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罐浮雕

古人说,医者父母心,药者仁。古代名医以其精湛的医术济世救人,可谓功德无量,但往往要求甚少。俗话说“但愿天下少一个病人,何必担心把药放在架子上产生灰尘呢?”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悬壶济世是一句古话说的,医生治病救人被人称道。“悬壶”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后汉书》和《神仙传》的编撰,都与道医公户有关。“壶”的嫌疑来自“胡”和“玄”因为谐音。后来的药店用葫芦做幌子,药厂也用葫芦做商标图案,有“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的说法。医生心地善良,以医术帮助众生,为世人所称,有吊壶济世之说。它的佳能几乎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

《后汉书》卷八十二《魔传》说:“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官。城里有个卖药的老头,把一个锅挂在老板头上,到了城里,他就往锅里跳,城里人看不到,但在长房子楼上看到就不一样了。因为又去拜了,所以上了酒胸。翁知道长房的意思也是神,说:儿子明天可以回来,长房总有一天会回到翁那里,翁跟他在锅里。只有当我看到玉堂李岩,我想酒是甜的,美味的,我喝了出来。翁许下诺言,不听别人的,就去找侯长芳说,我是神仙,我负责见你。这件事结束后,我能和你一起去吗?楼下没什么酒了,所以我向你告别了...长房想问路,跟着他进山,翁父道:“我可以教你,所以能治百病。"

这一惊人的记载也见于《神仙传》卷九《公户传》,其中声称“公户的名字不详。这个世界上有20多卷《呼唤军符》《呼唤鬼鬼治王宓符》,都是公户的……”传说世界上有一个胡翁(约公元2世纪),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叫公户。”说,历阳人,在城里卖药。没有价格,就没有治疗。说话的人说:吃了这个药,你会吐的。如果有一天康复了,什么都没用了。一天收几万块钱,分给城里那些又穷又饿的人。”北《玉子山集》卷一赋曰:“夫在枝上,巢父有巢;在一个罐子里,“如果丈夫在树枝之上,巢父就会有一个窝;在罐子里,公户有地方住。《水镜》第二十一卷朱,乳水人,人称“公户姓王”。《三孔珍珠囊》说“谢袁卖仙药”。

公户是东汉时期一位卖药的老人。他有道术,擅长用法术治病。因为市场上经常挂着一个锅卖药,“药价不一”,“百病皆治”,所以后人把行医称为“挂锅”从这个角度来说,胡翁是一个医术高明、乐善好施的隐士医生。因其在医术部常挂壶作为医学标志,故称壶翁,民间传说中多有神话传说。胡翁曾经给费长芳教过药。虽然这一记录颇具传奇色彩,但如果揭开公户和费长房的寿衣,就不难知道他们是东汉时期的名医。公户的事迹广为流传,历代医家几乎都以“挂壶之乐”来庆祝他的行医,或者在诊所悬挂一个葫芦作为行医的象征。时至今日,许多药店和药厂仍在使用。这个典故流传甚广,人们日常用语中至今还有“葫芦巴卖什么药”这样的口语表达。

另一个词“壶天”,是壶的代名词,也指道教仙境。壶中天地,用来指道教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唐·李白《下石门旧居》:“何不脱谢恩?锅里有不同的日子。”唐立中《为在乎清静者》:“壶中日月近,岛外阴霾明。”无论人们如何考察公户的人生经历,他都不失其不朽的特质。在公户居住的锅和锅的天空中,上面有太阳、月亮和天空,下面有平台。这个模拟现实的仙界,都是在锅里培养出来的。神仙信仰在萌芽时就开始编造神仙居住的天堂。这个乐园可以让人类摆脱在世间无法摆脱的生老病死的枷锁,得到永生的保障和各种享受。神仙信仰在先秦时期遍及中、楚、越三国文化界,于是各国方士发明了许多神仙乐园,其中以西方的昆仑山和东方的三神山传说影响最大。

论古代名医的“医德”

(1)夫为博士法,切不可揶揄他人,谈戏谑喧哗,谈是非,谈人,卖弄名声,败坏一切博士,以己为荣。偶尔治个病,就得意一下,叫大话西游,是大医。(孙思茅《大医精诚论》)

⑵任何做医生的人,本质上都是温雅,必须谦逊有礼,温文尔雅,没有自尊,不能自命不凡。(关于儿科健康的一般性讨论)

(3)反复使用,再尝试,就会有所收获。不篡集补天地,也是欺行霸市。欺负别人,好日子就被堵死了,最终会丧失医术。不欺软怕硬,良知日日发扬,医道更盛。(李婷的药介绍)

(4)在我的道路上有等待和无所作为的人,他们赞美自己的长处,目光短浅。每次去病人家里,我都不问病情,而是把以前的医疗失误破坏掉,这样就可以吓唬病人,把以前的医疗药品弄得满满当当。何必自讨苦吃?封面是临时的或者有偏见的,没有效果。怎么能把前药当成庸才呢?(龚廷贤复兴)

5]各位老乡不要自负,要谦虚谨慎,老了要尊敬。有的学者借鉴,骄傲的人放弃。失败的建议拨一下。(《陈师公医家五戒十要》)

[6]所以,没有才能、没有学问、没有知识是不可能成为医生的,靠才能、学问、知识来达到医疗目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冷静观察,要谦虚回应,要做丈夫。(《返老还童》序言)

(7)医生对疾病的认识有错有强。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病了,他们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病了。如果他们谦逊地退位,他们会放弃自己的才能,确保别人活着。医生错了,不要自我否定,说话也不喜欢人,不可能跟他们说得通。(程中岭的医学理解)

根据中医的历史,中国有很多名医。他们不仅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而且有高尚的医德。他们的言行可以借鉴和模仿。这里有一些例子。

1,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明代名医徐春浦说:“药贵,不精则害人。”纵观我国历史,所有杰出的医学家都在“精”字上下过功夫。他们一生辛勤耕耘,孜孜追求,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最终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赢得了后人的无限敬仰。比如东汉的张仲景,年轻的时候跟张伯祖学医。因为他勤奋好学,医术“胜于伯祖”。他生于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一生荒废。他家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生病死了三分之二。他目睹了这种可怕的情况,于是“勤求古法,博采众方”,认真研读经典医书,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加以总结和完善,写成了16卷《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纲领,成为我国医学典籍的经典,被后人尊为“医圣”。再比如唐朝的孙思邈,小时候体弱多病。他从少年时代就热爱医学,直到暮年仍爱不释手。他活了一百多岁,多次被隋唐朝廷拒绝录用,长期在民间行医。他一生“博学多才,勤奋好学”,在七十岁的时候,写了三十卷《千金要来》。30年后,他100岁了,不考虑年龄,还怕沧海遗风。他不断查找资料,精益求精,写成《千金方毅》三十卷,与《千金方耀》互为补充。两本书合起来称为《千金方》,是一部不朽的医学巨著。他被后人尊为“药王”。再比如明朝的李时珍,三代从医,有家族病史,学识渊博,热爱医学。他曾这样介绍自己:“年轻人有病,...渴望经典,若嚼甘蔗,则渔猎书集百人。”他喜欢学习,读书就像吃甘蔗一样甜。鉴于历代草书多有错漏,他下定决心要写一本新的草书。从34岁“历三十尺,书八百余种,手稿易改”,到60岁终于编著了举世闻名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郭沫若称为“中医圣人,中国药学之杰作”。

2、对待患者,认真负责。

善待病人、济天下、邀病人、有求必应、治病救人、认真负责是中国名医的优良传统。医生应该对任何病人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和爱心,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对待。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一文中说:“凡大医,必气定神闲,无欲无求,先显大悲,誓救精神之苦。如果有人生病来求助,不要问他们是穷是富,是老是少,是不是友好,是不是共同的,都像亲人一样。医生比病人还着急,请你去吧。在元代,朱丹溪有一个医生的名字很有名。”四面八方与病魔打招呼的人,没有一天是空的,都会去那里。虽然雨雪载路,但不会停。仆诉痛,余先生曰:病者岁之,欲逃之。“如遇危重病人,应积极抢救。例如,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秦越人)就是一位周游世界的民间医生。有一天,他路过郭国时,突然病倒了,昏迷了半天。医生们束手无策。郭俊邀请扁鹊去见他。扁鹊通过详细而认真的检查对郭俊说:“如果说,是他的学生们施了针灸、砭石、内服汤剂。获救后,他们终于转危为安。中医讲究整体,强调辨证论治,医生必须四病并举。清代于提倡“先讨论病情,再用药”,确立了“与师傅讨论病情模式”,充分体现了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于一些粗心大意、敷衍了事的庸医,张仲景在《伤寒论概论》中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今天看的医生,不思求旨,行其所知,传其术,老是跟着老。救病问病,服务就是口服给药,还要治疗汤药。不按脚,握手不够。人迎孙,三系不参与,动的人不到五十。短期的不明诊断,九次的等待时间,根本不存在大厅缺庭的情况,什么都没观察到。所谓偷窥管,老公要见死不救,真的很难!”

3、拯救世界,不是为了奖励。

扶危济困,以药养医,也是中国名医的优良传统。比如三国时期的名医董枫,祖籍福建,住在庐山。他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民间医生。他给人治病,不收医药费。治愈后,所有重病患者在家门口种了5棵杏树,轻症患者种了1株作为奖励。几年后,种了65438+万颗杏树,它们变成了森林。杏子熟了,吃起来很方便,用来缓解贫困患者。后世“杏林春暖”“名为杏林”,是一个医学林的故事。再比如唐代名医、江西新人沈应山。他医术精湛,心地善良。遇到流行性疾病,他购买并储存药品,在他家旁边建房子,收留病人。不接受医药费和餐费。给病人治病,大家都来,“来了就平安”,因为被勒令放弃生命的是“来安堂”。再比如张明正,清代名医,江西婺源人。他曾在一家医院工作,后来回国行医。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毫无怨言、患有痢疾的穷人。他看了很难过,把仆人送到家里,吃了药,一个月后痊愈,还是送他回家。当他离开的时候,他没有问他的名字和地址。当时人们称赞他“视天下如一家,救路人。”医术是仁,学医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不是为了发财。李东垣晚年收洛天依为徒。第一次见到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来学怎么找钱治病的吗?学传医怎么样?”也就是你来学医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天一答“我也传耳”是为了传法济世。当即收他为徒,后来罗成了名医。可见中国古代名医对学生的上进心和道德品质要求非常严格。

4.尊重老师,虚心求教。

中国历代名医大多出身于《师传》,如扁鹊拜常桑君为师,臧宫(淳于一)拜杨青为师,张仲景拜张伯祖为师等。他们尊重自己的老师,虚心向老师学习,最终“尽出其传”,甚至取得了超过老师的成就。晋代家境殷实,酷爱医学,听说张有医名,便捐女儿学医。几年下来,他得其所,后来成为“金元四杰”之一。元代人,穆武林(杭州)善医,往返十余次。“太阳站在它的门口,不容易掀起大风浪。”罗氏深受感动,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教给了他。后来成为“金元四杰”之一。清代叶思想开明,好学。当他听说有人擅长治疗一种疾病时,他去拜访并寻求建议。先后拜访了17位名师。他能博采各家之长,后来成为名家,尤其是对温病学的贡献最大。他是清代四大著名温病学家之一。上面有很多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国古代名医高尚的医德被传为佳话,代代相传,成为医学界的典范。

三国时期,吴国名医董奉治病不收费,只让治好的人在住处周围种几棵杏树。几年后,杏树变成了一片森林,收获后的收益用来治疗穷人或流亡者。后人把“杏林”作为医学界或诊所的代名词,现在常用“杏林春暖”的匾额或条幅来赞美有成就的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因医术精湛,来他诊所就诊的病人很多,经常要排队治疗。为了减少病人排队的痛苦,他把一些常见病的药方刻在石碑上,站在自己住处的路边,让病人按照药方自己治疗,不拿一分钱。对于寻求治疗的危重病人来说,无论路途有多远,无论饿不饿,累不累,一个电话总会到达。有一天,他看完医生在等晚饭,有人求他出诊。当他要走的时候,他的妻子说:“饭已经做好了。吃了它!”"孙医生严肃地对妻子说,"不吃一顿饭,你不会死,但错过了诊治时间,你就会死。“说完了,拿着药箱就走。

明代名医陈安公,对病人严守秘密。为了不方便,他没有和妻子说话。一次,一个妓女患了性病。确诊后,陈医生在开药,他老婆来找他有事。怕老婆看出药方是治性病的,他赶紧用手捂住药方说:“你不能看这一面!”“妻子知道丈夫为患病的家人保守秘密,于是停了下来,等女人拿了药方后才敢上前。陈医生为病人保守秘密的医德流传至今,在医疗领域仍有为病人保守秘密的规矩。

叶,清代江南名医,行医从来不犹豫,哪怕是一点点希望,也要尽最大努力。有一次,他路过一户农民家,听到屋里有哭声,就进去了。一问才知道有人突发疾病去世了。他观察“尸体”很久,拿出一根银针,扎在“死者”身上。这个人真的复活了。叶石天名声大振,说他连死人都能治,但他说:“我没有这样的本事,但我诊断起来比较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