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薄皮核桃属于哪里?
兴山,古称“夷”,是汉明公主王昭君的故乡,位于湖北省西部山区,长江西陵峡北岸。核桃是兴山的名产,栽培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的县志中记载“土特产甚多,桃米可远商”。核桃产业为兴山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农民喜爱。在第二届省林博会上,兴山薄皮核桃以其外形美观、口感香甜而名扬武汉三镇,荣获第二届省林博会金奖。近年来,邢山核桃生产中出现了品种退化、产量下降等问题。如何振兴山核桃产业,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一.发展概况
邢山核桃生产方式以粮果间作为主,连片种植面积较少,但生产面积覆盖面大,总面积654.38+0.2万亩,27.5万株。全县8个镇有核桃生产历史,主要集中在海拔400-1200m的中高山地区。1949年全县核桃总产量达到5550公斤,1966年达到30.5万公斤,1978年达到34.76万公斤的历史新高。八九十年代核桃生产受挫,产量锐减。到2002年,全县核桃总产量只有1.26万斤。通过近几年的引导和管理,2004年达到20万公斤。
邢山核桃的优良品种以薄壳核桃为主,代表品种有“7904”、“9922”。其中,“7904”在1979年中国林科院召开的全国核桃良种与增产技术协作会上被列为国家指定推广优良品种。“9922”是1999至2004年由县林业所和长江大学联合选育的国家级优株,从中筛选出20株国家一级优株。因其外观壮实,营养丰富,口感好,被省科技厅认定为2004年重大科技成果。
兴山薄皮核桃市场供不应求,80%的产量可在县内外销售,价格居高不下,今年达到20多元/斤。
二、近年来核桃产业的建设
首先,制定了总体规划。2004年,县林业局组织专班,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兴山县薄壳核桃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经县政府同意,县政府办公室在全县范围内下发了兴政办发[2004]22号文件。今年,核桃产业已纳入兴山县“十一五”林业规划,建设规模确定为65438+万亩,建设期5年。二是结合退耕还林等项目建设促进发展。2002-2004年,增加核桃面积65,438+0,720亩,种植苗木9.5万株,涉及黄亮、高桥、峡口、古夫等地820多户农户,户均种植2.1亩。三是建立核桃示范基地。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在黄亮镇张家赫谷建立了一个3000亩的示范园,涉及店子崖、水磨溪、界牌崖和金家坝村的700多名农民。目前平均身高50cm以上,成活率60%以上。建立了宣传薄壳核桃的永久性广告牌。四是良种繁育初见成效。今年与长江大学、房县核桃研究所密切联系,开展技术合作,克服了我县过去嫁接成活的困难,基本掌握了嫁接技术,完成育苗5亩,当年成活率达80%以上。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产生654.38+0.3万株优良嫁接苗。第五,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监测。在黄亮张家赫谷建立了病虫害监测点,指导该地区4个村的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使该地区核桃产量比去年增加了30%以上。六是抓科技培训。每年定期深入核桃产区,举办病虫害防治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宣传。今年* * *举办15次,培训农民2500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00余份。
三。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一)品种减少,品种退化
兴山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优良单株,但面积小,整体产量低,仅占全县的30%多,导致全县核桃产品市场竞争力差,经济效益低。
(二)管理粗放,产出低
核桃种植沿袭传统技术,农民生产投入少,“靠天收”思想严重。苗木品种和质量、整地方式和栽培技术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要求,核桃树不修剪、不防病虫害、不追肥、不除草,结果少,质量下降,产量高低。目前全县面积1.2万亩,产量20万斤。亩产量只有1.6 . 7公斤,比标准产量少233公斤。
(3)病虫害严重
近年来,核桃病虫害防治在部分地区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全县范围内危害依然严重。主要病虫害有银杏蚕蛾、核桃枝蛾、核桃象甲。据调查统计,每年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占总产量的30%以上。
(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
核桃产业建设县级规划5万亩,其中改造654.38+0.00亩,新建果园4万亩,总投资约654.38+0.5万元。加上群众自筹的部分,还需要近600万元(每亩150元养苗),需要县政府和县直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近几年累计投入34万余元,其中:一是近几年退耕还林解决了一部分种苗费约8.6万元;二是林业局挤出近5万元支持种苗生产;三是扶贫办支持5万元用于示范基地建设,四是农民集资约15.4万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资金投入,与核桃产业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5)培育示范户(基地)难度大
由于农民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形成的短期行为,未能按照技术要求及时管理和培育,缺乏资金投入和激励政策,今年示范户(基地)建设效果不明显。
第四,发展的必要性
核桃产业必将成为全县人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低山已形成以柑橘、高山为主要产业的农业致富产业,中山、半高山尚未形成主导的致富干果产业。为此,发展核桃必然是这一地区致富的首选。2004年,黄亮镇店子垭村生产了1万公斤核桃。该村有65,438+00多名农民,其中包括韩定国和法,他们生产了350多公斤核桃,收入超过4,500元。核桃的发展优于其他水果和其他产业:一是耐储藏,保存期可达1-3年;二是价格稳定,一般在10-20元/斤左右;第三,产量和收入稳定。只要管理好,集约经营,部分优良嫁接苗当年即可结果,第五年进入高产期,亩产核桃250公斤,具有早结、高产、稳产的特点,高产期可达50年以上。四是投资少,成本低,每亩投资300元左右;第五,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可以实行林药、林粮、林草等多种种植模式,效益倍增。如峡口镇黄家河村,2004年在核桃林下种植药材(白花前胡),通过今年7月的调查,仅药材收入就可达1万元以上。
动词 (verb的缩写)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兴山发展核桃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兴山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年平均气温17。5度,年降水量980毫米,无霜期272天,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核桃生产。全县海拔400-1200m的中高山地区适宜种植面积在15000亩以上。
二是发展基础好。全县现有核桃保存面积1万亩以上,拥有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农民发展积极性高。
三是核桃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县林科所核桃室内嫁接成活率达到80%以上,今年可提供优质苗木1.2万株。全县拥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专业技术人员135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14人,初级120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区人民也积累了一套育苗、建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
第四,交通便利。县内水陆交通便利,核桃主产区村村通公路,为基地建设和今后的产供销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不及物动词措施和建议
结合核桃产业发展实际,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印发兴山县薄皮核桃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兴政办发[2004]22号文件)精神,到2009年,薄皮核桃面积达到65438+万亩,单产达到250公斤,产量达到2500万公斤,成为兴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
(一)明确组织,组建专门班级
一是成立县核桃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书记或县长任组长,财政局、规划发展局、科技局、扶贫办、林业局、老促会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统一领导,统筹全县核桃产业生产。要定期开会研究核桃生产,要像抓橘子、抓烟叶一样,加强领导,狠抓监督落实。
二是成立专班,即县核桃产业建设办公室。要明确人员、工作经费、办公场所、工作职责。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全县核桃生产,负责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技术服务、政策落实等。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专班岗位责任制。
第三,项目建设中的重点乡镇也要成立薄壳核桃生产领导小组,落实具体人员。
(二)明确必要的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
建议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左右,发展核桃生产。主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工建办年度工作经费,包括规划设计费、技术指导费、差旅费、检查验收费等。,建议从县财政解决,年收入65438+万元。
二是政策扶持资金。主要是对示范基地建设的支持。就像橘子的发展一样,每亩地都要给一些扶持,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每亩50元每年约654.38+0.5万元,以验收面积为准。
三是科技经费。包括保护优树、建立扦插育苗基地、育苗大棚(基地)、加强技术培训等。,建议从县财政中解决,每年投入20万元。
第四,防治病虫害的资金。实行联防联治,解决器械和部分农用药品,提出每年解决5万元。
另外,多种基金要捆绑。即扶贫开发资金、农伐财政资金、其他方面争取的相关专项资金,科学安排捆绑一部分投入核桃建设。
(三)加强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
要发展以“9922”等20多个优良品系为代表的地方薄壳核桃,依托当地现有育苗技术和场地,大力培育嫁接苗,确保品种纯正优良。首先是保护现有的优质薄壳核桃母树和种子资源。现有优树由我县和原省农学院育成,20余株,已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认定,分布在黄亮、古夫等乡镇。要和农户签订保护利用合同,列出优树进行保护,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收购种子和接穗。为培育接穗圃和嫁接苗基地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以县林科所为中心,建立苗木基地50亩,其中扦插育苗15亩,嫁接育苗35亩,每年生产嫁接苗14万株,基本满足全县需要。
(4)搞好示范基地。
集中资金和技术,进一步完善张家赫流域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建设。除了推广本地优良品系外,适当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如云南泡核桃、“林忠”、“鲁光”、“香林”等。走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道路,建立林+草(药)+畜+沼+肥,定期指导培训,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与长江大学、市林科院、房县核桃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重点培养示范带头人,培育效益、成果、经验,辐射带动全县。
(5)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要在已经出台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科学进步。根据总体《规划》,编制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详细到村、到户、到田,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确保按时实现产业建设任务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