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江山经济开发区江东区自1994创建以来,有效整合了土地、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引领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江东区已成为投资者创业的“热土”。2002年前后,电力变压器、亚东电器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江山经济开发区江东区。在各方努力下,散热片、油箱、电磁线等一批配套企业也纷纷落户,产业链不断拉长,也实现了从纯变压器生产向输变电产业的转变。开发区有科润电力、绿色电器等15家机电企业,去年产值4.6亿元。江东区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其中规模企业34家。
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江东区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扶持电光源、机电、纺织、服装三大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度。在电力变压器厂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批配套企业进驻江东区。目前,全区机电产业有10多个品种,100多个系列产品,工业总产值预计超过7亿元。与此同时,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锦江纺织、伊美服装、贝特勒化纤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引领效应日益显现。今年,开发区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6543.8+0.6亿元。
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江山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2006年6月1至6月1,仅江东区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32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
江山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6月+01省委、省政府确认的首批“山海合作示范区”,也是省科技厅授予的“浙江省星火示范园区”。十多年来,江山经济开发区深入实施“工业兴市、借力发展、特色提升”三大战略,加快产业调整,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了以三友电子、NVC灯具、科润电力、科力汽配、中数科技、晶源光电等为代表的电光源、机电、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集群是江山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聚集特色产业的主要基地。201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6647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上市企业工业总产值13876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7.86亿元;完成基建投资1,51.36万元;入库税金42520万元,同比增长101%。引进企业384家,其中已投产企业330家,规模企业9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产值3-5亿元企业4家,产值19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开发区还致力于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升级和品牌建设。截止2012年底,开发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拥有驰名商标4个,知名品牌(商标)21个,ISO4001认证企业15家。
城南工业园位于城市南端,总规划面积7.76平方公里。2001的开发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南区将实行“退二进三”的原则,逐步退出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城南新城”,为开发区其他区块的发展筹集资金。目前,城南区“退二进三”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三友、NVC、顾家门业、江山变电科技等16家企业搬迁协议签约,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企业搬迁正在进行中。
江东工业园位于上虞镇大溪滩,2000年开始开发建设,规划总面积7.78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000亩,入园企业120多家。目前已基本完成开发建设,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工作,公建配套日趋完善。
山海合作示范园位于清湖镇新塘底,总规划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3.18平方公里。是江山市委市政府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实施的重点项目。上海合作示范园区的建设始于2007年6月。目前已完成一期1261亩开发建设,引进企业23家。二期1390亩开发建设已基本完成,17家企业入驻,三期1460亩开发建设已启动。
江山高科技园区位于虎山街道汤和村附近,规划中的杭长铁路和新浙赣铁路之间。周围地形以丘陵、坡地为主,有部分村落、水体和基本农田。园区规划用地面积7.5平方公里。高新园区拟对江华公司进行搬迁,同步招商引资发展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的上下游产品企业,有利于江华公司主导产品产业链的延伸。现在通往公园的主干道高辛东路已经开工建设。
莲花山工业园位于江山市中部,距江山市区20公里,紧邻205国道、46省道、黄衢南高速、沪昆电气化铁路和规划中的漓江高速、江山港四级航道,交通便利。园区规划总面积23.71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4.28平方公里。其中“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配套、高水平”的起步区一期占地1万亩的基础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招商引资顺利启动。齐家消防、福临王嘉装饰材料等首批6家投资超亿元企业签约落户。并于2010成功纳入省级产业集聚平台。按照“一年打好基础,两年基本完成启动区框架建设,三年基本完成启动区开发建设任务”的总体开发进度要求,2012年,园区重点推进启动区二期2000多亩的开发建设,开始大规模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