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特产分布及产量
蟾酥是蟾蜍科动物耳腺和皮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加工产物,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莒南蟾酥以优质高效著称。它不仅用于国内医药,还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被誉为“广东苏苏”。
花生1945,莒南县花生种植面积23万亩,亩产皮果25公斤。1956年种植面积40.2万亩,亩产108公斤。1978和1988,莒南县先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农牧渔业部确定为花生生产基地县和花生商品基地县。莒南县科技人员培育的“莒南1号”花生铃被山东省外贸出口委员会认定为出口优质花生。从65438到0989,莒南县在全国产油百强县中排名第四。2006年,全县种植花生40万亩,总产量654.38+0.2亿公顷。
在1984之前,苹果的主要品种有小国光、金帅、红香蕉和日本锦。1985-1987期间,大量引进栽培了普通乔化红富士、新红星等新品种。1992后,培育出脱毒M26矮化中间砧红乔纳金、红富士等一大批品种。自1 993开始实施苹果套袋栽培技术,生产的优质高档苹果外观规整、果皮细腻、色泽鲜艳、红色饱满、无病虫害、无农药污染,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板栗莒南种植板栗历史悠久。至今,树龄超过300年的栗树有3000多棵,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主要分布在蜀河和王龙河畔。2005年,全县板栗种植面积10000亩,总产量10000公斤。
莒南板栗个头大、均匀、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甜、糯性强。它不仅是一种营养食品,也是一种中草药。板栗含蛋白质10.7%,脂肪7.4%,淀粉70%,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天然活性酶和钙、磷、钾、铁等矿物质。据《本草纲目》、《千金方》等古代医籍记载,板栗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的功效。栗子的内果皮、外果皮、叶子、树皮、栗子花、根都可以入药。栗子房含有大量的单宁和单宁酸,可以用来制作烘焙胶。板栗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还可以做成精美的糕点,加工成各种食品。除了畅销国内市场,莒南县的板栗还大量销往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绿茶莒南种植当地茶树历史悠久。1965,南方茶树首次引种成功。1978年,全县有茶园15300亩。之后由于管理不善,面积减少。2005年,该县茶园面积达10000亩,产茶10000公斤。
莒南县石雕石材资源丰富,盛产花岗岩、正长岩、大理石、紫色砂岩、巨崔玉(蛇纹石大理石)、巨红玉等。艺人自古就从事雕刻,出土的古代石雕显示了当时雕刻技术的成熟。主要产品有3大类,3000多个品种。雕像种类繁多,栩栩如生,深受人们喜爱。工艺石雕多采用聚崔玉、聚红玉、白云石、紫砂岩雕刻花鸟鱼虫、笔筒、花瓶、人物等。1992,莒南县人民政府将优秀石雕《冰美结晶》作为国宾礼品赠送给奥地利贵宾。装饰石雕多采用大理石、花岗岩、红砂岩、雕刻石狮、石塔、石龟、石灯笼、水碗、大佛像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400多个品种的石灯笼。王家庄村的巨型石塔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塔。刻砚多以紫丝石、金星石、燕子石化石石、徐公石等制成。根据石头的自然形状,赋予它们艺术独创性,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居雕刻的奖杯在王家大庄被采用,1986被选为第十届亚运会最佳运动员奖杯。尚平石雕厂雕刻的“马群”获“斧子杯”石雕大奖赛一等奖。县雕刻厂雕刻的巨型砚台“八仙过海”,已被专家鉴定为珍品。除畅销全国各地外,莒南石雕还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丹麦、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柳编工艺品莒南艺人从事柳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板泉镇和刘家庄乡束河沿岸的村庄。束河出产的白柳条中空小,弹性强,细长似藤,洁白光亮,是我国优质品种。传统的柳编产品主要包括篮子和簸箕。20世纪70年代中期,莒南县的柳编工艺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20年来,wickerwork的技艺日臻完善,产品已发展到12系列4000个品种,包括日用花兰、菜篮、纸篓、果盘、旅行箱、宠物窝,以及草柳混织、竹柳混织、柳木制品、柳蜡制品等。规格有大、小、方、圆、单、套,颜色有白色、彩色、单边、双边、蕾丝。柳编工艺品用料考究,制作精美,外形美观,既是家用电器,又是精美的艺术观赏品。全县有100多个村,从事竹编业的有100多人,以板泉镇、刘家庄乡、香沟乡为最多,年出口额6000万元,出口到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荷兰、瑞典、比利时、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莒南县已成为最大的柳编出口基地县。
产于木梳县板泉镇高宇村。制作木硫需要木质较细的硬木,以枣最好,杏、梨次之。经削重、剥板、碎木、蒸煮、脱胶、烘干、切板、刮削、切割、开齿、对齿、撒花、棒齿、去齿、圆背、磨背、花雕、着色等20多道工序制成,分为大弓、大块、大方、中式、小方。木梳具有不可替代的活血通络、健脑养发的作用。用热水烫不变形,用后无毒不过敏。年产量约654.38+0.5万件,畅销江苏、上海、浙江、河南、安徽、河北、北京等省市。
薛家窑黑陶薛家窑,窑名,村名,位于大店镇北1 km处。因薛早年在此建窑烧陶而得名。
薛家窑的制陶技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陶器主要由当地的土壤制成,经过筛选、打泥、转轮、干燥、烧制等几道工序制成。,其中一些还需要雕刻和刻字。清末民初陶艺家刘希同、薛立元、庄秀典、庄小增等制作的炉具。外面刻有黄色的花朵,官方曾将它们作为贡品献给正直的官员。建国后,薛佳窑的制陶技术日趋精湛,产品新颖、美观、实用,有各种灰、黑、红,包括各种缸、盆、罐、花盆、瓦墩、炉、痰盂、茶盘、玩具、绣球、笔筒、香炉、蛐蛐盒、儿童玩具、彩车、铃铛等。这种窑做出的凹底壶又薄又轻,凹底像一个倒漏斗。只有一根高粱秆能烧开一壶水。1993年,薛家窑员工300多人,年产量百万片。产品除了在当地畅销外,还远销江苏、河北等省,技艺已传到山东、内蒙古、东北等地。
烟花主要产于灵泉乡的唐大生村、七岔河村和灵泉村。产品包括“蜜蜂蝶舞”、“骄傲如孔雀”、“龙吐珠”、“嫦娥奔月”、“七彩龙戏珠”等品牌的烟花爆竹,100多个品种。除了在本地畅销,还远销东北三省及周边省市。1987-1993期间,“庐山”牌、“华光”牌火焰花均被评为临猗地区优质产品。
54苗振特冶县白酒厂出品。采用优质原料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香甜、窖香浓郁、口感纯正、回味悠长的特点。1990投产,199110荣获山东省十月份优质产品称号,1992荣获布鲁塞尔国际金奖、曼谷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1993生产40.5吨,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
(2)名吃
莒南县物产丰富,饮食文化独特,小吃多样,能满足人们的食欲。
莒南驴肉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莒南毛驴喂的是青草等无污染的绿色植物,喝的是天湖、石泉湖的天然矿泉水。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中国著名的“莒南老地方驴肉店”。独特工艺加工的鲜美驴肉,配以黄汁汤,辅以浓郁的咸辣调料,色、香、味、形俱全。与临沂八宝豆豉、蒙阴光棍鸡并列为沂蒙三大名吃。
王集狗肉,久负盛名,是祖传工艺,做工精细,用料奇特,味道鲜醇,色香,味美,肉质细嫩。冷热皆宜,是上好的滋补食品。尤其对儿童,可以祛瘀、养胃、补肾。
天佛春饼以当地优质的小麦、玉米、小米、糯米、糯米等杂粮为原料,配以四季野菜、蔬菜。它们薄如纸,彩如锦,色如月,脆如味,营养丰富。他们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们是食用和馈赠亲友的最佳产品。
莒南以当地的红红薯为红薯,去皮切条,配花生面,清水煮,加盐食用。色如玉,汁如奶,味爽口。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传统民间小吃。
沂蒙御芽茶莒南茶最有名,沂蒙御芽茶最好。用无公害茶叶制作的沂蒙玉芽,具有“结紧、色绿、香持久、味鲜、汤色鲜艳”的特点,是我国北方茶叶的代表,远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