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荔枝。为什么价格不一样?

瓜仔对荔枝没有抵抗力,只爱荔枝,不爱其中一个。对于吃货来说,我对自己喜欢的荔枝研究的非常多,所以我就为大家分析一下这些“小精灵”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小美好。

梦里荔枝在剥。先说第一期:荔枝专栏!专栏!专栏!不断更新,持续关注,不断补脑。

另外,留言说说你最喜欢的水果,我们会根据你的留言结果推出下一季的专栏。当然,只是水果。不要说澳洲龙虾或者波士顿龙虾。瓜仔穷,吃了那么多龙虾也不能给你反馈。所以不要只是默默留言,龙虾。

那我们开始吧!

第一产区!这一点很重要!在中国,荔枝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没有前后排名,各有特色)。如果是外省的,除非特别便宜,否则不要买。对于如何区分产地和品种,下面的问题会在一篇文章中进行总结,每期也会有单独的介绍。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广东省的大产区增城。我仿佛听到了增城果农的欢呼声!

荔枝之乡增城以品种多、品质优、口感好、历史悠久而闻名海内外,尤其是“增城挂青”。有多珍贵?比那只波士顿龙虾还贵。他们中的一些人吃了天价。请留言分析。天价是什么?它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广东增城“西园挂青”母树荔枝拍卖会上,10号稀果* *拍得1315000元,其中1号稀果售价为55.5万元。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1号振国由广东新塘国际牛仔城以55.5万元的高价成功竞得,重量为18.8克。8号振国拍卖价格为654.38+0.55万元,其竞得人为增城太阳城酒店。11振国排名第三,被生产“三铃”摩托车的马奔实业有限公司以101万元的价格买走。有这三家公司的员工吗?你的老板太任性了。公司现在还活着吗?

你老板吃了这个小可爱吗?你真的吃了吗?你是怎么吃的?谁吃了?

增城荔枝是中国国家地理的标志性产物。都是地理标志产品,所以质量和口碑都很高。当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你要承认它们卖的那么贵。哦,对了,这里也是“中国荔枝邮票”的发源地。

水果好吃不好吃取决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那么增城的荔枝为什么好吃呢?增城位于珠江流域东江下游,北部为低山河谷,中部为丘陵河谷平原,南部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县内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兼具热带和亚热带特点。由于地形复杂,季风气候,适合荔枝等亚热带作物生长。增城荔枝因其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而闻名。

经过深入研究,从根源上讲,增城曾经是一座古老的大山。经过长时间的自然侵蚀,地势比较低,山也不多。群山之间有许多山谷。同时,城市里有许多河流。增江流经东北部,东江流经县城南部,为荔枝根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地形和水资源。

秋梢是荔枝开花的基础,其萌发时间和质量对次年的开花结果有重要影响。增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漫长,持续至10月。7-9月以台风暴雨为主,吹偏南风,空气湿度大,符合荔枝秋梢生长期高温、高湿、日照充足、无干旱的气候条件。

花芽需要一定的低温和相对干燥的气象条件。增城冬季平均气温普遍在10摄氏度以上,昼夜温差大,天气晴朗,阳光灿烂,雨水少,有利于花头发育,为荔枝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开花授粉:增城春季气候温暖,日照充足,晴雨交替,干湿条件适宜,低温阴雨天气较少,白天多在20摄氏度左右,有利于蜜蜂等昆虫的授粉活动,有时有2-3级微风,柱头有效授粉时间较长,有利于花粉传播。上述气候有利于光合作用、养分合成和积累,提高荔枝的开花、授粉和受精率。

果实发育:增城6-8月平均积温在800以上,而糯米糊、肉桂、水晶球、仙金凤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的积温正好在800-860℃之间。果实成熟期增城多为锋面雨,4-6月降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46.7%,有利于荔枝果实良好发育,减少落果裂果现象。

走在增城,随处可见增城荔枝的身影。增城荔枝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国是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岭南地区是荔枝的起源地。增城北部正果兰溪地区有原生态的野生荔枝树。早在公元1076年,北宋的张宗敏就写了《增城荔枝树》。虽然已经失传,但某县荔枝种植被编成专著,可见增城荔枝种植的盛况。宋末元初,陈大真编著的《南海年谱》在荔枝条目中说:“今增城佳品甚多,名曰脆玉、麝香盒、将军、小将军、皱玉、状元红、青萝卜包、紫萝卜包、大丁香、小丁香、茄子、黄泥、水晶球、犀角。还有一个金钗,一个发髻,一个小荔枝,并排而生,香甜无籽。又有海山楼者,宋竹思于海山楼学五日(按今广州市区之地),率为日,因名。”

苏东坡贬谪岭南,得以与岭南郭嘉荔枝结下不解之缘,并写下许多赞美荔枝的诗篇。最流行的一首歌应该是《吃荔枝》里的一句话:“一天有三百个荔枝,我不惜长大做个岭南人。”苏东坡对荔枝的喜爱,散见于他的诗集《苏轼记》中。《苏轼文集》(卷七十八)及傅《四诗秘校》(下):增城一筐梅子,附在人手上。无罪!无罪!有人又上场了。

这篇文章描写苏轼送荔枝给朋友,文字直白。另见《苏轼文集补编》,四首(一)关于认识欧阳辉:阿七。最近被教了很多次。而林增成也到了,新闻的细节让我深感安慰。桃、梅、米、醋,信无不及,莲尽浓,溢于言表。到了这个年纪,梨子还没熟,早出土产的既酸又稀,晚出城池的永远到不了,就有时间叹气了。苏东坡对增城没有荔枝感到无比惋惜,他觉得自己在岭南白活了一遭。由此可见苏东坡对岭南郭嘉荔枝的喜爱。

明清不同时期编纂的增城县志中均有关于增城荔枝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增城县志》正式记载荔枝为食用水果属。后来到了清代康乾盛世,对荔枝的描述更加详细,其中清代康熙年间的《增城县食、品、果志》一书就谈到了荔枝的多种。清朝乾隆年间的《增城县志物产水果》记载:“荔枝多。广东中部的荔枝,以增城沙北四望岗产的最多。黄泥润沙,潮小于味。青以下有几十种,色、味、香与其他县不同。”但清嘉庆所编《增城县志十年重建版》中记载的荔枝内容与《干隆志》中记载的荔枝内容相同。到清代宣彤时,《增城县志》记载的荔枝与《干隆志》记载的相同,增加的内容是:“今以此种(尚书怀)为最。案例:一种挂青是县城西门外西苑最珍贵的一种,价值是其他的十几倍。其他优秀的人也是一样,可能会过。查岗水晶球也好看,绿色也不能少。此外,犀角、桂花、糯米糍、宋佳香、金凤、玉荷包等都是极好的。”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征服岭南后,对岭南荔枝情有独钟,于是下令岭南官员年年进贡。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从岭南送到北方?每隔五里十里设驿站,运荔枝马,扬起漫天尘土,急如星火。公元25年,东汉桂阳县太守撒开凿了一条从岭南到湖南的西京古道,全长约500里。到了唐代,以长安为中心,有七条重要的辐射邮路通往全国各地,其中一条从长安到岭南,一条从长安到广州经襄州(今湖北襄樊)、鄂州(今武汉武昌)、洪州、冀州、前州(今江西赣州)。古道两旁有驿站和宅邸,配备快马骑手,接力运输荔枝,以最快的速度将美味的荔枝送到皇宫。

即使有这样的“高速通道”,荔枝到达北京也需要10多天。在这个过程中,古代没有冰柜等保鲜设备,如何保持荔枝的新鲜?聪明的古人自有妙招:挑选最鲜艳的红色荔枝,在竹林中找来粗竹做竹筒,凿一个洞把荔枝放在竹筒里,然后用竹子铺好,再裹上一些泥,封口后用竹子里的水分湿润荔枝。用竹子保鲜荔枝的效果很奇妙,7天后大部分还保持新鲜。

下次通知

下期介绍荔枝产地广州镇龙镇,或者广州茂名高州市。你对哪个更感兴趣?快来投票吧~ ~ ~

喜欢荔枝的朋友可以关注瓜仔的自媒体号,在下面给我留言。瓜仔会根据大家的喜好推出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