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尚武精神的丧失和科举制度有直接关系吗?

中国人尚武精神的丧失与科举制度没有直接关系。

其实中国人从宋朝开始就逐渐从武术中消失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凭借陈桥兵变,从孤儿寡母手中窃国,因此对掌握兵权的将军极为敏感,在坐稳江山后不得不以“一杯酒解除兵权”的方式解除将军的兵权。从此,在宋代,形成了一种重文轻武的文化。同职级,公务员比武官大,待遇更好。这还不算,皇帝还极力控制将军的指挥权。将军面对敌人时,不得不按照皇帝事先制定的阵型作战。而且到了宋朝,又派文人负责地方行政,设置转运,管理地方财权,进一步削弱了兵权。甚至,在宋代,多次出现文人直接掌管军事行动的情况。简而言之,宋朝皇帝对将军们太警惕了。一方面是由于唐末“割据”、“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一方面,他们害怕其他人会效仿他们(即宋太祖),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中央王朝。宋朝与唐朝的不同之处在于,皇帝在其中心控制的皇军明显强于边防军。而到了唐朝,边防军权力很大,军队战斗力很强,在中晚唐甚至超过了中央。宋朝皇帝认为内防重于外防。杨家将和岳飞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但他们都遭到统治者的怀疑和迫害。有鉴于此,再加上宋政府有意在社会上推广文风,经过宋朝三百多年的磨砺,整个中国人都失去了报国的热情。社会精英都学过文学,但几乎都练过武术。这一时期最大的社会贡献也许是“宋词”。这直接导致了宋朝与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的战争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程朱理学在明代得到充分发展。皇帝更重视手下的忠诚和皇权的巩固,而不是边疆的战争。将领作战没有主动权,实际上受到皇帝任命的监督军队的宦官的制约。整个明朝的对外战争已经不是汉唐的辉煌了。虽然有抗击沿海海贼、支援朝鲜的胜利,但也只比赵、宋、王好一点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明朝皇帝不希望百姓穷兵黩武,所以才会以汉唐为戒:军国主义作风浓厚的汉唐,不也造就了汉末的“黄巾起义”和豪强割据,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和“藩镇割据”吗?在帝王看来,在外忙碌,必先安顿,尤其是要防止民不聊生,内忧总是大于外患。

趁着中原内乱,满清捡了个大便宜,顺手入关拿下大明的江山。出于对汉人的恐惧,清朝大兴“文字狱”,迫害汉人的反抗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步磨掉汉人最后的尚武精神。同时,满人强迫汉人扎辫子,改变了汉人的风俗习惯,模糊了汉人的自我意识。这种精神上的侮辱深深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此,汉人被满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大大改造了。满族人毕萌更“文明”。他们知道单靠肉体杀戮无法永久入主中原,只有在文化上培养奴隶才能维持统治。

所以,注重文化侵略,麻痹汉民族精神的清王朝,统治的时间比比蒙元更长,也正是因为时间越长,其精神毒害越深。满清还精通“以汉制汉”之道,注重发挥儒家思想的脉动,培养忠于朝廷的臣子。他们害怕汉人因为爱武而强大,他们很注重扼杀汉人的尚武精神。他们只希望汉人像理学里宣传的模式一样,做满清的奴隶,而满族人自己却念念不忘打猎,射箭,勤学习武。看看康熙、乾隆等满清皇帝以身作则,为下属树立榜样。希望满族人不忘祖宗,随时做好镇压汉人反抗的准备。

总之,从宋代开始,汉族皇权集团就因为害怕武风过强可能危及自己的统治而刻意限制。理学在这一时期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主要是基于维护君权,加强意识形态禁锢。它保存了所谓的“正义”,但它真的熄灭了“人性”。“中庸”在世界上大行其道,中国人失去了棱角和血性,谈不上“尚武精神”,因为这不是统治者喜欢的。随着元朝和清朝在中原的继位,不难理解,防汉思想必然是外来统治者的主流意识。所以他们要么强调肉体上的折磨来恐吓汉族的反抗,要么从文化思想上迫害、欺骗士人,让汉族在他们划定的圈子内百依百顺,以达到自己国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