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橡胶厂的历史沿革
是年2月上旬达成协议,由日本A字护谟(橡胶)厂负责培训制造套鞋的技术人员,及提供全套机械设备,中方派员赴日并洽购设备。民国16年在上海徐家汇路1102号租地27亩建造厂房。同年夏天,特聘日本人加藤芳藏指导在日本的实习人员;同时登报招聘技师,来华安装设备指导生产。民国17年有职工83人,10月30日投产,日产套鞋近1000双。采用的双钱商标,于次年10月注册获准。
建厂第一年赢利20万元。民国17年12月盘进沪江机器厂设备,设立大中华橡胶机器修造厂。民国19年兴建硫化油膏厂和生产碳酸钙的原料一厂,民国22年增建生产氧化锌、立德粉的原料二厂和生产鞋面布的原料三厂。民国19年盘进交通橡胶厂,改名为大中华橡胶二厂,民国22年9月,先后盘进日商泰山护谟厂和春华橡胶厂,分别改名为大中华橡胶三厂、四厂,徐家汇老厂称大中华橡胶一厂。
民国19年1月,企业由独资改为合伙,资本增为20万元。次年改为两合公司。民国22年12月,资本扩至200万元,改组为大中华橡胶厂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东棋盘街63弄32号(今延安东路272弄32号)。民国26年扩至300万元,***有职工2860人。其资本占全国同行业的四分之一,产值占三分之一。
民国21年开始筹备,至民国23年10月“双钱”牌汽车轮胎试制成功,打破国外轮胎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与此同时,民国22年建成力车胎厂房,次年从日本购进一套制造力车胎的旧设备,安装后投入生产。民国20年起,生产的胶鞋先后获得国民政府实业部及上海市政府的优、特等奖状和上海市商会荣誉奖状。民国23年起生产汽车轮胎和力车胎,民国24年,“双钱”轮胎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国货展览会”展出,获特等奖状。
抗战爆发后,“三厂”、“四厂”、原料厂和各地营业机构遭到破坏,“四厂”全部机器及部分原料等12O余吨物资内迁途中也遭洗劫,损失相当于胜利前夕资本总额的四分之一。为避免日方的干扰,公司总部暂迁香港。民国27年分别在徐家汇路和陕西南路,另办美泰制钙厂和德福织染厂。民国31年受太平洋战争影响,原料中断,曾一度停工。次年开办“大中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商代工,谋求生存。民国35年6月,盘进日商上海护谟工业株式会社,替代毁于战火的“四厂”,民国36年2月,盘进振隆铁工厂,同年4月盘进大安维新橡胶厂,改为大中华橡胶五厂。民国37年3月,在天津盘进兴满橡胶厂,改为大中华橡胶六厂。解放前夕,大中华橡胶厂股份有限公司有制造厂6家、原料厂3家、机器修造厂2家,拥有职工4000余人,另有两家独立经营的原料厂。
1954年9月全公司清产核资额为1365万元(不包括天津分厂156万元和待处理资产330万元)。10月,大中华橡胶六厂首先公私合营,划出后改为天津大中华橡胶厂。12月,全公司公私合营后,隶属于市轻工业管理局,后改属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轮胎胶鞋公司。次年5月公司改为总厂制,总部迁到“一厂”。1956年工业经济改组时,有17家小型橡胶厂、铁工厂和鞋帮厂并入大中华各有关分厂;大中华原料一、二厂划出,并入京华化工厂,原料三厂并入上海市第二十棉纺厂、当时,总厂直属市工业部领导。1959年撤销总厂制,后隶属于化工局,1962年隶属于上海市橡胶工业公司。各分厂独立后均隶属于上海市橡胶工业公司。1959年成为轮胎专业制造厂。
1961年,大中华橡胶一厂力车胎生产开始移交中南橡胶厂。1965年年产20万套轮胎的设备及707名职工内迁贵阳,支援贵州橡胶厂扩建成为贵州轮胎厂。翌年12月大中华橡胶一厂改名为上海轮胎一厂。1981年2月定名为上海大中华橡胶厂。1984年9月起,征地268900平方米,筹建大中华橡胶厂闵行分厂。1988年1月1日,上海碳酸钙厂(原美泰化学制钙厂)并入。1990年6月19日,与上海正泰橡胶厂联合组建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成为公司核心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