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两日游线路:从仙人到玉屏住古调

去仙芋抱抱老调,拜访海外友人,是对玉屏自治县笛子的褒奖。

作为贵州三宝之一的玉屏笛,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其音色优美流畅,做工精致细腻。它是玉屏侗族、汉族、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它被人们用来寄托纯真的感情,向往美好的事物。朋友和朋友把它当作珍宝互相赠送,而恋人和新婚夫妇则把它当作爱情的信物和美好婚姻的象征。

玉帝闻名中外。相传早在公元一世纪,笛子就在顾玉萍所在的无锡流传。玉屏笛最早制作于明代永乐年间,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1913获英国伦敦国际工艺美术展银奖;1915,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的太平洋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是中国首批获得国际奖项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玉帝与萧,雅俗* * *赏。明清被列为贡品,受到皇室青睐。在民间,知音和朋友经常把它当做珍宝互赠。玉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是基于萧史弄玉的爱情神话,在那里吹笛吸引凤凰。

玉屏箫和笛子多为雌雄配对,表演含蓄优雅。男女一起演奏,就像情侣一起唱歌一样,充满了乐趣,所以也叫仙笛。玉屏笛,音韵清晰,工艺精湛,是一件精美的民族乐器,是玉屏侗族、汉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许多长笛艺术家为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玉屏笛的制作要经过制坯、雕刻、成品三道工序,70多道工序。品种从一支笛子发展到七支笛子和十二支笛子100多个品种。

音乐家林克仁老师说:“小迪,竹筒两头是圆的,横边上的每一个孔都是圆的,象征着和谐与融洽。”他还说:小迪,里面流行,外面大气,发音奇妙,咸宜,老少皆宜。近年来,玉屏自治县围绕这块金字招牌不断创新,通过对玉屏笛这一文化符号的包装、传承和推广,为玉屏笛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努力。从2005年开始,县里每年都有大动作,宣传水平和影响范围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5年,玉屏自治县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中日手琵琶与箫国际研讨会。中国长笛协会会长、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主任周,日本长笛古琴演奏家坂田健一,韩国艺术院教授,韩国汉阳大学李朴亨教授,台湾省长笛演奏家陈等国内外长笛大师表演了玉屏,并演奏了脉冲玉屏长笛。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贵州日报等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一盛事。

近年来,中国玉屏小迪之友艺术节单独举办,玉屏县委在浙江杭州举办玉屏小迪杭州文化艺术展,并组织以小迪为主题的专场晚会在高校演出。玉屏小笛证明商标已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乐器产品。

为传承和发展玉屏长笛文化,该县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三个长笛基地工程,即加强长笛人才培养基地、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用五年时间加大玉屏长笛人才培养基地、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

从2007年开始,该县组织农民发展竹笛和竹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