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老街的非物质文化特色

老街还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今全国仅存的手工制作罗盘的产地。万安罗盘的传统制作工艺沿袭600余年,工艺流程严格规范,技艺精湛缜密,所制罗盘、日晷等产品规格全、品种多、精度高,是中国古代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和遗存标本,万安罗盘制作工艺2006年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实用价值。

罗盘是利用指南针原理制作的一种传统工具,既用于航海辨别方向又用于城市乡村建筑选址定位。中国古代罗盘按产地划分有内地型和沿海型两类。沿海型以福建漳州和广东兴宁为中心,其功能主要是用于航海指向。内地型则以安徽休宁万安为中心,其主要功能为测定房屋建筑和墓葬的方位及平面布局。万安生产的罗盘在历史上称为“徽盘”。

万安罗盘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工艺特点,其选料制坯、车圆磨光、划盘分格、书写盘面、涂油上光、安装磁针等工艺流程和技艺手法,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万安罗盘历史上著名的字号有方秀水、胡茹易和吴鲁衡。万安老字号罗经店生产的罗盘、日晷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这也是中国工艺品首次获国际大奖。

万安罗盘制作工艺2006年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万安老街入口处的吴鲁衡老罗经店是万安罗盘制作工艺重要的传习所,同时也是休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素有“炒青鼻祖”之美誉的松萝茶因产于万安镇800米松萝山而得名,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松萝茶历史悠久,为中国最早的名茶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是在松萝山寺庙里修行的一位名“大方”的和尚所创制。明万历《休宁县志》记载:“邑之镇北曰松萝,以多松名,茶未有也。远麓为琅源,近种茶株,山僧偶得制法,遂托松萝,名噪一时。”松萝茶为炒青绿茶中的极品,其制作工艺后来为皖南山区炒青绿茶制作所普遍采用,形成了皖南制茶业的独特制作工艺。松萝茶数百年来盛名不衰,除了它是一种色、香、味皆优的饮品之外,还具有特别的药用价值,如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因此被广泛誉为“茶中珍品”。《本草纲目》述:“徽州松萝,专用化食。”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论述:“松萝茶产地徽州。功用:消积,滞腻,消火,下气,降痰。”

松萝茶在中国茶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它除有独特的品质以外,更重要的是其独树一帜的制作技术备受后人推崇。松萝的制作方法就是后来炒青绿茶的制法,尤其是后来崛起的外销茶“屯绿”更是继承了这种制法的基本要领。所以有专家论述:“松萝是屯绿的始祖。”中国茶叶博物馆珍藏了哥德堡号沉船上打捞出来的松萝茶;2007年“松萝茶”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同年松萝茶制作技艺被安徽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龙庙会是万安镇特有的公***防火演习活动。在老街当铺巷附近还有水龙庙遗址,一面墙壁上还嵌有古代修建水龙庙时的石碑。水龙庙原来除因封建迷信因素供有菩萨外,主要用于存放公***消防设备。每年农历四月初十,镇上各店家聚会,将水龙庙内的消防设备陈列在庙前的空地上,进行一年一度的检修,各店家也将自备的消防设备一并拿出,在河边试用消防用的水枪。同时,请来戏班,连续演出三昼夜,称“火烛戏”。戏目多与水有关,如《水漫金山》、《水淹七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