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几年换一次。

夏和不是兄弟,但他们却像亲兄弟一样。

夏,46岁,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汉阳分局副局长;44岁的古文滨是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汉阳社保处养老待遇科副科长。他们在2015 11结缘,驻扎在江夏区山坡街道向阳二村扶贫。

村里的帮扶干部每两年轮换一次,但是已经干了六年了。2021,11,继续担任第四届。

“单位想留,村里需要,就留了,不用想太多。”两个人* * *一样的声音,简单而真诚。

“如果你选择坚持下去,你会吃亏的。”

向阳二村,立卡贫困村。全村332户1220人,但常住人口只有117户247人。

村民大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靠种粮田维持生计。贫困户50户,116人,接近常住人口的一半。其中因残致贫家庭39户75人。

向阳二村村委会,几间简陋破旧的平房。职工宿舍是时任村支书腾出的办公室——

这是村子里最好的房间。房间被分成两半,又小又暗又潮湿;窗户很小,空气中没有对流。唯一的现代感就是一台老旧的空调。当它打开时,所有其他电器都必须关闭。

在这个狭小的房间里,三个人的团队挤了四年。夏已经吃了不少苦头。部队转业前,他在一个艰苦偏僻的海岛上驻扎了13年。他承认村里的环境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2065438+2008年5月的一个雨夜,我走访贫困户,回到宿舍。一条身长超过1米的剧毒银环蛇被放在古文滨的床头。他赶紧报了警。“在村里帮忙是必然的。”如果你选择坚持下去,你会痛苦。"

“用心,动感情,办实事,村民会认可你的。”

向阳二村地处偏僻,村组相隔较远,村民居住分散。访户、访贫问苦是村里的常态工作。六年多来,夏和记不清他们用脚丈量了整个村子多少次。他们都知道村里每个农民的家庭情况。

夏的同行是,患有精神病。并不住在村里,由哥哥高军照顾,我终于和高军联系上了,高军因为对专案组不了解,不信任,拒绝了夏。

在电话交谈中,夏得知住院了。他带着水果和营养品,和村干部一起赶到医院看望。夏的真情感动了高俊..他说:“哥哥生病后,连亲戚都躲得远远的。没想到队干部会主动关心。”

此后,高军与夏合作鉴定,并对低保重症门诊给予补助,每年可报销5000元门诊费用,大大减轻了高军的负担

贫困户夏曾经是村里的能人。后来事业失败,妻子和他离婚,他也因病摘除了一个肾。夏天,民政满目疮痍。

一边帮助夏民政,一边给他制定帮扶政策,不厌其烦地做他的工作,鼓励他重新站起来。真诚的关心,让夏民政振奋起来。2018,他家成功脱贫。

2020年,村里要建肉牛场,需要迁夏民政等村民的祖坟。找夏民政谈话时,他满口答应:“顾,你说了算。”

夏带头,其他村民的工作就好做了。专案组担心的迁坟问题解决了。

养殖场建成投产,夏被招去开冷藏运输车,月入5000元。如今,夏民政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夏和深有感触地说:“你留在村里帮扶,用心、动感情、办实事,村里人会认可你的。”

探索生态养殖发展“牛道”

2018年底,向阳二村脱贫摘帽。村里帮扶工作的重点转向了防贫、扶富、促振兴。夏和说,向阳二村的集体经济还很薄弱,发展工业是工作队的目标。

2019年底,湖北楚牛农牧科技公司准备在江夏区选址建设肉牛场。消息一出,各村争抢。

向阳二村立即行动。夏、配合村“两委”详细分析村里的优势,迅速拿出项目落地方案,说服村“两委”免费为项目提供办公场所。

向阳二村的诚意和优势,最终打动了楚牛公司。公司负责人说,他们看中向阳二村,主要是因为村里干群关系融洽,发展环境好。这是任务组一直在努力做的基础工作。夏和都很高兴。

2020年2月,农场正式投产。目前养殖场已经放出了第一批肉牛,目前还有240头存栏。4月22日,农场来了一批新奶牛。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跟随夏、、走进农场。

“这是瑞士西门塔尔牛和当地黄牛的新品种。这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长到1.600斤左右,一头能卖3万。”说起养牛,夏和简直如数家珍。

该村以养殖为核心,正在探索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牛路”:种植玉米、巨菌牛等牛;牛粪产生有机肥,有机肥用来种植水稻和玉米,形成农耕-有机肥-农田种植的生态循环。

记者看到,肉牛养殖场周边的低丘上,正在建设高标准的耕地。这是该地区一项计划中的建筑工程。建成后将种植玉米等旱地作物,有效解决养殖饲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