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达的发展历程
森达的确是中国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几乎浓缩了国内企业创造名牌的全过程,结束了中国传统鞋业近百年的手工作坊生产历史,开启了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大批量生产的辉煌篇章。森达囊括了国家授予企业产品的全部三项最高荣誉: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实现了品牌荣誉的大满贯。皮鞋产销量10年全国同行第一。2003年,森达公司缴纳税款超过65438亿元。
没有利润的企业是没有意义的企业。但是,企业如果仅仅停留在追求利润,成为单纯的创造利润的机器,是无法实现从成功到卓越的飞跃的。森达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核心价值观。这是它超越利润的永无止境的发展动力。森达刚建厂的时候,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设备,在夹缝中生存。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激发了森达人在逆境中抓住机遇、创造优势、谋求发展的惊人智慧。
非凡的思维造就了企业发展的内外大势。上世纪90年代初,森达以300万元年薪聘请台湾省和意大利的著名设计师负责新产品开发,并在设计上投入巨资,冲击了传统的中国皮鞋市场。重金不仅制作了行业头条,也让森达的产品创新能力成倍增长。之后,森达不惜一切代价与意大利合作。1995,一大笔钱用来请当红影星上央视做广告。这是中国鞋业第一案。可以说森达的很多决策都是同行没有做过的创举。2002年,森达在上海松江工业区投资4.2亿元建立出口加工基地,年出口皮鞋10万双。森达集团上海外贸出口基地永旭,也是中国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制鞋企业,是森达参与全球分工的新战略平台。
不要追逐风浪,坚持走自己的路。森达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大做强皮鞋行业,稳步涉足相关行业,走科学发展之路。一方面,在皮鞋上打造各种个性化的品种,以回报消费者对不同层次产品的需求。一方面,根据区域发展特点,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稳步涉足热电、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等前沿产业,整合北京鼎天公司,发展信息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企业将会越来越快地涌入中国市场。面对“狼来了”的威胁,森达人并不畏惧,而是化狼为虎,抓住市场、成本、人才上的优势,在压力和挑战下迅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利,制定好战略,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不断扩大市场销售份额。
图像质量
近年来,森达集团在报纸、电台、电视台投入近3亿元,在大中城市设置近200个大型户外公益广告,为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制作礼仪鞋,为美国50周年大庆游行的民众制作国庆鞋,提升了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尤其是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斥巨资打广告,2012央视“森达杯我最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让森达家喻户晓。为了对消费者65,438+000%负责,对消费者65,438+000%满意,森达集团成立了客户服务部,开通了客户热线,24小时受理客户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询问和投诉,为全国各省会城市的消费者提供免费定制皮鞋服务、服务咨询和免费调查,成立了消费者研究会,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服务之旅,为消费者提供鞋子。超过10万个家庭消费森达皮鞋。
经过24年的不断努力,森达皮鞋已经被国内用户广泛认可和接受。然而,森达想走向世界。中国入世后,传统制鞋业是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过去歧视性的出口配额限制将被取消,进入欧美市场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制鞋业在鞋子、配件和技术方面都落后于欧洲。中国入世后,可以实现这方面的“资源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