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蔬菜的历史

天津冬菜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起源于天津静海县南部,京杭运河两岸。它是中国传统的出口食品,被称为中国四大泡菜之一。长城牌冬菜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相传清乾隆年间,河北沧州的“益丰园”酱园,用白菜加盐,拌上糖和蒜,做成“什锦小菜”出售,这就是第一个“素菜冬菜”。后来,直沽的“广茂屋”酱园改制成“五香冬菜”,在台湾省和香港独家销售。此后,知谷的东泉居、东禄居酱园、大知谷酒店也开始生产冬菜。1920,智谷易居永酒店在静海县纪庄子当地购买白菜,并设田切菜,将制作冬菜的技术从天津传到了静海县。1923,庄子广昌德酱园还开设了一家名为“山泉涌”的冬菜作坊,为冬菜制作了“人马”的牌子,标签上标注着“山泉涌总造三千”的字样。

“易居勇”在静海县设菜地,是因为静海县有贯穿全境的京杭大运河;运河水滋润着河两岸的菜地,结出的白菜是“小核桃花纹绿麻叶”,筋细肉厚,口甜,是各类大白菜中最高的。每年立冬切菜,“易居勇”都会派人到静海采摘蔬菜,送到最近的作坊加工酿造,再运到天津销售。静海县“山泉”兴起后,生意也很红火,包装最早由油筐改为瓷缸。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山泉用、益居用为代表的天津冬菜大量出口。当时年销量达到30多万包,大概是1.800吨。除香港和台湾外,天津冬菜还出口到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除了当地华人众多之外,还因为海岛多,气候湿润,冬季菜肴用大蒜浸泡,有除湿、去污、解毒的作用,所以在东南亚很受欢迎。1937年9月日军占领静海后,冬菜销量锐减,冬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