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腐竹生产现状
1949之前一直是在私人作坊小规模生产。其中有一个小小的腐竹厂,是鞠炳坤带着七个师傅在瑞州公馆楼下(高安十字街五金公司院内)办的。1949之后,县政府对高安人生产的土特产非常重视。1954年,以兴隆玉竹坊为基础,由当时的中国贸易公司高安分公司成立高安玉竹厂(地方国有企业),杨君镇成立云阳镇豆腐社(镇办企业),结束了1000多年来分散在民间的个体豆腐、玉竹生产,建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专业生产企业。高安腐竹厂招了分散在高安的师傅,做腐竹,豆豉,粉条,豆腐脑。这些师傅带领弟子利用祖传的腐竹制作工艺,每年加工制作腐竹约20吨。1958年,高安浴霸厂搬迁至金水路184号。之后,腐竹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工艺。到70年代,年产量达到200吨,销售遍布江西全省。80年代初,在扩大高安腐竹厂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他们将传统手工艺与机械相结合,建立了大规模的作坊,采用机械化的磨浆摇浆、蒸汽燃烧剥皮、蒸汽烘烤等工业化规模生产。1985,高安腐竹厂将高安腐竹商标注册为“大观楼”,长期使用,被国家评为“中华老字号”,振兴老字号项目。
到2006年,全市腐竹生产龙头企业18家,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0吨。旺季每天加工大豆60多吨,淡季25吨左右。2004年,全市腐竹产销量6500吨,销售收入6500万元,税收408万元,利润703万元。
高安腐竹以其优良的品质,广受国内外消费者的赞赏,产品经久不衰。在销售旺季,产品供不应求。批发、零售和订单融资是产品销售的主要手段。销售范围主要覆盖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上海、福建、北京、河北、河南、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广东、海南、香港、新疆等20多个省市。,并已进入国际市场,部分产品已销往美国、科威特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