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商标的合法性

法律主观性:

如何判断一个商标是否合理使用1,除了与他人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外,是否添加了其他描述性文字以显示其“描述性”。商家为了说明这个商品的型号、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等特点,可能要使用别人的商标,但如果商家在这个商标前加上“主要成分”、“功能”、“用法”等说明性文字,就可以大大降低混淆的可能性。2.被告使用的文字、图形是否作为商标使用,或者文字、图形是否足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来源,是判断标准。由于被告主观上没有将该文字、图形作为商标使用的故意,客观上也不足以认定商品的来源,消费者基本不会基于该文字、图形混淆商品,因此这种使用不会侵犯商标权,而是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3.使用时是否刻意强调描述性文字的意义是判断的重要标准,使用描述性文字的方式是推测使用者主观意图的重要标准。如果用户为了吸引眼球,将他人的注册商标置于商品的显著位置,甚至将字体放大、变亮、进行艺术处理,而将其他描述性文字及其注册商标置于不显眼的位置,则容易推断用户主观上有搭便车的意图,客观上容易使消费者混淆商品的来源,不应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4.是否同时标有自己的商标是判断的标准。如果用户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自己商品的描述,可以推断用户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商品的描述使用,缺乏或者没有不正当竞争或者搭便车的企图,并且一般这种使用不会导致对商品来源的误解,那么就应当认定为合理使用。5.以商业惯例和行业协会意见为评判标准,如果用户使用的名称是自己的名称,是商号或商品的名称、形状、产地,则相对简单,容易识别。而关于商品质量和功能的描述性词语比较宽泛,很难区分。这个时候,理解商业惯例就很重要了。如果发生诉讼,在做出判决之前,更容易咨询行业协会的意见。6.判断原告是否可能因为被告的使用而损失利润、损害名誉,也是商标合理使用的重要标准。如果原告的声誉受到损害,其商标被被告使用后经营业绩明显下降,只要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种后果与被告的使用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就可以认定被告的使用侵犯了原告的商标权,从而破坏了原告的正常经营活动,应当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排除在商标的合理使用之外。以上六个标准并不互相排斥。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考察清楚事实,综合运用标准,才能做出比较中肯的判断。相关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丰富,相关制度需要完善。如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网络相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