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证券论文

贵州茅台的投资价值分析

一、谈茅台股份的投资价值首先要谈股份公司的产品茅台酒:

(1)国酒茅台,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获得1915巴拿马世博会金奖。茅台是国内白酒市场唯一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称号的天然优质白酒。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白酒行业第一个保护产品,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天然发酵产品。具有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2)贵州茅台酒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五年陈酿工艺,即以纯小麦、高粱制成的高温大曲为酿造原料,经过二次投料、九次蒸煮蒸馏、八次冷却、加曲、堆积、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分类储存、勾兑出厂,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微生物环境,产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构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3)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54.38+0.59亿元,同比增长57.63%,每股收益654.38+0.69元,净资产7.28元,收益率23.14%,经营活动每股现金流量654.38+0.6404元,销售毛利率85.655%每股资本公积1.457元,每股未分配利润3.487元,其中7-9月净利润741万元,每股收益0.78元,同比增长114.49%。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4.58亿元,同比增长37.08%,其中7-9月营业收入654.38+0.829亿元,同比增长50%。目前公司有货币资金44亿元,除专户2.6亿募集资金外,其余主要为经销商预付货款。在茅台酒供不应求的销售形势下,预计公司货币资金仍将十分充裕。贵州茅台表示,由于公司产品供不应求,销量和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导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三季报显示,前三个月贵州茅台前十大股东发生了变化。新增股东包括:上投摩根内需动力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汇添富均衡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5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资源垄断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前十大流通股东占流通股份的32.44%。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由于第四季度是白酒销售旺季,贵州茅台市场缺口较大,近期极有可能上调市场价格。鉴于公司定价能力强,未来成长性好,如果茅台酒零售价能达到700-800元,出厂价能提高到500-600元,按照实际市盈率50倍计算,股价有望达到250元-300元的水平,茅台是内生增长的典范企业。

(4)2006年,公司投资8.7亿元用于十一五二期新增2000吨茅台酒的技改项目。预计年收益1.2亿元,利润341亿元。2005年,公司在“十一五”期间投资7.85亿元建设2000吨茅台酒生产及配套设施。预计年收益7.67亿元,利润2.876亿元。2004年,公司投资4.24亿元新建1000吨茅台酒产能。预计年收益29.8亿元,利润2.87亿元。截至2006年底,上述项目分别完成计划投资的25.67%、32.74%和75.83%。2006年2月,公司投资约8.45亿元实施“十一五”万吨茅台酒项目二期。2007年项目建设工期为2007年2月-2月65438+2月。预计年增加销售收入约1,065,438+0万元,利润约3.3亿元。贵州茅台(600519)165438+10月20日表示,计划投资约7亿元实施“十一五”万吨茅台酒项目三期技改工程。本工程工期为2008年6月65438+10月至2月65438+2月。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2000吨茅台酒产能。公司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对稳步扩大茅台酒产能,进一步发挥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品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茅台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目前茅台酒生产成本、销售等价格因素,正常生产2000吨茅台酒,年销售收入1106万元,利润总额4.34亿元(含税),投资利润率49.4%。

(5)2005年末,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9.12%。目前“两税合一”已经启动(初步调整为25%)。

二、茅台酒行业:

(1)消费结构升级受益品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公务消费升级,优质优价产品尤其是品牌化、高品质产品的消费能力爆发式增长。为高端白酒消费总量的扩大和产品价格的提升创造了前提。

(2)行业景气,龙头更好。统计局发布前8个月白酒行业数据,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3%,高于前5个月的30.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5%,也高于前5个月的34.7%,显示行业景气。其中,茅台集团前8个月收入增长44%,利润总额增长62%。

(3)促进产销扩大的因素。公司2004年总产量为654.38+0.5万吨,比2003年增加3200多吨,是公司上市以来产量的最大跃升。2006-2007年,年增长率为600-700吨。从今年的中报来看,公司2007年上半年销售高低度茅台酒6950吨,同比增长15.8%。其中高档茅台酒约5800吨,同比增长10.2%,低档茅台酒约1150吨,同比增长约60%。在高度酒茅台中,年度茅台酒占比逐步提升至5%左右,也为茅台酒平均单价和毛利率的提升贡献了约20个百分点。公司有能力挖掘产能潜力,产销量逐步扩大的趋势有望持续。

(4)价格上涨因素。在市场上,茅台酒供不应求。四季度初,部分地区茅台系列白酒市场价格上调50-80元。一般来说,岁末年初,白酒进入消费旺季,也是白酒涨价的好时机。厂家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提高产品的出厂价。外界普遍预计,贵州茅台也将上调出厂价。

(5)防御型品种的绝佳选择。由于经济过热,进一步的宏观紧缩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部分投资者会回避周期性强、对宏观调控敏感的行业,如房地产、钢铁等。业绩稳定增长、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小的消费品行业被视为防御性品种,其中食品饮料行业业绩稳定增长,现金流良好。因此,四季度以来,白酒股备受资金关注,尤其是龙头品种贵州茅台。

(6)股指期货即将刺激。大盘股和龙头品种近期受到市场资金追捧。

三、贵州茅台的成长性、企业文化和企业优势:

(1)茅台从解放前的小作坊式企业发展成为现代高科技的国家特大型企业。1951年,三家烧坊合并成立国有茅台酒厂。1996年,作为贵州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项目之一,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1999 165438+10月20日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科技发展公司(现更名为贵州茅台酒厂科技发展公司)、贵州省纺织集体工业协会、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北京糖业烟草公司、江苏省糖业烟草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公司发起,2001年8月27日,股份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茅台的红色文化:长征中众所周知的四渡赤水之战,充分显示了毛的军事天才。这次战役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重大战役之一。赤水河是茅台酒的三大原料之一,而正是四渡赤水,让周* *发现了茅台酒的独特味道。从开国大典1949,周* * *。此后,茅台酒被定为每年的国庆酒会。在日内瓦和谈、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茅台酒成为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介质,奠定了茅台酒的国酒地位。

(3)茅台集团副董事长袁仁国首次提出“绿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的概念,坚持品质、以人为本、传承创新,坚持一品先行、多品开发,做好酒的文章,以品质为先。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不断保持茅台酒的核心竞争力。

(4)茅台的核心竞争优势是环境、技术、质量、品牌、文化。茅台酒的成分与环境、工艺、原料有关。环境因素非常关键。所以有“没有茅台镇就出不了茅台酒”的说法。这是科学的判断。白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优势使茅台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优质红高粱和小麦是酿造茅台酒的主要原料。红高粱和小麦的生长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茅台酒的香气成分有230多种,其中三分之二的香气成分和70多种微生物种类无法命名。茅台酒公司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制定了茅台酒的质量标准。在1988中,茅台酒厂还制定了一套适合茅台酒生产特点的企业标准,形成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茅台酒生产关键工序的“解密”,从直观勾兑到科学组合勾兑,保证了“国酒”茅台经久不衰的品质,赢得了极高的品质评价。茅台14次获得国际金奖、荣誉奖,国内名酒评比第一。

四。茅台分红:1999股份公司成立后,分九年八个会计年度分红,采取现金和红股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说茅台上市后年年分红。股改承诺2007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30%。

动词 (verb的缩写)管理团队:高管20人,无人持股。股改承诺在未来适当的时候推出针对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季克良为上市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董事,袁仁国为集团总经理、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们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乔红事件的处理体现了贵州省政府对茅台的关心和大力支持。预计2009年通车的直达茅台镇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是省政府对公司的支持。

六、公司的经营风险:

(1)假酒的影响:在政府力量的帮助下,影响会降到最低。2007年实施高科技防伪技术。

(2)决策困难。其他白酒可能两三个月就能出,有的十天,有的名酒最多一两年就能出。茅台需要五年。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艰难的决策问题。五年后市场需求如何?决策时是否如预期?这是对茅台的考验。

(3)食品安全。所有西方国家都用这个问题来限制我们。考虑到国内的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茅台对此事非常重视。去年提出要重视上下游的质量问题,确保茅台酒质量更好地达到国际标准。比如上游要从原料基地入手,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食品安全。

(4)内部管理复杂:茅台镇地处山区,封闭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茅台镇既是工厂又是城镇。这个问题造成了很多家庭,无论老少,以及他们身边的亲戚都在茅台酒厂工作,构成了复杂而庞大的裙带关系,对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好这一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