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经济
2012年,临渭区生产总值18052亿元,同比增长14.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7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71.3.5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801亿元,增长14.3%。
2013年,辖区生产总值181亿元,增长14.5%;区级财政收入达到2.7亿元,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亿元,增长17.5%;工业总产值达到64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2.33万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增长20%。渭南市临渭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农业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是国家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区),国家秦川牛保护区之一。全区耕地113万亩。土地平坦肥沃,有效灌溉面积98万亩,形成了灌溉、排水、防洪为一体的水利设施体系。粮食、棉花、蔬菜、瓜果是主要农作物。多年生作物播种面积654.38+0.7万亩以上,复种指数654.38+0.48.7%。养殖业以牛、鸡、猪为主,是典型的农业地区。
潮河畔的北流遗址表明,距今约8000年前的老观台文化时期,临渭地区就有原始农业。它的生产方式和整个国家一样,大致经历了原始、奴隶、封建、个体农民和集体所有制五种形式。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下,特别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临渭区是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通过雇佣员工、租赁土地、贷款等方式剥削农民。,使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 1951年,临渭区根据上级指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变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耕者有其田。1956通过农业生产互助小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全县建立了85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农业合作化。1958年,在先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组织了38个(后调整为34个)集工、农、商、学、军为一体,农林牧副渔为一体的农村人民公社。1962,人民公社建立了“三级所有制,以队为主”的管理体制。由于人民公社分配上的平均主义,1979后,临渭区逐步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临渭区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个,示范村135个(其中省级示范村37个),推广村150个,培育形成了葡萄、核桃、猕猴桃、香菇、冬枣、奶牛、生猪、奶山羊、肉鸽、笼养鸡十大特色产业基地。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6个产品通过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和无公害基地认证,注册了味乐天、尖庄、秦农等7个农产品商标。冬枣、超级无核王葡萄等四种味乐天牌时令水果被推荐为奥运会指定产品。全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27家,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十一五”末(即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1.41亿元,比2005年净增1.26亿元,年均增长7.9%。从出土文物来看,新石器时代临渭地区就出现了石器、骨器、陶器、织布等原始手工业产品。
秦汉时期,生产少量砖瓦。元朝以后,随着棉花种植的增加,土纺、土织遍布乡村,榨油、染坊、铁匠、缝纫、竹木、酿酒等发达起来。清乾隆年间,全县纳税人数为157人。光绪年间,渭北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土布、草帽、苇席。民国时期,手工业继续发展,同时随着西北巨基机棉包装有限公司的成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械工业开始出现。
建国之初,私营工业发展起来。除原有企业外,增加了瑞鑫面粉厂、德化、义兴城、德泰、德巨铁厂。到1952,全县工业总产值712万元,从业人员717人。65438-0953年,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行公私合营,手工业也走向合作化,国有工业相继建立。到1958,全县各类工业企业21家,从业人员1,755人,工业总产值达到1471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发电、棉纱、水车、石灰、生铁、水泥、骆驼机、小钢厂、肥皂等。
此后,渭南县被纳入三门峡水库淹没区,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1960年,中央指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1962年,全县关闭纺织厂等6家工厂,工业总产值下降到11963。1964后,三门峡库区缩小,渭南县从淹没区划出,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到1983,全县有工业企业238家,其中国家部委2家,省直部门6家,地州14家,县51家,城市街道28家,农村公社65438家。工业总产值增加到654.38+08566万元(其中县为8925万元),是654.38+0949的56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4.84%。现有机械动力78800台(其中原动机13000台,发电机2500台,电动机52300台,电机11000台),金属切削机床56000台。主要产品有棉布、塑料、传送带、染料、中成药、乳制品、化工设备、机械设备、锅炉、水泵、塑料制品等许多产品,如绿色硫化物,交流/DC电机,印刷机械,链锯和特殊仪器。胶木电缆开关、墨水、印花毛巾、钉子、编织软线等。被评为陕西省或全国优质产品。国民经济结构由农业向工农业转变,工农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十一五”末(即201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77.3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0.8亿元,是2005年的5.4倍,年均增长40.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经历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赋税沉重,以及频繁征用和调整军用物资,许多企业因赔款过多而倒闭。
1949年5月临渭区解放后,* * *生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保护工商业的政策,恢复国民经济,私营商业迅速发展。到年底,有杂货、土特产、肉菜、文具、油盐、旅馆、美术、面粉、铁磁性、饮料、燃料、医药、百货、丝绸和织物、谷物工业和造纸。从1952到1158户,基金3973863万元(折算成今天的3973863元),从业人员4201人。在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从65438年到0953年,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但是,这些私营企业,特别是资本主义企业,有的投机取巧,偷税漏税,有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给市场供应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麻烦。为了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因素,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该县开始对私营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除因国家统购统销而全部转业的棉商、粮商外,到1956年,236户资本主义商业中的8户将直接转为国营商业,228户按行业设立16公私合营总部和15零售网点;将910小商小贩和757户按行业组织成20个合作商店和26个合作小组,由国营商业牵头,30户合并为公私合营商店,其余23户鉴于居住分散,继续实行个体经营;186餐饮服务户中的70户将组建成37个公私合营企业,63户组建成35个合作社(组),其余53户仍为个体户。1966年9月,鉴于民间资本获得的固定利息已经超过投资总额,根据中央的指示,取消了资本额度,将这些企业转为国有企业。其他合作商店和集团继续由国有企业直接领导。1979之后,中央决定放宽政策,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
十一五末(即2010年),临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7.38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以上。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42.7%提高到2010年的45.9%。
2014年,临渭区生产总值303.79亿元,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57亿元,增长10.4%;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29400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00元,增长13%。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增长2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2.4亿元,增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