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塔的故事

8月12日,郑州闷热,高温37℃。

下午3点,二七广场挤满了人。在二七塔前,一位身穿绿色外套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神情肃穆,立正,敬礼,然后以这座塔为背景拍了张照片。老人说,他叫秦志国,72岁,来自山东沂蒙山区农村。1986 10秦老先生去过郑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二七塔。“这是我第二次参观二七塔。她在我心里很神圣。”老人说,听说27号塔正在内部改造,不能登上,有点遗憾。

马玉敏每天都会看到像秦老师一样表达对二七塔崇敬之情的人。“有些老太太甚至把这座塔当作精神圣地,跪下磕头,许愿祈祷。”马玉敏是二七塔管理处的退休职工。他说,这一幕让他们既无奈又感动。

人们对二七宝塔的情感皈依,体现在把心化为行动上。

“我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郑州有个二七塔。可是看二七塔的愿望被姐姐抢了,让我担心了很久。”郑州市民朱先生回忆,他的老家在平顶山的一个贫困山村。上世纪80年代初,他姐姐辍学,打算去郑州学裁缝。为了给妹妹交学费,父亲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猪卖了200元。临行前,父亲对女儿说:“学不到手艺就回来,但给我看看二七塔。”姐姐在郑州呆了几天,觉得不舒服,就选了个晴天跑到二七广场,在二七塔前拍了张照片带回家。

照片中的姐姐满脸笑容,身后的二七塔高耸入云。父亲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放进相框,告诉家人“谁都不能动”。“那时候我又羡慕又嫉妒,准备去郑州看二七塔。父亲不肯,我哭了一天。”朱先生说,妹妹的照片对他刺激很大。他把课本上介绍二七塔的文章背下来,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去爬郑州的二七塔。几年后,姐姐结婚,二七塔的照片作为嫁妆被收走了。

坐落在郑州市二七广场的二七宝塔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欣赏,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各行各业的商人、游客和普通百姓涌向郑州。“据粗略统计,每年爬二七塔的人有200多万。”二七塔检票员马玉敏自豪地说。二七塔曾经给了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一次难忘而有趣的采访。

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平安郑州》节目,邀请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和市民代表到录制现场。为了评价市民与市委书记的默契程度,撒贝宁设计了三个无人知晓的问题。其中一个是让大家随便写一个人的名字或者地名,但是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郑州。结果公布后,市委书记和市民代表的答案一模一样,都是“二七纪念塔”。事后,撒贝宁说:“印象深刻。”。

撒贝宁可能不知道,在河南老百姓心中,二七塔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其地位和作用几乎等同于他们每天离不开的必需品。市委书记和市民的答案高度一致,可以理解为政府和民众对一个建筑的认可,两者高度相似。

二七塔作为一个特殊的标记,在郑州的城市发展和人们心中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和情感纠葛,让人感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七塔一直处于传播郑州文化的最前沿。例如,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600多万枚二七宝塔邮票。2002年至2003年,郑州印制的邮政信封数量高达12万个。很多商家以尔其塔为品牌注册商标,“双塔”奶粉哺育了郑州一代,“双塔”涂料被“刷”进了千家万户,还有以尔其塔为主要图案的“双塔”香皂、白酒、啤酒、绿城”香烟,一度让郑州人过上了“双塔生活”。省城的财务人员几乎都用过“二七牌”复写纸,商标是双塔;一个剧院的舞台背景是高耸的双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郑州党政机关发的贺年卡大多是二七塔图案;用二七宝塔图案印制发行的粮票、布票、购物券、参观券、税务发票等二十多种票证,如今都成了人们争相收藏的“古董”...

值得一提的是,二七宝塔也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2005年,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财经学院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在来郑州之前就知道二七塔,近73%的受访者认同二七塔是郑州的象征。

二七宝塔是郑州一场政治流血事件的纪念产物,外表熠熠生辉,直抵人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了一次100人的革命历史大型创作活动,河南入选两部,二七大罢工和焦事迹。”今年8月11日上午,郑州市文化宫路上的一间画室里,一位年近古稀的老画家余华兴正在整理自己多年来以二七宝塔为题材的画作。“我毫不怀疑,二七塔作为二七大罢工的重要载体,可以入选这个国家纪念工程。”他说。

1926 10,郑州铁路局工会领导人王胜友、司文德被军阀吴杀害,头颅挂在当时郑州长春桥头,就在今天的二七塔下。1951年秋,郑州市将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很快建起一座21米高的多面体木塔。闫华兴透露,木塔最初是为了宣传郑州举办的城乡物资交流会而建的。后来,木塔成为市民悼念王生友和司文德两位烈士的纪念建筑。

1971年夏,木塔倒塌,郑州市开始修建永久纪念塔。当时,郑州市革委会从全市抽调了10多名顶尖专家组成艺术小组设计新塔形。余华兴成为其中一员。

郑州市革命委员会主任王辉是建筑专家,新塔是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建造的。余老说,新塔面向全省征集设计方案,收到80多份稿件。“我当时在省工人文化宫,负责新塔风格藏品手稿展览。说实话,80多的设计不错,但是没有什么刺激的感觉。他说,后来,王辉提出了“建造双塔”的建议,以纪念两位烈士。每个人都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几个月后,基本接近二七塔形象的设计方案出来了,塔高被拉到63米。"

1971 7月1日,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新二七塔开工建设。当时要求在国庆节前完成。王辉每天都赶到二七广场监督施工,风雨无阻。于老透露,二七塔的建筑材料,除了白水泥,从钢筋、琉璃瓦到塔铃,都是郑州的地产货,有的材料甚至是临时为二七塔做的。余老说,铁塔施工是郑州一建公司负责的。在他的印象中,当年的建设就像一场巨大的战役。

那年夏天,二七广场封闭,车辆全部分流,30辆施工车辆昼夜不停,300多名施工队轮流作业。同年9月27日,新塔建设发布会圆满结束,一部都市经典完成。当年6月65438+10月1,五彩缤纷的二七塔开门迎客,郑州市民欢欣鼓舞,数千人排队登塔。

“那是当时郑州第一高。站在塔顶,可以看到几十公里外的黄河。”马玉敏描述了当天的盛况:数千人聚集在二七广场,导致上下塔楼出入口被堵,我们不得不调动解放军维持秩序,加强安保。“那天,我们早上6点开门,一直忙到下午12,一万多张票以每张5分钱售出……”2004年6月的一天,发生在二七塔的一幕,让马

一个慢吞吞的老头来到二七塔,盯着检票员马玉敏问:“你不认识我了吗?我年轻的时候经常来这里听东方红。”马玉敏认出了老人,赶紧给他买了票,陪他乘电梯到了塔顶。当悠扬的音乐准时响起时,老人忍不住哭了,说只有到了二七塔,才能听到萦绕心头的“东方红”。

听二七塔钟声的老人是郑州铁路局退休工人。在郑州,无数人对二七塔的钟声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电信局派了7个员工控制电铃,声音是用机械铜锤敲打钢筋发出的,特别好听。如果塔上的钟报错了时间,马上就会有市民打电话来问,这让我们都很紧张。”马玉敏说。

木塔建成,马玉敏诞生;新塔建成后,马玉敏被调去工作。“我好像天生就是为二七塔服务的。”马劳说,1971年9月,他和31名符合“三好条件”(政治表现好、家庭出身好、相貌好)的知青学生从郑州五七农场调到二七塔管理处,分配到团工业局做售票、检票工作。“很累,但也很充实。”马玉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来二七塔的前三个月,他们想请假去洗澡,领导不让。他们说:“我一年没洗澡了,忍忍吧。”

和马玉敏一起调到二七塔的杨东菊、刘佩珍,现在都退休了。他们在接待室工作。刘佩珍回忆说,当时要求大家穿蓝白相间的工作服,每天学习“老三篇”,每周回家一次,严格执行婚恋“土政策”——男不满26岁,女不满24岁不能结婚。“此时,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我要选择对象。为什么?在这里工作,地位很高!”杨东菊的骄傲溢于言表。

当时,周总理的一次访问,让杨东菊和刘佩珍刻骨铭心。1973 65438+10月14、周恩来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参观洛阳龙门石窟,当晚返回郑州。当车队经过二七广场时,周恩来坐在车里,听到上面飘着东方红的音乐。他透过车窗纱窗看到了二七塔,赞赏地说:“这么好的建筑为什么不宣传一下?”。

“当时我们准备了笔墨,想请周总理为二七塔题词。可惜他太忙了,没时间爬塔。”刘佩珍说。

1974年第二期《解放军画报》封底率先刊登了二七塔的大幅彩色照片。此后,二七塔的雄姿陆续出现在全国媒体上,并在国内外迅速传播。二七塔同名网站,二七塔网站之家,是郑州及中原地区主要的网址导航网站,聚集了当地热门网站和常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