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公司在中国收购企业。
中国企业实际上是从外国竞争者那里筹集资金。这不是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竞争对手,任其宰割吗?请想一想,当代大学生学了很多年,最后只能争着给老外打工,争着出头,最后老外的企业对你挑剔!我们的民族工业终于落入外国人手中。我们中国人还有好日子过吗?
还有以下令人心碎的事实:
▲联合利华“出租”中国牙膏:
中华牙膏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牙膏品牌之一。1994年初,英国联合利华公司取得上海牙膏厂控股权,以品牌租赁方式经营中华牙膏。此后,中国牙膏的销量一直无法增长,到现在,中国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经少得可怜。
▲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
乐百氏,位于广东中山,曾是中国饮料行业十强企业,中国最著名的饮料品牌。其“乐百氏”牛奶曾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2000年3月,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随后几年,这个曾经与娃哈哈一争高下的著名饮料生产商,一蹶不振。
▲德国美洁士获得活力28:
原为湖北沙市日化公司所有,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1996,沙市日化有限公司与德国美洁士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使用“活力28”品牌。现在,名牌“活力28”已经很难找了。
▲法国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小护士成立于1992,曾是中国市场三大护肤品牌之一。5438年6月+2003年2月,法国欧莱雅全资收购小护士,随后品牌被雪藏。五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几乎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了。
▲百事可乐收购天府可乐:
天府可乐诞生于重庆。曾经的国宴饮品,一度以高达75%的市场份额席卷全国。1994天府可乐以350万人民币低价卖给百事可乐。几年后,“天府可乐”品牌被雪藏,如今早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美国强生收购美加净:
原本是上海家化集团旗下的知名品牌,一度占据国内日化市场近20%的份额。1990,上海家化与美国强生公司合资成立露美强生有限公司,美加净品牌由强生全权管理。随后,“美加净”商标被搁置,销量直线下降。1995,上海家化斥巨资回购美加净商标,但已错过发展的宝贵时机。
▲美国吉列收购扶南电池:
一度占据了国内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从1999开始,扶南引入了摩根士丹利等战略投资者,股权也进行了多次转让。2003年,美国吉列公司收购了扶南72%的股权。吉列曾经是扶南的主要竞争对手,其“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但始终不如扶南。扶南被吉列控股后退出海外市场,一半产能闲置。
▲美国强生收购大宝:
大宝化妆品公司成立于1999,旗下“大宝”品牌曾位居国内化妆品品牌第一。2007年初,大宝开始上市出售,雅芳、强生、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公司纷纷介入。2008年7月,大宝成为强生的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大宝的成绩逐年下滑。
▲美国凯雷收购徐工:
江苏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徐工”商标是行业内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有意收购徐工;2006年,就在凯雷收购机械等待管理层批准的时候,三一重工总裁向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起了反对收购的战争。面对压力,凯雷逐渐将收购份额从85%降至50%,后来会是45%。即便如此,收购也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僵局。到2008年7月,双方有效期三年的认购协议到期,此案不了了之。
▲法国赛博收购苏泊尔:
苏泊尔是位于浙江台州的家族企业,也是中国炊具行业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占据国内高压锅市场40%的份额。2006年,全球小家电第一品牌法国赛博宣布欲控股苏泊尔,引发炊具行业激烈抵制。2007年初,该合并获得了商务部的批准。当年2月,65438+2月,法国赛博集团以3.27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苏泊尔52.74%的股权。
原本耳熟能详的乐百氏、小护士、活力28等国产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全军覆没,全部悄然消失在市场中。还有美加净,在上海家化从美国强生手里买回来之前,在雪地里藏了10年。目前国内日用品的国产品牌几乎全军覆没。另外,大家都觉得青岛啤酒是中国名牌,但你还觉得青岛啤酒是中国企业吗?告诉你一个数字,青岛市国资委只持股30%,但第二大股东是谁?来自美国的安海斯-布希公司持股27%。只要它多买4%的h股,中国青岛啤酒一夜之间就变成外资企业了!
为什么我们国家要把原本属于中国的企业卖给外国?就连神舟飞船这样的高科技装备,我们国家也能研制成功,难道我们就不能管好那些民族工业吗?!更何况那些民族品牌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但是卖到国外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难道不感到悲哀吗?!
虽然我国《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商务部在审查时必须考虑六个因素,但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这使得很多人几乎无法根据这些标准来预测外国是否会吞并我国企业。最终一个民族品牌悲惨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