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卡一级商标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拿锂谈判氢”的分工意见,这种“* * *知识”甚至出现在新版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草案中。其实锂电池市场化程度高,推广速度快。在锂可用于氢的场景下,尚处于产业化阶段的氢电并无优势,“拿锂谈判氢”的“* * *知识”可能会发生改变。

近日,工信部网站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对2020年两会“重型卡车和工程机械车辆电气化”提案的回复。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意曾玉群的建议,并将制定重型卡车和工程机械车辆电气化的推广指南。它还提到,财政部将设立财政补贴,以支持重型卡车的电气化。

图1?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正式答复

补贴不足是纯电动重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再加上长途、重载对纯电动技术的制约,重卡领域被认为是氢电的“自留地”。

随着大量纯电动重卡车型的出现和换电模式的示范推广,重卡市场不再是燃料电池的专属;补贴后,纯电动重卡可能会将氢重卡“挤出”整车领域最后的“保留地”。在乘用车领域,燃料电池曾经有过被寄予厚望的历史,但因为发展速度没有锂电池快而失去了机会。某龙头企业高管感叹“燃料电池技术完全被替代到部分被替代,行业不努力被迫退出市场竞争也不是不可能”。氢重卡或氢汽车的出路在哪里?氢云链认为,为了避免重蹈乘用车的覆辙,目前需要加快降本和营销。

1,纯电动重卡来势汹汹。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重卡实现总销量约117万辆,再创新高,也是车市寒冬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预计未来三年,重卡市场仍将保持100-165438+万辆的销量。同时,重卡对动力电池或氢气的需求远大于乘用车。以纯电动重卡为例,动力电池在170-400KWh之间(国外电池容量在240-550KWh之间),远超100KWH以下的乘用车水平,潜在市场规模较为客观。

无论是对于长期产能过剩的锂电池,还是刚刚起步的燃料电池,重卡电动化都是非常重要的产能消化渠道。所谓“利用锂协商氢”不过是缓解争议的美言,锂氢互相渗透应用是必然的。锂电池行业更成熟,更市场化,渗透的时间更早。

氢云链了解到,早在曾玉群提出这个建议之前,就有不少企业布局电动重卡:国际上,特斯拉的电动卡车Semi已经发布,沃尔沃、曼恩、斯堪尼亚、DAF等传统巨头也发布了纯电动重卡;在国内市场,包括比亚迪、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凯沃集团、大运汽车、高迈新能源、安徽吕林燕、中联重科、陕汽、徐州徐工、湖北三环、AVIC常征、江铃重汽、北奔重汽在内,国内知名商用车企业均已布局纯电动重卡。

市场方面,2019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整体下滑的环境下,中国新能源重卡逆势飙升,销量达到5036辆,较2018年增长665.35%!其中比亚迪表现最为亮眼,新能源重卡销量达2853辆,占市场56.65%,占据半壁江山。

虽然“长途重载场景更适合燃料电池车”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随着纯电动重卡技术的逐步突破、成本的降低以及换电模式的示范推广,很多问题正在得到解决,纯电动重卡已经脱颖而出。

2.氢重型卡车方兴未艾。

与期待已久的纯电动重卡不同,氢能源重卡将在2020年迎来“元年”。

氢云链据公开信息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山东、江苏、辽宁、宁夏、山西等省市开展燃料电池重卡项目,其中,常熟、宁东化工基地已明确签约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项目。具体来说,上海重塑、常熟高新区管委会、丰田将共建氢燃料电池重卡示范应用项目;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夏京能宁东发电、氢电、上海重塑、苏云科技、宁夏海卓金均签署了合作协议。国内公路上跑的不超过100辆,包括实验车。

表1?国家燃料电池重型卡车项目

与此同时,全球车企也在加速布局,如:丰田牵手肯沃斯、本田牵手五十铃、现代牵手康明斯、尼可莱牵手依维柯、柴蔚牵手巴拉德;今年一季度,美国正式发布燃料电池重卡技术路线图,欧洲发布燃料电池重卡联合声明,为市场注入并增加了强烈的预期。

3.氢重卡如何面对市场危机?

二十年前,即使在乘用车领域,燃料电池也被认为是更好的替代品。但由于锂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本的下降,锂电池迅速成为乘用车市场的主流,氢电池的应用场景被压缩到商用车领域。

从车型来看,目前在售的纯电动重卡类型有自卸车、自卸垃圾车、清洁车等。2019纯电动自卸车占比最高,达到56.57%;其次,纯电动自卸车的市场份额为19.94%--纯电动重卡实现了“短距离、重负载”的突破,而氢重卡在“长距离、重负载”方面的优势只是“长距离”。换句话说,在城市中渣土车、封闭式物流园、环卫车等短途低频运输的场景下,氢重卡不再有明显优势。

如果工信部明确提出财政部将设立重卡电动化补贴,未来氢重卡的市场前景将更加严峻。

氢云链认为,国内燃料电池成本下降很快。以公交车为例。截至目前,比亚迪10米大巴价格已经超过70万,比2015前后的200万还低。燃料电池客车在有限的规模下已经降到654.38+0.5万以下甚至更低,而且还在快速下降。近日,郭虹氢能推出1.999元/kw的堆价,进一步加速了燃料电池成本的下降。其余电堆企业对氢云链表示,如果市场需要,他们有能力跟随郭虹的价格,更有甚者,厂家负责人直言,三年后电堆价格将降至1000元/KW。

现在降成本通道已经打开,只有在推广速度上有所突破,氢电重卡才能避免“重载”场景优势进一步削弱、市场进一步压缩的风险。此外,“长途”优势不易被替代,氢电重卡的未来将有保障。

正如高教授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提到的,“鉴于各种技术路线竞相追逐的局面,氢燃料电池技术必须脱颖而出,在2035年达到百万辆的目标。”这是最后一道防线!

氢云链认为,在没有重大材料突破的情况下,锂电池成本下降的空间不大。氢电降成本才刚刚开始,还有80%以上的降成本空间。当锂电池和氢电池的成本平衡点达到时,氢电池比燃油车更有优势,使用习惯和燃油车差不多。因此,氢重卡的推广必须加快,至少在电动重卡占领市场之前,形成它们之间的市场化竞争格局。

问题是如何加快氢电重卡的推广,促进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氢云链认为,龙头企业要加快各种重卡应用场景的开发,加快示范速度,增加示范规模;加快推进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此外,还需要一个“燃料电池特斯拉”颠覆传统商用车逻辑的故事、逻辑和商业模式,作为加速氢动力汽车市场推广的市场引爆点。

编辑:氢氢我的心?校对:风氢崛起?审核:氢云仙子

来源:本文由氢云链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