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呢?请谈谈Office的发展。
我们来看看市场上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先入为主的观念,强者总是强者。在汽车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汽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动力燃料。那时候蒸汽机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不错了,蒸汽机既安全又熟悉。汽油不仅贵,而且启动时声音大,还有爆炸的危险。很难提取有效等级,还需要使用复杂的新型发动机和零件。此外,汽油发动机天生不能完全燃烧汽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蒸汽机能像过去一百年的汽油机一样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可能会大大减少。
然而现实是汽油机技术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尽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系列偶然的历史事件造成的。比如1895年,《芝加哥时代先驱报》组织发起了一场汽车比赛,结果以汽油为动力的德利亚一举夺冠。德耶是当时仅有的两辆有六个启动装置的车之一。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兰森奥兹最终在1896将专利汽油发动机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曲线破折号奥兹。这项技术使汽油发动机克服了启动慢的问题。1914年,北美突然爆发口蹄疫,饮马的水箱被陆续拆除,水箱是蒸汽机汽车唯一可以加水的地方。虽然当时斯坦利蒸汽机的制造者斯坦利兄弟公司已经研制出冷凝器和蒸汽锅炉,可以让蒸汽机车不开三四十里就加一次水,但为时已晚,蒸汽机车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汽油机车很快占领了市场。
这是机械行业的事情,看似与软件行业无关,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看看微软自主推出的文字处理软件在市场上的困境,以及word表格处理软件被Lotus 1-2-3打得落花流水的情况,就知道微软的Office软件其实在纯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为什么今天Office终于普及了呢?
如果我们看看70年代中期Beta和VHS的竞争,就可以知道软件的销量不仅仅是由技术因素决定的。1979期间,很明显VHS录像带垄断了市场,虽然专家认为在技术上略逊于Beta。原因是从一开始,VHS产品就幸运地占据了一些略多于Beta产品的市场份额。虽然两者存在技术上的差异,但这更多的市场份额给VHS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卖录像带的商店不喜欢有两种内容相同的视频,消费者也不喜欢家里有那么多废弃的VHS视频。所以大家都想买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这就使得VHS产品占据了更大的市场。就这样,起初看似很小的分歧,被迅速扩大了。让我们回头看看办公套件:
首先,Office有集成套件的优势。对于单个程序来说,Office里面的东西并没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组合整合之后,效果就不一样了。这在今天是一个常识,但是在Office刚刚推出的时候,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还没有今天这么成熟,所以也算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和突破。虽然Lotus 1-2-3也是集成软件包,但问题是微软把销售和操作系统的优势捆绑在一起,使得Office的销售渠道从一开始就比Lotus 1-2-3更广。也就是说,由于不得不使用Windows的人多了,接触Office的用户自然会增多,而且增速比Lotus 1-2-3更快,从而抵消了Lotus 1-2-3的技术优势。后来随着office的进一步完善,包括Lotus 1-2-3在内的Office软件的技术优势逐渐不如以前明显,应付起来更加吃力。被打败是正常的。
Office系列是微软贯彻“先入为主,强者永远强”经济原则的成功范例。一旦确立了最初的优势,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和技术的联系就不大了,但是一个连锁反应随之而来:输入法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五笔输入法可能不是最有效最科学的输入法,但是它推出的早,很早就占领了输入法市场。很多电脑新用户只知道五笔和全拼输入法(全拼的效率无法和五笔相比,对五笔不构成威胁)。很多初级的电脑培训都只提供五笔输入法的教学,所以虽然今天有很多成熟快速的新输入法,但还是很难撼动五笔字型的地位。所以微软利用Windows的优势带动Office的销售,才是懂得市场规律的真谛。
当然,很多人指责微软捆绑销售,但既然这是市场上的事实,指责也没用,除非你自己想办法。微软不会放弃这种容易获得的方法来保持优势。从Office XP的配置要求来看,微软有利用Office XP强制用户升级到Windows 2000以上操作系统版本的迹象。看来微软是想让Windows和Office XP结成更紧密的“钢铁联盟”,继续捍卫微软软件帝国的根基。
从Office XP所谓的新功能来看,并没有太多重大突破。然而,集成——增加各种外设和“网络策略”的相关软件——需要用户连接到微软服务器来保存或* * *享受文档,上传软件本身的设置,升级注册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与。NET战略越来越明显。Office代表了未来办公软件乃至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因为现在各个公司的办公软件基本功能、界面、操作方式都大同小异,用户很难在众多办公软件中感受到什么特别,市场竞争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为用户定制特殊功能、提供特殊服务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可能是未来软件行业的突破口和主流。
现在Windows和Office确实形成了强大的循环系统,在市场上形成了惯性均衡垄断。国产软件要打破这种平衡,一是提升自身实力,在技术上有明显突破;第二,要注意借鉴微软的个人服务型软件生产和销售策略,努力使微软用户数量和销售渠道积累的“正反馈”效应在软件技术方面不再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实现对旧的市场规则和惯性思维的强烈冲击——否则,我们仍将被迫跟在微软等市场巨头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