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养殖的意义

白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世界上有记录的最大鱼重达65公斤。在美国密苏里河的塔纳段捕获。白鲟的体型与其他鱼类不同,吻部特别长,约占其体长的三分之一。它生活在上层水中,寿命超过30年。作为一种养殖鱼类,白鲟具有以下优势。

⑴白鲟是一种广温性鱼类。它不怕低温。即使水面结冰,只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它也可以生活在冰下的水中。白鲟还能耐高温,能在32℃的水中生存。广东夏季气温高达39-40℃时,池塘表层水温往往超过32℃,池塘养殖的白鲟仍能正常生活。

⑵.生长迅速的白鲟可以说是生长最快的淡水鱼之一。当年鱼的体重可达1公斤以上,第二年鱼的体重可超过2.5公斤。

⑶白鲟的主要食物是水中的浮游动物,也吃蚕和人工配合饲料。

⑷.不破坏水环境,大水面养殖白鲟不需要施肥投喂人工配合饵料,中等水面也是如此,白鲟也吃不到水面的水生植物,所以不会破坏水体的自然环境。

⑸、生产成本低,饲料成本一般占总生产成本的20%。大中型白鲟根据水中天然饵料的多少放养在水面上,不需要花费饵料费用。白鲟的池塘养殖也完全依靠水中的浮游动物,不需要花钱买饵料,生产成本低。

⑹.易于捕捉,白鲟性情温和,不善于跳跃。其习性与鲢鱼相似。池塘养殖的白鲟都是围网捕捞,第一张网就能捕捞到90%以上的鱼。大中型水域可采用多种方法捕捞,停、赶、刺、伸综合捕捞法可捕捞大部分白鲟。

⑺。经济价值很高的白鲟在国外的价格非常昂贵,只有少量的商业白鲟出售,每公斤价格在40元左右。章鱼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上也很贵。结合白鲟的优势,发展白鲟对我国淡水鱼类品种结构调整,促进大中型水面鱼类养殖利用,提高淡水鱼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