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工作综述

美丽乡村工作四大总结

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学习、工作、生活的表现进行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我们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之前的学习和工作,所以写一篇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怎么写总结才是正确的?以下是我在美丽乡村工作的四点总结,精心整理,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美丽乡村工作总结1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盐田镇党委、政府精心谋划,集中力量,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高标准建设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努力建设“开放、繁荣、美丽、幸福”的新城镇、新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工作情况

(1)集镇建设

20xx年,我镇以建设“中国最美张巷”为抓手,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全面提升旅游通道中心集镇品位,改善集镇面貌。

1,投资1多万元改造我镇街道绿化亮化工程。对群众休闲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和清理工作,使群众活动场所可以用于休闲娱乐。我们镇街道两旁的路灯都换了,让集镇焕然一新。

2.成立了城管中队和环卫所,配备了专职保洁人员。街道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垃圾定期装袋收集。

3.继续加大安联、安义公路省道两侧环境卫生和农民建房整治工作力度,有效遏制了农民违法建房和路边乱倒垃圾现象。

(二)新农村建设

1.吴恒村竹山下中心建设。吴恒村中心村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目前处于施工阶段。截至目前,村容村貌整治完成,拆除空心房屋6栋***940平方米,破旧猪圈65438个+05栋* * 420平方米,露天厕所65438个。根据规划设计要求,新购置12公共垃圾箱,配备2名清洁工。

2.岩头村下组新农村建设。岩头村下组为20xx年空心村改造点,已完成危旧房、空心房拆除,完成新房规划。20xx年,岩头村下组再次被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并获得市烟草公司烟草援建工地。新农村建设用地已完成前期规划,并已上报县里相关部门,下一步将进行招投标。

3.岭西村贾茜组新农村建设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用地前期规划已完成,项目已在安福宫* * *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示,下一步将进行招投标。

(3)清洁工程的发展

今年,我们镇在全镇全面开展了乡村清洁工程。全镇16个村有环卫专业人员,154个村民小组配有清洁工。镇卫生站配有4名清洁工,负责保持镇内卫生,清理垃圾。

1,垃圾填埋场的建设。盐田镇垃圾填埋场位于山北村,占地16亩,现正在进行征地扩建。通往垃圾填埋场的道路已经硬化,现已投入使用。

2.污水处理厂建设。根据镇上的实际需要,盐田村旧房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基本完成,总投资40万元,即将投入使用。

3.清洁工具设备。镇上购置了1200多个垃圾桶、2辆垃圾车、16滑板车,铁锹、扫帚等清扫工具配备齐全。

4.垃圾转运站建设。盐田镇垃圾中转站位于青桥村,占地2亩。已经完成征地、土建、预算工程,正在准备招标。

二、存在的问题

1,是群众对农村清洁工程不太支持和理解,部分农民的习惯难以改变。

2,是镇村干部对这种经常性的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在村里形成氛围。

3.农村清洁工程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4.集镇管理还存在一些缺陷,管理力度不够。尤其是节假日,还是会出现人车堵路的情况。

美丽乡村工作总结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我局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张树军局长任组长,刘昌赫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参加,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配合规划设计单位做好美丽乡村地区的建设规划。

按照先做好建设规划的工作安排,积极为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建番建筑设计院、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所需前期材料,会同4个规划院走访了26个村。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杂技大世界重点区域1总体规划、大运河景观带3个专项规划、104国道景观带。

第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思考。

(一)规划的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各地景点为重点,注重传统杂技文化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突出特色,高标准建设杂技大世界及其周边村庄、街道、道路、景观。

2、高标准规划原则

坚持高标准规划,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专家进行设计,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规划相衔接。

3、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

进一步细化规划方案,做好可行性报告;研究基本规划、设计和建设顺序,制定分步实施的具体操作方案,节约成本,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地区建设步伐。

4、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应该尊重现实,创新思路,量力而行,在不超出财力的情况下做好工作。

(二)处理好关系

1,重点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关系

在美丽乡村地区建设中,建议重点建设“一个中心”(杂技大世界)、“一带”(运河观光带)、“一路”(104国道城区段)、“一路”(黄河路中立交桥以西)、“三村”(九村、宋家园)、“四街”(东、西、南街)。一般会作为其余19村的片区建设来建设。主要任务包括:住宅改造、饮水安全、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厕所改造、清洁能源、垃圾处理、村庄绿化、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基层组织建设。

2、长期规划与近期实施的关系

要从发展的角度制定全区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确定需要实施的建设项目,确保20xx年通过省级验收。

3、财政投入与吸收社会资本、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关系。

在资金筹集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上级政策性资金;二要尽可能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片区建设。我们已与中色十二金建设有限公司就* *县基础设施项目合作达成框架协议(草案),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第三,要动员受益人出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四,建议县财政列一些奖励资金。

4.整体拆除与既有基础改造的关系

建议整体拆除第九栋和宋家园栋,其余23个村街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

5.在建筑风格上处理好徽派建筑和北方建筑的关系。

建议大世界周边及104国道两侧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与大世界原有建筑风格相呼应,其余街村按北方建筑风格建设。

(3)取得的效果

国道1、104两侧建筑全部改造成徽派建筑风格,平顶改为尖顶,主色调为灰顶、灰砖、白墙。在旧公安局以南、大世界以北的Kugaji,所有建筑都将建灰墙,并绘有杂技图案,还将增加杂技图腾标志。

2.结合今年国道104升级改造工程实施,雨污涵管、电力、通信电缆拟采用地埋方式,照明采用太阳能仿古路灯。店铺的牌匾统一规范,颜色一致。国道104两侧的一层建筑全部改建为两三层,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3.结合国道104城市段改造工程,道路两侧建设绿化带,乔灌木科学搭配,道路绿化率达到25%以上。更换黄河路景观大道两侧枯树,增加苦荞、国槐等树木,补植绿化带。充分利用村庄周边的荒地、荒滩、道路,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经济林、花卉苗木、公园绿地等不同模式的村林。根据街道宽度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植物,提高街道绿化美化水平。利用攀缘植物,对建筑立面、墙面进行立体、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美化。种植花卉、水果和蔬菜,创造家庭园艺景观,促进庭院绿化。

4.加大美丽乡村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充分利用政策,危房改造指标向美丽乡村地区26个重点村倾斜。加快实施村庄“四清四化”:清理垃圾杂物、清除杂物、清扫庭院、安装路灯、绘制文化墙、购置垃圾箱和货车、硬化道路、改造厨房和厕所、改造给排水、建设村民广场和“两室”。

美丽乡村工作总结3 20xx年以来,按照省市要求,对照标准、细化方案、加大投入、加快进度,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xx年度考核名列全市第一,皖北27县第四,进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行列。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和部门指导帮扶制度。县级领导坚持每周到村调研一次,与乡镇、示范村召开现场办公会、调度会,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相关部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对口帮扶领导小组,积极为美丽乡村争取项目、整合资金、提供技术指导、排忧解难。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根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及时召开相关协调会和专题调度会,特别针对电力、杆线迁移、线路整改等相关问题。,并由县级主要领导负责对口协调,明确要求,加快进度,确保落实。

三是建立监督通报制度。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县美丽办成立联合检查组,严格按照“周检查、半月通报、季考评”的考核机制,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对工作进展较差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写出书面检查,说明原因,限期整改,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建设发展模式。

首先是总结提炼工作的经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创新,提出了“六讲”建设思路,即注重立足实际、注重资本整合、注重绿化提升、注重发展产业富民、注重环境整治、注重乡风文明,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明确了思路。

二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六个严禁”的要求,牢固树立“绿化以杂树为主、院落以果蔬为主、照明以节能为主、产业以现代农业为主、公共设施和环卫管护以群众为主”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制定美丽乡村布局规划,合理布局美丽乡村中心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三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做好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徐颖草莓、桥东肉牛、南屯粉条、马普设施蔬菜、现代水利果园等新兴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3)加大投入,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每年年初,县美丽办分解美丽乡村建设有效项目,督促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项目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同时,充分发挥县级财政的统筹协调作用,按照“项目跟着美丽乡村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可整合的资金进行“捆绑”,变“大面积喷灌”为“定点滴灌”,尽可能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是多渠道吸收社会投入。除了将土地整理项目相关资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益补充外,还积极探索创新土地管理理念,采取协议建设经营权、租赁使用权等方式,将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进行流转,置换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设施,拓宽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缓解财政投入压力。

三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为加快专项资金拨付速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审计组,对全县美丽乡村工程项目进行集中审计,规范乡镇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形成规范的审批文本,有效保障了专项资金的足额快速拨付。

(四)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注重项目建设的实效。

一是实施规划引导。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要注重与生态文明示范县规划的衔接,坚持多田园风光、少城市风貌、多美化绿化、少水泥硬化,把“原始整治、突出特色”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让“乡村归乡村”,保持乡村的原始风貌和自然风光,努力打造一村一景、各具特色和魅力的美丽乡村。

二是抓好项目建设。采取先易后难、典型引导、边建设边规范的工作方法,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效工程的进度。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绿化、亮化、给排水等存在的“小、散、杂”建设项目,由乡镇牵头,灵活采取捆绑议标方式向社会招标,实行现场最低价施工;污水处理、道路等大型项目,由县政府统一公开招标。

三是完善管护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村集体补助、村民自筹、企业托管为辅的多元化投入管护机制。组建自主监管和长效管护两支队伍,明确各级管理主体,落实分区管护责任,严格监管、考核和奖惩,按照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对管护不到位的责任主体进行处罚,努力推动我县美丽乡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五)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第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中心村的选择,到规划、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经营管理等重大问题,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坚决做群众拥护的事;群众想不通的事情就悬了;决不做群众不同意的事;群众自己能做的,群众自己做。

二是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明确县、乡、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责任,充分调动各群体的积极性,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自己的美丽家园建设中来,改变以往美丽乡村建设中“干部干工作,群众看热闹”的局面。

三是鼓励和引导村民自治。群众自愿签订美丽乡村建设承诺书,自己制定“约法三章”落实村民自治,形成“村规民约”,实现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1)资金整合困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等涉农项目资金使用要求过于刚性,脱离实际,县级难以有效整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现行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够,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

(3)群众观念有待转变。一些村民认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群众虽然理解和支持,但积极参与和参加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四)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农村环境整治容易反弹,管护经费不足,农村风俗难改。有效的长效管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县将严格按照省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坚持“六讲”、“六个严禁”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在规划引领上下功夫,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在乡风和谐上下功夫,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努力保持全市第一、皖北领先、全省先进,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美丽乡村工作总结4今年以来,奉化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改革创新理念为引领,围绕“两城四地”目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美好,农村社会更加美好。

注重调动积极因素,不断完善保障体系。

奉化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努力营造良性的建设环境。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巩固村庄整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培育等一系列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管市领导经常听取农办、乡镇街道关于三村一线、农房两改、土地增减挂钩、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等情况的汇报,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到农村调研一线,实地讨论研究实际问题。年初预算安排时,市委副书记还专门召集了农办和财政局进行协调,在确保农业资金安排足额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及时支持新的建设项目资金。各镇(街道)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各条线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近年来,各部门制定了许多涉农优惠政策。今年,我市从17大单位收集整理了42份涉农文件,内容涉及村级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农房改造、农村文化建设、民政救助、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汇总信息编入政策汇编,通过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下发到镇(街道)、村两级,大大提高了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三是加强协同。在“三村一线”工程推进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各镇(街道)、各村落实责任,统筹规划。总结实施“农村经济顾问”、“村企结对”、“一事一议”等适合农村实际的有效方法,基本形成市镇村联动、社会各界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格局。

2、保持去年创建全省先进县和召开市现场会的火热热情。

20xx年,在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奉化市农办带领相关单位精心准备,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和宁波市欠发达地区幸福美丽新家园新农村整治建设现场会两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了奉化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度和好评度,在部门协调、宣传、资源整合、考察现场、沿线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实践经验,营造了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农村工作的火热氛围。今年以来,各镇(街道)和行政村提出了建村申请,各涉农单位积极与市农办对接,实施支持建村项目。

3.以“四化同步”为契机,推进美丽乡镇改革试点。

近年来,奉化市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城市强国、质量强市、文化强市“三大建设”,夯实农村改革基础。小王庙街道区位优势明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巨大。作为奉化市的试点,土地增减挂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去年与绿城集团签订建设美丽镇村示范区框架协议,赋予王晓寺先行先试的权限,今年被宁波确定为“四化同步”美丽镇村改革试验区。目前,示范区推进美丽乡镇改革总体方案已经制定,小王庙街道概念总体规划和小王庙农业规划两个指导性规划分别由同济大学和省农科院编制完成,街道全面开展农民宅基地面积和置换意愿入户调查登记工作。

有效实施项目载体,全力推进村庄建设。

今年我市新开工1条精品线路、2个先进镇(街道)、3个中心村、6个小康村、7个特色村,新开工30个村开展地表生活污水处理。

1.启动美丽乡村精品线1。基于20xx年完成美丽乡村先进镇创建的有利条件,今年我市选择上报上田镇开展精品线路培育建设。* * *涉及回溪、条寨、广都、柴家坳、杨佳晏、九龙、方家坳、尹家坑等8个村。依托毛竹、茶山等生态条件,积极挖掘布龙文化,培育精品线路的个性特色。同时,抓紧推进金鹅、蒋家池头、铜角寺等重要节点村,改善沿线环境,做好去年启动的华牧走廊精品线验收准备工作。

2、启动美丽乡村先进镇(街)创建2个。根据宁波市农办指标安排和我市实际情况,今年选择溪口镇和小王庙街道创建美丽乡村先进镇(街道)。

3.开始培育3个中心村。根据各村近年来的建设安排,结合相关镇(街道),市农办确定了大研镇纪昀村、后朱村、白坑村三个村进行培育建设。培育建设村先后制定建设规划和具体方案,有序推进建设。同时做好20xx年开工的尚田镇楼沿村、邱村镇码头村两个中心村的验收准备工作。

4.开始培育7个特色村。分别是溪口镇岩头村、三十湾村、纯狐镇曲池村、上田镇广都村、大岩镇大岩村、西吴街道西樊村、蒋家池头村。各培育建设村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两年项目实施计划,并按计划稳步实施。同时积极准备20xx年开始的溪口镇明溪村、上田镇冷溪村、大研镇李车头村、邱村镇黄仙村、西吴街道金鹅村5个特色村的检查验收工作。

5.启动全面小康村创建六个。20xx年,市农办在广泛筛选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了溪口镇明溪村、纯狐镇朱家弄村、上田镇严明村、金平街道程潇村、江口街道后江村、西吴街道庙后周村6个村开展创建工作。为克服一票否决等可能因素造成的影响,确保创建任务的完成,市农办又准备了1个后备创建村。目前,各村已完成既定建设项目并提交申报材料,等待最终评估验收。

6.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世行项目:做好第二批6个行政村的运行维护和设备调试监管工作;全面启动第三批11行政村项目,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完成第四批10行政村设计,完成工程监理和施工招标;完成第五批选村,启动设计。一般项目:20xx年完成5个行政村的项目验收。今年完成村庄选择和实施细则制定,确定设计单位,完成初步设计,进行村庄交底和方案完善,完成设计审查和施工图设计。完成建设单位入围招标和管道集中采购招标。完成村项目招标。确定监理单位。所有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此外,我们还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了五类村调查、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重点村和普通村申报、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浙江最美乡村评选、宁波十年整治建设三大“十佳”村评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调查等一系列其他工作。

充分尊重客观现实,科学对待困难。

1.农村建设的压力逐年加大。

比如全面小康村创建,实施十年,全市共创建61,为我市农村面貌的改变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条件较好的村是分批创建的,其余村的基础条件短期内难以跟上,逐年创建难度加大。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障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镇对污水项目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项目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工作推进难度大;二是项目实施时间紧,一年内完成选村、地形测量、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一系列工作难度很大;三是市农污办缺乏技术和管理工程师,项目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资金瓶颈依然存在。

中心村、特色村、精品线的培育,先进镇(街道)的创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市领导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反复强调相关部门配套资金要紧紧跟上,但受限于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现状,项目建设资金瓶颈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严格按照规划布局,合理安排明年的思路。

20xx年,我市将按照各项规划,继续稳步推进中心村和特色村培育、全面小康村创建、精品线路和先进镇创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一是继续抓好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精品线、先进镇的培育、创建和建设。适时开展村庄调查和村庄评选,新启动培育2个左右中心村和4个特色村,创建5个以上全面小康村。同时,在华牧画廊、上田镇舞龙竹海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新打造了1精品线路。在上田、溪口、王晓庙的基础上,新创建了1个先进乡镇。确保“三村一线一镇”中心工作年初选村科学合理,年中扎实推进,年底顺利完成。

二是以小王庙街道美丽村镇改革试点为重点。在奉化市中国城梅李镇村建设示范区(小王庙街道)改革试验方案的总体指导下,充分发挥小王庙街道概念总体规划和小王庙街道农业产业规划的控制性布局功能,加快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民中心社区建设,依托土地集中流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改革试点工作向广度和深度稳步推进。

三是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做好污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招投标工作,监督运行维护管理质量。完成第三批世界银行村项目验收,完成第四批世界银行村项目,启动第五批村项目。分批实施20xx年地表污水处理工程,力争全年完成7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