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被誉为最大的百科全书,为何会消失不见?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不为人知的尘封往事。欢迎进入大古的历史奇妙屋。
《永乐大典》自编成后,就被收藏在南京的文渊阁。
至今,600多年过去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永乐大典》也不过只有800余卷,400册左右。
这个数字还不到原书的4%,那其余的96%是怎么遗失的呢?
由于《永乐大典》藏于深宫禁地,明朝历代史书上很少见到关于它的记载,《永乐大典》的下落也就成了一个谜案。
但是,在零星的史籍介绍中,大概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过程。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落成,永乐帝迁都至此。
这时,《永乐大典》的原稿仍藏于南京文渊阁,并在明代中期毁于一场宫中火灾。而正本则被永乐帝带到北京,藏在宫中的文昭阁。
弘治帝时,《永乐大典》曾被查阅。嘉靖三十六年时,宫中大火,紫禁城三大殿被焚毁,《永乐大典》也险遭厄运。
据史书记载,《永乐大典》是嘉靖帝“殊宝爱之”的珍品。登基以来,他一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廷上引用。
在这次大火中,嘉靖急命左右登文楼,抢运《大典》,一夜中下谕三四次,足见《大典》在他心中的分量。当时,嘉靖帝即有意“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嘉靖十一年秋,副本抄写工作开始,持续六年,隆庆元年才完成。这样,《永乐大典》就有了正、副两部。但明朝灭亡以后,《大典》正本却神秘消失了。
清朝康熙年间,为编著《四库全书》,朝廷下大力寻找《永乐大典》,终于发现了踪迹,但此时已经遗失了1000多册。
道光之后,《永乐大典》被视为无用之物,一些官员便趁机偷窃,被清朝官员盗走的书又被其后人出售,卖给洋人或者古董商。就这样,《永乐大典》大量流到民间。
光绪二十六年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翰林院也沦为战场,兵火肆虐。这场灾难过后,《永乐大典》丧失殆尽,仅存的数百册也散落世界各地,国内只余60多册。
近代战争中,为躲避战火,这60多册《永乐大典》被多次转移。
曾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管的一部分于1965年转运中国台湾,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没有运到美国的部分《永乐大典》则在抗战胜利后运回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藏有《大典》残本的个人纷纷捐献,加上苏联国立图书馆归还的52册和德意志民主***和国归还的3册,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永乐大典》已达221册,是世界各收藏地中数量最多的。
直至今天,正本的《永乐大典》依然没有下落,但人们还是怀着最好的希望,期望《永乐大典》正本没有焚于火中,而是深藏在某个秘密的地方,等待着后人前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