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茅台酒的优良品质和独特风格是其他白酒无法比拟的?
【编辑此段】茅台酒简史。
贵州茅台酒产于中国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干邑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
地名——茅台镇
茅台镇
茅台镇位于仁怀市赤水河畔,群山环绕。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山脉西段北侧,历史名城遵义附近,四川南北。赤水河纵贯全境,任林、毛丹、茂西、遵茂公路在此交汇。它是连接四川和贵州的重要枢纽,是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赤水的通道。全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市区人口1.6万)。茅台镇一直是黔北名镇。古代有“川盐归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该地区白酒业蓬勃发展,茅台于1915年获得巴拿马世博会金奖,茅台镇从此名扬天下。193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渡过赤水,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茅台镇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是茅台酒的故乡,融合了厚重的古代盐文化、灿烂的长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
平均海拔880m,年平均气温16.3摄氏度,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mm。
自上世纪末以来,茅台镇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543.8+0.658亿元,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543.8+0.6亿元,2003年镇级财政税收达到2260万元,增幅超过30%。两年来,茅台镇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社会事务、医疗卫生、社会稳定、非公有制经济、城市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茅台镇有“全国村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投资环境优良镇、全国财政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国科学建设百强镇”等多个金字招牌。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命唐萌去南越。唐萌喝了南越(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产的酱油酒后,把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留下了“唐萌喝了酱油,做了夜郎”的传说。据清代旧遵义府记载,道光年间,“茅台烧屋不下二十间,付粮不下两万石。”1843,清代诗人正真盛赞茅台“酒冠贵州人国”。1949之前,茅台酒产量下滑,酒厂只有三家,分别是华姓出资的“成毅酒厂”,称为“华茂”;王兴资助的“荣和酒房”叫“猫王”;赖兴出资的恒兴啤酒厂叫“赖茅”。华茂是现在茅台的前身。
茅台酒被誉为“国酒”。具有色泽清澈透明、香味醇厚、入口绵软、口感脆甜、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的独特香味称为“茅香”,这是中国酱香风格最完美的例子。
1915,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享誉世界;曾14次荣获国际金奖,并在历届全国名酒评比中荣获金奖,畅销全球。从此,贵州茅台享誉海内外,享誉全球。在中国第一、二、三、四届全国品酒会上被评为名酒,荣获金盾奖章。
在开国大典和周恩来1949中,茅台酒被定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此后每年都被定为国庆招待会用酒。在日内瓦和谈、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历史性事件中,茅台酒成为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党和国家领导人无数次把茅台酒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
2003年,茅台酒产量突破1万吨,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年产1万吨的愿望。茅台公司先后开发了80年、50年、30年、15年茅台,以及53度、43度、38度、33度等系列茅台。,推出了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等中高价位的酱香型酒。最新的神州酒和专为中国军队打造的名酒,形成了多品种、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编辑此段]茅台文化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荣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及证书。建国后,茅台酒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酿造茅台酒用的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水质很好。用这种微甜不溶杂质的水蒸馏酿造的酒特别甜。因此,清代诗人曾以“集灵泉于一身,聚碧水于东”的咏来赞美赤水河。
茅台镇还具有非常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布。夏季持续5个月35 ~ 39℃的高温,全年大部分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的气候、水质和土壤条件非常有利于酒料的发酵和成熟,也对茅台酒中的微生物产生、细化和香气成分的增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特殊的气候条件,葡萄酒中的一些香气成分根本不会产生,葡萄酒的口感也就乏善可陈了。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茅台镇周边地区或全国部分地区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厂家,千方百计仿制茅台酒却没有成功的原因。茅台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只能在方圆的一个小地方茅台镇进行,才能创造出这种精致无比的好酒。
茅台酒的酒窖建造也颇有讲究。从选址、窖池区域的走向、空间高度,到窖内的温湿度控制、透气性、酒缸的形式和容量、缸口的泥封工艺,都非常严格。这些都是成品酒复熟和香气纯度提高的关键。每天要有人检查酒窖,开闭通风孔,控制温湿度。据说即使是看守酒窖的人,也必须衣着整洁,品行端正,不允许在酒窖里说粗话,制造噪音,否则会影响酒的质量。当然,人们的一般衣着、言行与酒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这只是体现了人们对茅台酒的尊重和敬仰,以及鼓励人们向善、酿好酒的美好愿望。
茅台酒的高品质多年不变。国家评酒会将贵州茅台的风格概括为“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其香气成分达到110以上,饮用后的空杯会持续很久。有人称赞它有“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的魅力。茅台酒香而不艳。它在酿造过程中从不添加任何香料,所有香气成分都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其酒精度一直稳定在52 ~ 54,长期以来是中国著名白酒中最低的。勾兑的时候绝对不要加一滴水,而是用酒勾兑酒。所以可怜的喜鹊投票了?不好?你怎么了?⑽⒒⒕в?你受伤了吗?乙炔毯?种淮怎么罚?你怎么了?女的?爻 γ?你是妓女吗?⒋俳?⒁媸傺傽а芏孿宮宮勖寘嬠嬠?a target = _ blank href =/view/17507 . htm & gt。伏特加很好喝,具有不咽喉痛、不头痛、缓解疲劳、镇定精神的特点。"他还说,在65438年到0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帮助他成功的有"两套":一套是茅台酒,一套是当时在那里放映的电影《梁祝》。会议期间,周总理用这种酒和电影招待出席会议的外国元首和代表团。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称赞“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称赞茅台酒是“美酒”。广大群众、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视茅台酒为馈赠亲友的佳品,视其为“国酒”、“外交酒”、礼品酒。
茅台酒的酿造工艺被称为“千古一绝”。茅台酒有一整套不同于其他白酒的生产流程,生产周期为7个月。蒸馏酒在仓库存放4年以上,再与存放20年、10年、8年、5年、30年、40年的陈年酒勾兑,最后检测、品尝、装瓶出售。
起初,用来装茅台酒的瓶子是用当地的坛子做的。从清朝咸丰年间,改为小底小口大肚的陶瓷罐。根据现在的情况,有持0.5 kg,1 kg,1.5 kg的型号。后来一度改成略扁的长方形酒瓶。1915后改为圆柱形黄色陶瓷釉瓶,瓶体小,瓶口长。建国后改为现在人们看到的白色陶瓷瓶和乳白色玻璃瓶,古色古香,古朴大方。
茅台酒的商标最初是用木刻印刷的,但“贵州茅台”四个字是用楷书写成花瓣状的图案。后来改为连续历史纸铅印。商标命名:成毅酒馆为“双德牌”,荣和酒馆为“麦穗牌”,恒实酒馆为“山鹰牌”。1952改为“工农”。1954后分为两种商标:国产品牌为“金轮牌”(又称“工农牌”),出口品牌为“费县牌”。文革期间一度改为“向日葵卡”,后又恢复为“金轮卡”和“费县卡”,一直沿用至今。
茅台酒连续获得五项全国名酒金奖,实现了五连国内金奖、四连国际金奖(包括亚洲之星包装奖、第三届世界广告一等奖)。产量逐年增加,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此段]茅台荣誉
国家级企业
中国驰名商标
茅台酒前几年获得过国家质量金奖。
1999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2001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2001通过了“受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
2001通过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1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国际奖项:
1915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5法国巴黎国际食品旅游委员会金桂叶奖
1986法国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第十三届亚洲包装鉴定大会亚洲之星包装奖
1987第三届广告大会出口广告一等奖
1989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1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2 92日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美国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
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最高金奖
1993法国波尔多国际葡萄酒展上的53度、43度、38度茅台酒被授予特别荣誉奖。
1994茅台酒荣获纪念巴拿马世博会80周年国际品酒会特别金奖一等奖。
国内奖项:
1953全国名酒金奖
1963全国名酒金奖
1979全国名优白酒金奖
1984全国名酒金奖
1987全国包装装潢鉴定金奖
1989全国名酒金奖
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0 38度茅台酒荣获轻工业部金奖。
1992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质量奖
中国百年独特博览会特别奖
1993中国黄果树山水游暨中国国际名酒节获特等奖,被评为全国白酒市场最佳品鉴、最具知名度的酒。
1994全国企业最高奖金马奖。
1996全国QC活动优秀企业
[编辑本段]茅台特色
绿色茅台
茅台酒是目前中国白酒行业为数不多的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拥有独特的绿色酿造环境和独特的绿色传统酿造工艺。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对其内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外包装质量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从原料入手,保证每个环节无污染、无污染、无毒,坚持不懈、严格跟上国际环保食品标准。如今,茅台集团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使得
茅台酒及其系列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绿色、环保、健康、自然”的消费趋势和要求。
人文茅台
茅台有2000多年的酿造历史,早在明清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载。作为重要的海运码头,还呈现出“秦商聚茅台,蜀盐赴贵州”的盛况。1915年,茅台酒一举夺得巴拿马世博会金奖,留下了“怒摔酒瓶,撼国威”的传奇,从此成为世界名酒行业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它在中国的政治和外交生活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被誉为“国酒”实至名归。可以说,每一个小小的“侧面”都有一个感人的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积淀和人文价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茅台酒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中国“文化酒”的杰出代表。
科技茅台
茅台酒是传统产品,但茅台集团一直重视科技进步。建立了数十年的白酒研究所和技术中心,拥有中国白酒行业一流的研究团队(包括多位国家级和省级白酒评监委员会成员)。今后,茅台酒的科技含量应进一步提高,勾兑技术应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产品本身,包装材料,防伪等。,应广泛采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使产品成为内外浓缩高科技的结晶,达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让人一拿起来打开就能感受到高科技的魅力,享受其中的美好。
【编辑此段】茅台酒无法克隆的秘密。
茅台酒是中国酱香型大曲酒的鼻祖,深受世人喜爱。被誉为国酒、礼品酒、外交酒。具有酱香突出、淡雅细腻、醇厚浓郁、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是其他白酒无法比拟的。
第一个秘密:独特的地理环境
茅台酒因产于贵州北部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地带,风速较低,非常有利于酿造茅台酒的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的专家用茅台酒的工艺和原料,窖泥,甚至工人和技术人员异地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达不到同样的效果。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与产地密切相关,茅台酒不可克隆。因此,茅台酒成为2001年中国第一个纳入原产地地理保护的产品。
第二个秘密:独特的红缨高粱
茅台酒生产用的高粱是糯高粱,当地俗称红缨高粱。与东北等地区的高粱不同,这种高粱籽粒坚实、饱满、均匀,皮厚小,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横截面呈玻璃状,非常有利于茅台酒的反复烘烤,使茅台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个合理的范围。茅台酒用高粱皮厚,富含2%-2.5%的单宁。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兰素、阿魏酸等前体物质,最终形成茅台酒特有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茅台酒的高粱和当地的微生物菌群密切相关,也是茅台酒清雅细腻、醇厚浓郁、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还能治疗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第三个秘密:复杂的酿造过程
如果说茅台酒有独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天然的,那么茅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就是匠人的匠心。茅台工艺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三高三长。
茅台酒生产过程中的“三高”是指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和高温蒸馏。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的温度高达63℃,比其他任何名酒高出10-15℃。在大曲的整个发酵过程中,可以优化环境微生物的种类,最终形成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作大曲的过程中,先达到优劣。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中开放式发酵最经典、最具独创性的作品,也是其他名优白酒工艺所不具备的。高温蒸馏酒:蒸馏过程本身是一种固液分离技术,但茅台酒生产过程的蒸馏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是指茅台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存放时间长;茅台基酒历史悠久。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需要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春夏秋冬一年。其他名酒只需要几个月或者十几天。茅台酒大曲可储存长达6个月才能用于制曲生产,比其他白酒长3-4个月,对提高茅台酒基酒质量有重要作用,大曲用量是其他白酒的4-5倍。一般茅台酒要勾兑三年以上。通过贮存,可以使白酒更加醇香可口,富含高沸物,更能体现茅台酒的价值,这是其他香型白酒所不具备的特点。
茅台酒工艺季节性生产是指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茅台酒的生产要求按照农历九月重阳节进行,这与其他白酒随时可以生产的特点完全不同。九月重阳的饲养,是基于高粱的收获季节;二是要符合茅台当地的气候特点;第三,避开高营养、高温的生产季节,便于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的微生物系统,选择性利用天然微生物;第四,九月重阳节是中国的老人节,象征着永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编辑本段】如何辨别茅台酒的真伪?
现在市面上的茅台酒如何辨别真伪?我们知道如何看瓶子、瓶盖、味道等等。还有,可以打电话,但是听说现在有电话防伪和假的。我们怎么知道?
鉴别贵州茅台酒的真伪。
茅台酒是中国的名酒,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茅台酒厂成立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1704。
茅台酒的感官鉴别方法如下:
(1)制造商标识
茅台酒厂不与任何其他厂家有关联,也不与任何厂家共享商标许可权,更没有设立工厂、二厂、分厂。凡是标着合资厂、工厂、分厂、分厂的“茅台”,肯定是假的。
(2)注册商标的识别
茅台酒整瓶贴有“贵州茅台”注册商标,采用进口100g钢纸印刷,一个500ml容量瓶的商标纸规格为90mm× 125mm。国内酒商的logo分为三部分:中间从右上到左下有一条60 mm宽的白色斜带,上下两侧分别有两条细黑线和四条粗黑线,中间夹着红色的“贵州茅台”字样。斜条与左上角交界处有一条宽13 mm的金条,上面有“驰名中外”四个黑色大字。左上角有一个红色色块,中间有一个直径35 mm的白边圈,圈里自上而下有环形麦穗、金色齿轮、红色五角星。在斜带和右下角的连接处有一根细细的金线。右下角红色色块上,有“中国茅台酒厂出品”八个白色大字,白色大字下方,有黑色大字“53% vol,500mL”表示酒精度和容量。瓶身背面规格为65 mm× 85 mm,红边,四周留有宽度为10 mm的白边。出厂日期是蓝色的阿拉伯数字。商标印刷精美,颜色准确,修边均匀。
假茅台的商标和背面贴纸印在普通纸上。商标规格为100 mm× 140 mm,背面贴纸规格为133 mm× 85 mm,各种图案颜色混乱,层次不清,颜色较浅,规格不一致,使用的字体与真实商标明显不同。出厂日期用红色和其他颜色书写。
(3)包装材料的标识
茅台酒的瓶身是一个乳白色的玻璃瓶,封口是一个大红色的螺纹扭断防盗铝盖,上面有五个白色的字“贵州茅台”,瓶口没有内塞。整瓶酒采用优质方形皮纸包裹,彩盒包装:外包装彩盒采用进口白纸,瓦楞。盒子上的字体和颜色与商标和背面贴纸一致。
假“茅台”用深浅不一的红色胶帽封口,有的透明无字,有的是假“茅台”。瓶盖是白色和红色的。封面也有不同的墙壁图案,包括黄色扭断铝封面和塑料封面扭断黄色铝盖。内塞有螺旋型、带腰线、平顶等几种。外包装盒由不合格的劣质皮纸或其他材料制成。
(4)感官特征的鉴定
茅台酒以小麦为原料,经过八次发酵,储存两三年才出厂。其独特的感官指标是:白酒无色透明,饮用时醇厚甘甜,无悬浮物和沉淀,香气突出,淡雅细腻,酒体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假“茅台”多由高粱酒、白干酒、配制酒等制成。,而且很难有茅台的色、香、味的特点。
茅台酒的起源
相传赤水河土著濮人在古代大禹时期就擅长酿酒。汉代就有了今天茅台镇的“葫芦酱酒”。《遵义县志》载:葫芦酱为酒之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35年,唐萌专程到南越取此酒供长安献与武帝饮,成为茅台酒走出大山的开端。唐宋以后,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贡酒,并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清代,茅台镇白酒业兴盛,“茅台春”、“茅台烧春”、“沙桐茅台”等名酒声名远扬。据清代旧遵义府记载,道光年间,“茅台烧屋不下二十间,付粮不下两万石。”1843,清代诗人正真盛赞茅台“酒冠贵州人国”。1949之前,茅台酒产量下滑,酒厂只有三家,分别是华姓出资的“成毅酒厂”,称为“华茂”;王兴资助的“荣和酒房”叫“猫王”;赖兴出资的恒兴啤酒厂叫“赖茅”。华茂是现在茅台的前身。1704年,“卓盛烧坊”正式将其酒命名为茅台。
1915年,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的名义将陶坛包装的茅台酒送往巴拿马世博会,外人对此不屑一顾。一个中国官员匆忙把一个瓦罐扔到地上。顿时酒味浓烈到四席目瞪口呆,茅台终于夺冠。
1949开国大典前夕,中南海怀仁堂会议确定开国大典国宴用茅台酒。此后,茅台酒在中国的政治外交生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故事很多。
建国以来,茅台酒在无数重大活动中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自古以来,有无数文人墨客向往和赞美茅台。毫不夸张地说,茅台酒的每一个微小的“侧面”,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价值。就像中国向世界发出的一张芬芳名片,具象的茅台酒和抽象的“人文”以醉人的芬芳让世界认识了自己,同时也将中国酒文化的魅力和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
茅台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为高温曲,但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周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良的重要原因。茅台酒是两次加入生砂(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而成。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经过三年以上的陈酿,勾兑,再存放一年,使白酒品质更加和谐、醇厚、柔和,出厂前即可装瓶。整个制作过程历时近五年。
茅台酒是典型的酱香型大曲酒,风格最为完美,所以酱香型白酒也叫酱香型白酒。其酒明亮透明,微黄,有突出的茅台味,醉人,不开杯喝,清香扑鼻,满满的,喝空杯后留下更大的香味,持久。口感优雅细腻,醇厚醇厚,回味悠长,回味无穷。茅台酒纯正、透明、醇厚,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种特殊风味组成。目前已知的香气成分有300多种。酒精是53度。陈毅有诗:“金陵再相逢喝茅台,千里洗脚。我深深感谢诗里讲的故事,雪压江南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