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
一.基本信息和结果
近年来,我县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议?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龙头企业继续扩张。2007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2008年70家,2009年94家,占全市的39.3%,其中国家级企业3家,省级企业19家,市级企业72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税收210万元,带动农户27.3万人,户均增收3000元。
2.农产品基础得到加强。农业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主要纽带。近年来,政府每年投入约10万元扶持龙头企业。两条皮带?农产品基地建设基本形成了粮食、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和家禽、特色水产品、蔬菜、花卉苗木四大特色产业格局。截至2009年底,200亩以上规模种植基地25个,20棚以上规模养殖基地35个。全县饲养生猪1.81.3万头,家禽3686.6万只,水产品654380+0.202万吨,蔬菜26.2万亩,产量69万吨,种苗2株。
3.农业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每年投入80万元引导和扶持农业服务组织成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产品的有序流通。截至2009年底,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7个,成立生猪、蔬菜、水产、粮油协会6个,中介组织30多个,培训各类农产品经纪人2000多人。
4.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培育发展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9个,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品牌24个,产品168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42个,注册商标124个。惠人?、?皇家之鸟?两个驰名商标和?郭虹?、?毕畅?、?稻香园?、?九牧堂?绿色品牌、商标等著名商标9个,全省各县(区)第一。
5、?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基本成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乡(镇)村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已经基本成型?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比如港湾社的蔬菜和东滩的蛋鸭,三江村的蔬菜,江乡的食品,黄马的茶叶和花卉苗木,塔城的水产和向塘的蔬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部分企业素质不高,行业分布不均。我县龙头企业整体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多为初级加工,缺乏精细和深加工能力,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和带动能力弱。比如传统方式种植蔬菜,比如塔城青兰无土栽培,舞阳新河蔬菜基地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而且企业产业分布不平衡,大部分集中在粮食加工、生猪养殖、鸡蛋加工等领域,不利于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2.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瓶颈制约发展。我县大部分龙头企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资金需求缺口较大。但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是租赁土地或农地,不具备担保和抵押功能,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企业土地流转不易,规模扩张空间狭窄。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种植养殖模式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而现在由于国家30年土地承包期政策的限制,企业无法长期租赁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难以发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4.营销渠道不广,销售渠道不稳定。农业生产易受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农业市场经济风险大,而中小企业营销能力不强,规避风险能力弱,亟待加强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影响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受资金投入影响,该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道路交通不发达,电力线路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防灾抗灾能力不够强。
6.面源污染不容乐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更加严峻。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便和废水,不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空气和地下水污染,直接影响附近人居环境。比如八一乡土布村养猪导致环境恶化,甚至出现?猪把人赶走?现象;在尚钢镇孵化器孵化后直接从“蛋壳”中丢弃和放养蛋鸭也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加大龙头企业科技投入,选择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重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和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逐步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2.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走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道路,着力发掘民间资本,同时加大对固定资产、龙头企业技术改造等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3.进一步鼓励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时,根据实际情况,除了企业要付给农民的土地流转费外,建议政府给农民一些财政补贴,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大力鼓励土地大规模流转。
4.进一步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加大知识技能的专业培训,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农产品营销队伍。积极搭建农产品流通平台,开辟市场销售渠道,为经纪人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5.进一步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可以随着财力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改善生产条件和基础农田、水利、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吸引农业企业投资方面,我们应该仔细调查,以避免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并尽可能支持当地企业。
6.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在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要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养殖的良性循环。对一些地方生猪规模化养殖造成的周边环境和地下水污染问题,要加强治理,大力推广魏锐蔬菜养殖有限公司沼气发电、污水循环沉淀后排放、八一乡土布村生猪专业合作社生物发酵厂(零排放)养殖新技术,防止面源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2017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2根据2017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提升农业产业化管理水平,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到各镇、各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信息
凌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主要有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大型育种者。到2017年8月,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5家,其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即朗福茶叶公司;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即洪欣茶叶公司;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茶叶企业6家,缫丝企业1家,中药材企业2家,木材加工企业2家,油茶加工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1。其中植物98种(茶叶22种,中药材20种,果蔬28种,蚕9种,烟叶2种,油茶6种,其他植物9种);60个养殖品种(8头牛、22头猪、5只羊、19只鸡、4条鱼和2条其他);3 .农业机械服务;另外20个。有13个家庭农场。其中,四城镇3个,夏佳镇2个,1罗楼镇,家有镇4个,于洪镇3个。什么事?一乡一业?有1个乡镇,也就是加游镇获得了市级?一乡一业?标题(茶)。什么事?一村一品?现有专业村4个,其中获得国家级?一村一品?有2个称号,一个是沙里乡郎福村(茶叶专业),一个是市级加游镇白龙村(茶叶专业)?一村一品?有两个称号,一个是夏佳镇平淮村(蚕桑专业),一个是于洪乡李娜村(茶叶专业)。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茶叶特色)1个。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固定资产总额47822.06万元,预计营业总收入6416031000元,带动农户1200余户。
第二,农业产业的发展
(1)茶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1.2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61.0万亩,有机茶面积1.726万亩,有机转化认证茶园面积0.42万亩;茶叶加工企业99家。茶是我们县的?温饱?全县8个乡(镇)65,438+0.65,438+0.03万户,从事茶叶种植、制作、销售的人口超过5万人。茶产业为推进我县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2017至1-8月,全县干茶产量达到4066吨,同比增长4.3%。产值26006万元,同比增长8.9%;茶农人均收入5157元,茶农人均收入23096元,同比增长8.9%。
(2)桑蚕业。全县桑园总面积62000亩,其中实际投产45000亩,2017年新植1000亩。1-8月,全县累计发放蚕种63956粒,销售鲜茧46048.71吨,同比增长32.62%;产值9439.98万元(均价2050元/吨),同比增长39.97%;覆盖5109户22991人,户均收入18500元,人均收入4106元,其中1695户7628人。
(3)油茶产业。我县油茶总面积25.7万亩(其中产前654.38+0.9万亩,初产0.6万亩,丰产20.5万亩,低产654.38+0.3万亩,新植654.38+0.4万亩),约占全市油茶总面积的36.7%,居全市第二位。2015年,全县生产生果36300吨,干籽8240吨,年产毛油2360吨,产值65438+7800万元(含油茶毛油、茶麸、精制油增加值),带动320户贫困户脱贫,每户油茶平均收入达到5400元。2017年完成新油茶2000亩、低产油茶1000亩,惠及650户2730?人力和油农均增收12000元。
(4)烤烟业。我县烤烟生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推动、科技推动、资金支持、整体提升?等综合措施,扎实抓好全县烤烟生产。今年全县已完成烤烟种植面积5980亩,占全县计划任务6500亩的92%,占全市计划任务5200亩的115%,其中大田烟叶5346亩,地烟634亩。目前正处于烟叶收购阶段。截止日前,全县已收购烟叶722513吨,收购金额793.32万元,均价10.98元/公斤,高档烟叶比例46.57%。
(5)水产养殖业。一是种草养畜工作加快。在稳步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继续推进全县草食动物规模化养殖。今年将种植牧草1100亩,新增5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17个,养殖肉牛646头。新增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养殖场(小区)8个,培育山羊3770只。兔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肉兔1.1.30万只。二是加快发展林下养殖。积极引导和组织实施林下养殖,如李超乡的家禽养殖、于洪乡的郝云凌云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累计完成?柏林?养鸡规模养殖户36户,配套养殖113900只鸡。今年以来,全县有17313000只鸡。三是特色养殖业持续发展。除重点发展生猪、肉牛、肉禽支柱产业外,重点发展凌云乌骨鸡、豚貉等特色养殖。全县32户有113200只海豚和浣熊,目前存栏96000只海豚和浣熊。凌云乌骨鸡规模养殖示范户30户,1.3万羽。你在申请吗?凌云无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四是生猪生产稳步发展。积极引导生猪规模养殖。全县有生猪规模养殖场100个,上半年出栏生猪8613头。
(6)水果业。我县以牛心李、火龙果、芒果项目为重点,以市场为主导,推动果业升级。现在我县水果4.9万亩,其中牛心李1.5万亩,柑橘1.3万亩,芒果0.7万亩,桃果0.7万亩,其他水果0.7万亩。挂果面积2.9万亩,全县3600多户、6600人参与水果种植。2015年水果总产量8500多吨,产值8250万元。果农平均收入9600元,人均收入2200元。2017年水果种植面积3175亩,其中芒果1300亩,柑橘180亩,葡萄45亩,李子900亩,百香果200亩,大枣100亩,枇杷158亩。新引进珍珠梅30亩、红心蜜柚20亩、沃甘50亩试种。
(7)中药材。目前,我县中药材总种植面积已达1.24万亩。其中三七2080亩,葛根2000亩,鸡骨草2000亩,白车轴草2360亩,板蓝根1000亩,其他中药材3560亩。2017年新增耕地7300亩,种植牛大力250亩。
三。工作进度
(1)扩大产业规模。跟随?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适应要求,加强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优质粮食、水果、烤烟、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发展,总规模达45万亩。其中粮食种植21.1.00万亩,水果面积7.03万亩,烤烟0.56万亩,茶园面积1.1.2万亩,桑园面积5.2万亩,其他0.3万亩。通过加大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该县培育发展了一批综合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
(2)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强化产学研联合,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2017年龙头企业15家。今年上半年,我县有两个企业,灵春茶业公司和绿桂茶业公司被申报为市级龙头企业,正在等待上级的批复。目前,1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4.78亿元,预计销售收入641万元,直接带动农户3000户,辐射周边农户5000户。
(三)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我县十分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和建设。到2013年末,全县只有52家合作社。2014之后,合作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2014注册34家,2015注册42家,2017注册65438家。到2017年8月,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181个,注册资金2亿元,成员2550人。今年上半年,我县向自治区推荐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目前,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已宣布,如无异议,将产生区级示范合作社。目前我县正在审核《凌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考评办法》,拟通过评比,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和示范合作社进行奖励,带动更多的合作社发挥作用。
(4)大力建设?一乡一业?专业乡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2014,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凌云县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取得了快速发展。该县将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发挥区域优势,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涉农资金、项目资金等各类资金,加大发展投入?一村一品?逐步形成以农民投入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工商资本、民间资本、信贷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新机制。通过强龙头、促合作、带基地,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今年上半年我们推荐白龙村为国家级?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今年7月,农业部正式行文,我县加游镇白龙村获国家第六批?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称号。目前还有11村基本达到?一村一品?评价标准,时机成熟时可以向上级汇报。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规模农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在家庭农场方面,凌云县起步较晚。前年,全县只有两个家庭农场。去年,有八个新的。5438年6月至今年8月,家庭农场发展缓慢,仅注册开业两家,全县家庭农场总数仅为13家。同时,我县大力培养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批适应新时期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六)加快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去年,凌云县依托茶产业,成功创建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成为百色第二个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目前,我县正依托蚕桑产业和果业,建设1个县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和1个乡镇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七)发展电子商务,努力拓展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农产品市场渠道。去年,电子商务在凌云正式起步。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电子商务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大力推动凌云电子商务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分三期组织各类农业产业化培训120人。目前,已有25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开设网店,并初见成效。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农户能力弱;二是龙头企业规模小。2015年,15家龙头企业纳税15694400元,平均每家纳税1207200元。第三,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有限。如两个油茶加工企业已低于市级龙头企业标准,县人民政府已报请市予以摘牌;四是企业深加工不足,产业链短;五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生产、加工、销售没有统一的利益链条;六是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七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低;八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九是科技支撑薄弱;十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
动词 (verb的缩写)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一)使用“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加速?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做好国家级、区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申报和认定工作。努力培育、发展和引进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集群。
(三)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引导和扶持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抓好示范合作社建设。
(4)加快品牌战略。大力宣传商标富农、品牌富农的成功范例,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引导企业和合作社围绕传统名优农产品争创名牌。支持和鼓励企业全面实施品牌战略。
(五)加快土地确权进度,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加强宣传示范,引导农民与龙头企业对接,形成利益主体一致,并遵循?合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连片开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