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感动了我。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发展速度。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既要看到这场危机给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也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的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房地产、旅游、就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地位产生重要影响,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挑战;机会;应对策略;国家政策

1.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第一个层次是海外投资。一方面,危机之后,海外资本市场暴跌,对中国更多的海外投资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国际金融动荡导致许多海外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一些公司的股票估值已经达到历史低点。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一些公司廉价出售资产或控股权;一些国家已经大大降低了外国投资的准入门槛。

第二个层次,进出口贸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去向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所以这次危机对中国的进出口,特别是对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会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出口型企业面临资金回收困难和订单减少的风险。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收入、贸易顺差、外汇收入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都可能发生重要变化。

第三层次,金融证券保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可能对银行贷款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个层次,房地产行业。这场危机从源头上说是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因此,由房地产市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对中国房地产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几个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面临部分海外投资者抛售房产、回笼资金的情况。

第五个层次是旅游。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中国居民出国旅游可能更加方便,国内旅游业面临着分流游客数量的潜在压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影响,境外入境人数可能会明显减少,对涉外旅游产生较大影响。

第六关,就业。这次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机会可能相对减少。所以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第七个层次是经济增长。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将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第八关,经济地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难度会比中国大得多。

2.金融风暴中的中国机遇

海外投资国际股票的萎缩,为我国相关企业和机构创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大,经济复苏越慢,中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就越多。

进出口贸易就我国进口而言,一些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有利于以生产自救为主的产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关税、降低出口价格、放松技术封锁等。中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需求和能力,扩大技术、资源、短缺和价格优势商品的进口。

金融、证券、保险在国际金融证券市场变得不稳定之前,中国的金融证券市场是不可能走出反向单边市的。影响中国金融和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国内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未来,中国仍将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的发展道路,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将进一步加强。

房地产行业基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危机的深刻教训,中国未来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并将控制房地产虚假需求的扩张和价格的暴涨,以避免房地产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的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旅游业受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出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增加就业的需要,可以采取措施促进本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就业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失业金融从业人员可能会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和地区。因此,中国正面临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也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

经济增长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同时,中国经济仍是投资驱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城市基础设施实施、新农村建设等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经济地位。未来几年,当增速放缓时,中国经济总量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将缩小,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将上升。

3.中国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的应对策略和国家政策

世界金融危机将对中国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在经济上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但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全局高度,从国家发展战略格局的角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从经济金融战略、科技教育战略、国防军事战略、外交战略、自主创新战略等方面思考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应该是自发的、随意的。有必要确定国家发展战略并鼓励可行的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科学地认识和把握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必须加强我们的外交战略和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以经济金融为基础的务实合作外交,可以部分消除制约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现在是加强国际交流和理解的好机会,尤其是与西方大国;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的发展不应被视为威胁和挑战,这是最好的理由和机会;这也是建立多边主义和实现不同民族、文明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差异的机会。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国际金融危机,不同于单纯考虑经济财富。像我们这样一个思想独立、人口众多的大国,能够和平崛起,不仅是靠外汇财富的积累,更是靠我们在经济、国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软硬实力。我国在开发自然基础资源、经济和军事实力、人口和土地等硬件部分不具备较大优势;要坚决把握资本与创新、科技与政策、国内国际经济金融体制的有利安排,利用这些优势发展软件,实现我国经济、国防和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直以来,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金融格局也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贸易争端。金融危机也有利于我们参与新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这将反映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的改革以及主导世界经济的多边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八国集团的改革中。抓住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世界经济组织重组的机遇,提出我们在国际合作中的合理诉求,实现中国国际地位的渐变。

中国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战略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上述三个矛盾的解决、调整和改善,是否符合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国际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股权干预的“抄底”和国债有限投资的“救市”,还有贷款和建立* * *共同基金。同时,还可以在高技术项目、能源和军事装备技术、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承认等方面提出合作要求。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有限度、有限度的国际合作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必然的战略选择,是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总结

制定和掌握政策,就是要寻求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经济的影响,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关于盘活股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应严格区分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和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对冲工具,防止因噎废食,以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