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牟人物简介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前身为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成立于1980,原隶属于邮电部、信息产业部,1998年底成为中央直属大型企业,1999年更名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是中国信息通信制造业的老牌企业,拥有50多家企业和5家上市公司(东方通信、上海邮政、成都有线、南京普天、波导),包括14家控股公司、16家直属工厂、5家全资子公司、10家股份制企业和若干直属单位。
改名是因为中国普天的前身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20年来,对邮电部所属邮电工厂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下达各项经济计划和组织实施。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邮电工业总公司的名称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当时信息产业部非常希望出现一批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通信企业,其中重点培育销售额超过400亿的有两家。国家经贸委也表示,国家要投30-50家主业明确的国际级大公司。莆田在1999的销售额是310亿,显然符合这个要求。为了将中国普天迅速发展成为超大型企业,中央企业工委挑选了具有多年丰富管理经验的欧阳忠谋担任总裁。欧阳忠谋上台后,发现莆田名义上是一个集团,实际上是一盘散沙。欧阳忠谋认为,作为集团“龙头”的总部不是简单的控股公司,而是一个实体。总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竞争实力。总部不强大,没有实力,就很难推动集团整体的改革发展。总部的实力要体现在七个方面:资本运作能力、资产运营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新思维导向能力、优质服务能力、强大的行政管理能力。他决定以整合资产为纽带,强化集团整体实力,充分发挥集团凝聚力,形成“拳头”。在具体操作中,欧阳忠谋首先解决了困扰莆田很久的四大难题:
1.品牌问题。过去,在电子百强企业排名、参展机构参与、市场开发、二级企业名称、商标、品牌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集团各自为政,导致内部恶性竞争,“卖小筐”思想依然严重,直接影响了莆田集团的整体形象。为此,欧阳忠谋要求设计一个莆田的统一品牌。关联企业现在已经形成了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可以使用集团品牌,需要总部审核。这些产品未经许可不得使用。
2.展览问题。综合性、全国性、专业性、国际性展会必须由总部组织,并以总部名义注册。所有的展览都应该每年评审一次,并制定参展计划。展会将以产品而非企业为主,水平太低的产品将不再允许参展。
3.统一市场问题。市场网络建设、市场开发、项目招标都要以集团的名义出面,销售以企业为主。
4.用好进出口权。总部负责研究和利用好进出口权,面向广阔的国际市场,增加产品出口。
通过整合壮大,欧阳忠谋基本实现了中国普天由国企联合体向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集团公司的转变。2000年也是大丰收,销售收入46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利税30.22亿元(不含关税)。莆田50家二级子公司中,1999年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2.7亿元,2000年减亏1.8亿元。欧阳忠谋上任第一年,就让中国普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他并不高兴,因为他发现,2000年的时候,中国普天虽然销量规模不小,但企业还不够强大。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移动通信占70%以上,莆田在这方面的知识产权很少。
欧阳忠谋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尤其是作为一个集团,一定要有几个拳头产品。不仅要在移动通信领域加大研发力度,还要在移动通信以外的很多领域做大量工作,因为莆田大部分企业都不在这个范围内。欧阳忠谋将中国普天定位为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集团。因此,他要求小组不要受产品分类的限制。信息产业的领域很大,信息产业之外的世界也很广阔。如果你有能力,有条件,有机会,你也可以做,尽快改变这种情况,变成双头或者多头。
2001,中国普天开始探索新的资本运作方式,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先后投资控股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含波导)、北京润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北京普天汇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组业务涉及电子器件、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电信运营、交通智能网。同时,中国莆田还积极推进企业重组,促进内部优势重组。在对外合资合作方面,完成了北京诺基亚工业园的增资扩产项目,以及中国普天与TI、诺基亚、大唐合资的凸轮公司项目。同时,中国莆田还积极支持和推动集团内优势产业和企业的联盟与合作。目前,上海邮政与天津电话设备厂共同成立了天津中天通信有限公司,主要生产IC卡、SIM卡和CDMA手机。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统一的科研平台,提升产品研发能力,保持中国普天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10月30日,中国普天投资2亿元成立中央研究院——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
欧阳忠谋认为,像莆田这样的大企业,主业和副业一定要区分清楚。但主业绝不是唯一的“产业”,主业才是企业的“脊梁”。多元化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太多”。在关键区域,大组要支撑一两条“腿”,防止“马失前蹄”。欧阳忠谋让莆田有两个准备。一个是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资金和人才有限的情况下,有效组织资源,避免地毯式发展。二是早期介入新兴领域,比如生物工程。无论如何,欧阳忠谋不会让莆田孤注一掷。通过资产重组,2001年,莆田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42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7.4亿美元,出口总额654.38+0.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8%。但欧阳忠谋并不满足。
欧阳忠谋认为,没有一个国际化的市场,一个全球化的产品,一种跨国经营的方式,很难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为此,中国普天专门成立了国际贸易部,加强国际市场拓展,扩大国际业务出口。为了真正走出国门,欧阳忠谋决定以效益为路标,逐步提高中国普天的国际化水平,根据市场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以品牌和市场为依托,利用经验曲线效应,形成区位效益,实现成本领先或产品差异化,进而逐步实现在国外设厂和品牌在全球留存,扩大中国普天的国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争取尽快全面融入全球经济。
欧阳忠谋从国际信息产业的发展中敏锐地感受到,真正快速扩张发展的企业,都是借助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在拥有4家上市公司后,欧阳忠谋正在筹划新的更大规模的上市动作,但不会整体上市。他的理想是把相当数量的优质资产分离出来,单独上市。欧阳忠谋是这样解释海外上市的:企业上市主要是为了自身发展,通过上市的适时转换机制,实现国企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在国内很难接近核心技术。通过在海外上市,你可以随时跟上最新的技术,并在国外发展。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收购国外公司,和他们的技术一起收购。自主开发进度太慢。中国普天集团是中国信息产业的巨轮。作为旗舰舵手,欧阳忠谋对中国普天充满信心。“我们是老国企。我们这个老国企有很多问题,但我们是最好的国企之一。我希望将来在世界上有莆田的一席之地。”
欧阳忠谋计划到2002年底,使莆田生产经营目标突破700亿元,到2005年底,经营规模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继续保持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世界电信制造业50强的领先地位,力争整体实力进入世界经济500强,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全球性、综合性产业集团公司。
欧阳忠谋很清楚,莆田目前规模比较大,但和大型跨国公司相比,规模和核心技术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欧阳忠谋依然信心满满。“国企改革很难,但国企肯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