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诉讼地的规定

合同起诉地的选择规定,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之间选择管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合同履行地,双方有约定的以约定为准,没有约定的以实际履行地为准。

1.关于合同起诉地点的选择有哪些规定?

合同起诉地的选择规定,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之间选择管辖。

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基层法院的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合同争议的管辖权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四条保险合同纠纷的管辖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27条运输合同争议的管辖权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始发地、目的地或者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商标转让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是哪个?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约定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和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关于分级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约定履行地与实际履行地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为准。

因此,上述地方的中级人民法院或有商标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并存的商标案件,根据当事人选择的案由确定管辖法院。

转移时的注意事项

实践中,大量注册商标通过合同转让和注册。

注册商标的转让需要依法履行一定的程序,转让注册须经商标局核准后才能生效。未向商标局办理相关手续而转让注册商标,属于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该注册商标被撤销。

商标权的转让合同生效后,转让方不得在商标注册有效区域内与受让方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上或类似商品和服务上使用转让的商标,否则将侵犯受让方的商标权。转让人如要继续使用该商标,必须与受让人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并取得受让人的授权。

因此,商标所有人转让其注册商标时,应当将其与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注册的其他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一并转让给同一受让人。这是为了防止消费者对不同的生产者或者服务者在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同一商标产生混淆和误解。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在我国发生合同纠纷,一定要找人民法院,这样才能在法院提起诉讼。与管辖权相关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同的履行地,以约定或者实际履行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