集中在食品、药品、家用电器等方面。,节日消费较大、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以临时商品促销场所、集贸市场、超市为重点场所,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傍名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二)、开展春节前食品药品安全检查。为确保* *春节期间的食品药品安全,确保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近日,* *市场监管所会同全乡食安办对全乡食品药品经营者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此次检查主要针对全乡食品生产经营户,以食品小作坊和摊贩为重点,严查食品药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检查中,监管人员根据春节实际情况,以粮油、米粉、熟食、烟酒等季节性食品为重点,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是否符合标准、食品是否过期、食品添加剂是否超范围使用等进行全面检查,督促生产者严格执行生产标准,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防止不合格食品药品流入市场。餐饮服务方面,主要检查餐饮服务经营单位证照是否齐全,从业人员是否取得健康证,食品采购、进货验收、台账登记等制度是否落实,餐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餐厨垃圾管理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医疗器械安全监管主要以药店和医疗机构药品监管为重点,严查特殊药品和药品流通环节,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药品和制售假冒伪劣医疗器械违法行为。本次检查,* * *出动执法人员12人次,车辆6辆,检查食品药品经营户32家。
(三)、开展村级医疗设备安全专项检查。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器械安全,根据上级安排,* *市场监督管理所、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开展了所辖村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安全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主要检查村卫生室是否存在过期失效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购买渠道是否合法,医疗器械是否按规定验收和放置,医疗器械的存放条件和维护保养是否符合规定。检查中督促村卫生室负责人做好不良反应报告工作,同时在各卫生室张贴预防野生菌的宣传资料。通过这次专项检查,村级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对不合格化妆品进行检验。根据上级安排,* *组织的执法人员对辖区化妆品经营户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此次检查重点检查了经营者是否销售文件中所列不合格化妆品,督促化妆品经营者不得买卖文件中所列产品,同时检查了经营者所经营化妆品的检验报告、进货票据及供应商的相关资质。* * *派出了30名执法人员,检查了36户人家。
(五)、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2018。为进一步加强* *乡保健食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保健食品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根据上级安排,* *市场监督管理所近日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了2018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此次专项整治,针对辖区内违法商家以传销形式销售高价劣质保健食品,* *市场。
第二条2018以来,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从严治党要求,积极履行部门责任,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市场主体:截至2065438+2008年6月,我区各类市场主体25855户。其中:国内企业361家,民营企业6670家;18748个体户;有7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半年,全区新设立企业802家,注册资本1,382,665,438+0,000元;新开个体户1042户,资金14166.7万元;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总投资1万元。
(1)加快决策部署落实。一是从2018年9月1日起,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实行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推动改革落实。今年上半年,2655家市场主体办理了多卡融合。二是积极挖掘招商引资线索,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完成投资61万元,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2)推进注册便利化。切实推进最多跑一次的改革。通过简化登记流程,畅通服务渠道,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一是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实行申报承诺制,简化登记手续,释放改革红利。二是积极推进登记全流程电子化改革,通过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核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实现无纸化登记。今年以来,* * *已完成外网账号153个,全程注册565个,全程电子化注册1个。三是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便利市场主体退出。今年以来,已有24户被简单取消。
(3)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一是切实履行双通报职责,完善协同监管机制。今年已发出通知1660余条,将718条审批后登记信息抄送许可后部门。二是完善双随机公开监管,年初率先召开区域商事制度改革和双随机公开监管工作会议,作出全面部署;完成双随机公开监管部门范围的梳理和界定,确保双随机公开监管覆盖到位;细化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全区大部分行政执法部门都制定了本部门有针对性的抽查计划。三是推进市场主体年度报告公示。截至目前,XX区各类市场主体已通过安徽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22048户2018年度报告,其中企业年度报告率为72.87%。个体工商户年报率98.43%;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为83.33%。四是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推进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管理应用,完善以限制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为主要内容的失信惩戒机制,形成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今年已有23家市场主体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154户被剔除出异常名录。
(4)拓宽服务渠道,帮助企业融资。结合“四得到一服务”工作,拓宽以股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质押、增信为基础的融资渠道,支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 * *登记了3笔股权质押,为企业融资301万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9件,为企业融资7300万元;进行综合整理,选择重点品牌企业向金融机构推荐;稳步推进守重增信原则,实现1企业融资1.5万元。
2、突出三大安全,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全面落实源头严防、风险严控、过程严管四个最严要求,突出一大两小三小重点,确保广大群众饮食安全。一是推进风险分级监管。及时完成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年度风险分级评估,落实监管频次要求。目前,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45%,完成任务数,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风险分级42户,占今年新开总数的98%。二是加强对三小的监督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动员、集中培训、印制公示牌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上半年,* * *共注册食品小作坊4家,为小摊贩发放宣传牌51张。率先在全市启动小餐饮立案工作,目前已立案20余起。三是加强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了亮剑、白酒质量安全、茶叶及代茶饮制品、校园及周边五角食品、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春季校园食堂检查等两会期间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经营主体3000余家,下达整改意见书28份,查处食品相关案件9起。圆满完成了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2018、全国竞走大奖赛、全国广场舞大赛和全市公考期间餐饮服务与食品安全保障六大活动。保证停留15天,派出监督员24人。保质期内未发生食品安全中毒事故。四是落实培训。组织了三期农村集体聚餐监督员培训班,参加人数超过65,438,000人。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举办了24期培训班,培训了725人,颁发了725份培训证书。五是提升安全防控水平。监督抽检食品和食用农产品252组,不合格5组,已查处。扎实开展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加强对菜市场经营者、餐饮服务单位和农村自办餐饮经营者的宣传引导,发布预警通知400份。没有发生因食用野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
(二)加强药品安全监管。首先是严格许可访问。开展药品经营企业现场受理24次,对7家企业进行GSP认证,对19家二类医疗器械经营注册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对4家企业进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现场受理,但1家企业不予受理。二是加强日常监管。约谈企业负责人或执业药师14次,签订XX区药品经营质量安全责任承诺书。* * *对62家药品企业、104家医疗器械企业(含用户)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查处650家化妆品企业,限期整改48家,责令7家企业整改,* * *查处3起。三是突出抽样监测。基本药物抽检36批次,日常监督抽检53批次,会同市局监督抽检化妆品32批次。报告药品不良反应305例,其中新增和严重不良反应123例;共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56例,其中严重不良事件14例。报告了3例化妆品不良反应。
(3)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目前,全区共有特种设备用户283家。在用注册特种设备2127台(不含压力管道和气瓶),其中电梯1701台,锅炉44台,压力容器167台,起重机1965438台,场内机动车辆24台。结合安全生产攻关行动,组织辖区电梯、气瓶、锅炉、压力容器专项整治。特种设备现场检查涉及使用单位近100家,出动检查人员120余人次,随机抽查特种设备130余台,覆盖特种设备500余台,完成年度检查计划的57%。目前尚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3、立足质量提升,推动企业发展。
目前,中国驰名商标1件,安徽省驰名商标12件,黄山市驰名商标25件,安徽名牌产品4件,XX区黄山名牌产品21件,获得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1件,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件,A级信用计量示范单位。
(1)推动优质品牌升级。推荐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黄山天目薄荷制药有限公司申报2018年度安徽省名牌产品,已通过现场初审并报省质监局。启动首届XX区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发布《关于申报首届XX区政府质量奖的通知》,组织各镇街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宣传推荐企业申报。组织辖区内重点企业参加黄山质量大讲堂,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鼓励企业争创安徽名牌产品。
(2)加强商标援助。积极发挥基层所商标品牌指导站和商标管理员作用,加强对企业商标品牌就近建设的直接指导,提高企业商标品牌认知度,引导出口企业加快商标品牌海外布局,加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宣传推广。回访2018年度认定和重新认定的3家省级著名商标企业。省、市局启动著名商标认定工作后,将积极帮助辖区企业开展申报工作。
2018上半年,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主管部门工作部署,促改革、保安全、创品牌、强执法、重检查,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维护了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一是围绕中心,全力以赴抓好全县重点工作。
6月19日,该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动员会召开后,县市场监管局迅速传达会议精神,抽调50名精兵强将组成3个志愿者工作组,将216户征收任务进行分组和人,第一时间赶赴一线开展工作。截至6月22日,已有33户签订拆迁协议并腾空。
第二,深化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2018上半年,县市场监管局继续围绕发布、管理、服务三个重点,采取简化市场主体登记手续、及时推送双通报信息、服务和引导企业年报发布、加强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强化双随机和公开抽查结果应用等五项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了规范、优化、便利的市场环境。全年全县新注册内资企业30家,私营企业508家,个体工商户150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家。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县注册内资企业794家,注册私营企业6098家,个体工商户324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2家。双重披露
通知企业5批信息;截至6月20日,我县内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公示率分别为80.52%、84.86%、73.83%,其中内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位居全市前列。企业双随机抽样141户;依法吊销企业营业执照,公示815户。
第三,多措并举,坚守安全红线。
食品药品安全:围绕四个最严要求、四个责任和监管四化,重点从四个方面治理食品药品安全。一是开展食品药品抽样检验。制定了《XX县2018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覆盖食用油、糕点、水产品、散装白酒等383批次10食品类别(其中食用农产品360批次),开展了县级食品抽检。截至6月20日,已完成60批次采样任务。同时完成基本药物抽检40批次,一般药品质量监督抽检25批次,占比68.4%。二是推进食品安全民生工程。乡镇市场监管所新建食品检验室5间(总数12)。目前各检查室装修已完成,正在采购设备。三是开展食品药品风险分类。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互联网+,推广使用移动执法终端,2065年完成全县15家食品生产企业、2472家食品流通企业、420家餐饮服务企业风险分级评估;完成了56家药品零售企业的风险评级。四是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管。检查县级基本药物配送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次;督促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县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和安全监测培训会,提高了医疗器械从业人员质量管理水平和不良反应报告质量;组织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和GSP跟踪检查,检查药品零售企业56家;加强化妆品生产流通企业监管,确保化妆品生产流通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五是推进乡镇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化建设。牵头制定XX县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办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指导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建设。目前,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标准化建设率达到60%。六是开展专项行动。继续推进小餐饮法规实施和光明厨房工程建设;开展春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完成208所实施营养餐学校全覆盖检查;以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和高考期间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余次,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大桶水、冻肉、畜禽水产品中禁用化合物抗生素和兽药残留、大米和方便面为重点,以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和农贸市场为重点,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此外,圆满完成县两会、高考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承办了全市乡镇食安办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培训会。
特种设备安全:一是加强电梯安全管理。通过召开电梯维保工作会议,开展电梯安全宣传、电梯维保质量互检、电梯维保质量抽查、中考期间电梯安全检查等活动,部署工作,普及常识,消除隐患,提高水平。二是启动气瓶安全专项整治。分四个阶段对全县14液化气充装站、2家工业气体充装单位、2家车用气瓶充装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查找问题,进行整改。三是开展锅炉安全生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通报近期锅炉爆炸事件,对辖区内所有锅炉使用单位的锅炉进行逐一排查,督促锅炉使用单位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开展一次景区、游乐场所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XX县费霞公园和XX县万佛湖景区在用的4座大型游乐设施、3部客梯和7辆观光车进行了全面检查,消除了安全隐患。此外,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活动,重点排查汽车气瓶隐患,开展液氨泄漏应急救援演练,整治外地机动车辆,有效维护了全县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上半年,* * *共出动检查人员1.50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231家,检查各类特种设备900余台套,压力管道1.790米,查出隐患162处,下达指令19份。
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开展质量监督抽查,关注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重点关注消费品、食品相关产品、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电子商务产品等。,并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 * *抽查食品相关产品3组、化肥3组、童车59组、水泥1组、电动车1组、PVC管4组、羽毛球5组、玻璃2组、电线2组,对不合格产品依法从严查处。二是巩固质量提升成果,营造良好的质量安全环境。巩固童车、婴儿床质量安全集中整治成果,加快建立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督促企业做出质量承诺。3月份省质监局抽查了24组童车和婴儿床,合格率为100%。4月顺利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质检总局打假办)专项验收,相关工作得到国家、省、市三级充分肯定。三是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分类监管和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生产强制性安全认证(3C认证)管理产品的10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引导企业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企业是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意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争创品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2018上半年,全县申请新注册商标316件,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企业商标质押融资工作受到省商标战略领导小组表扬。目前县局正在处理相关法案。
密切配合,将XX县申报为安徽省XX山茶油商标专业品牌基地。组织培育3家企业申报安徽名牌产品,4家企业申报六安名牌,XX县哮天名茶精炼厂等3家企业申报使用六安甜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责成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申报使用XX小兰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加强对XX县疏风县省级蔬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监督指导,争取其申报国家级示范区;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培育,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积极申报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同时办理动产抵押27笔,其中动产抵押15笔,抵押金额57270.3万元。
动词 (verb的缩写)严打,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合法权益。
上半年,县局* * *受理各类咨询投诉案件974件,其中咨询592件,投诉275件,举报107件,办结率98%;查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双打、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案件86件,结案84件;组织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系统活动;推进12315消费维权示范点建设,在各类商场、超市、市场、企业、景区建立108消费维权服务站;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抽检建筑材料25组、儿童妇女卫生用品30组、农资30组。此外,全县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