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工商分局市场主体监管

吴忠市工商局长桥分局两费停征,新三定方案出台。新形势下基层工商部门面临职能转变。如何履职到位,提高监管效率,服务经济发展,是当前基层工商分局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正确定位,找准工作着力点,才能有效提高监管效率。一、基层工商分支机构的职能《工商行政管理条例》赋予基层工商分支机构主体登记、市场监管等九项监督管理职能。加上来自上市地、县(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授权,基层工商分支机构的职权不断扩大。目前,基层分局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执行相关的注册服务功能;监督管理辖区内各类主体,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依法承担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秩序的责任;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依法监督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和经纪活动;依法实施合同行政监督管理;负责广告活动的监督管理;负责商标管理;组织和指导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管理;承办上级和地方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面对日益增多的市场主体和上述基础性、日常性事务,以及基层分局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综合素质低下的瓶颈,出现疲于应对、流于形式的监管现状。要想真正把监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高效优质的监理,就必须找到工作的着力点。2.明确工作重点,促进食品安全,虚假广告,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等。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头等大事。基层工商分局站在监管执法的第一线。他们每年都要重点解决日常工作之外的社会和群众反映的重点、热点问题,根据监督执法对象的特点调整监督方式,做到职责到位。(1)食品安全监管:基层工商所要建立“自律+执法”的长效监管模式。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引导经营者自觉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制度。通过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引领作用,提高食品经营者的自律意识,规范经营。二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资料,特别是要摸底辖区内批发商、代理商的基本情况。通过建立数据库,分类掌握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避免一有专项检查就横向纵向拉网。三是加大抽检力度,充分发挥快检筛查作用,形成快检+法检+执法三联动模式,严厉查处不合格食品,切实保障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此外,笔者认为,食品安全工作不能单靠工商部门,必须由质检、卫生等部门协同,为消费者把好入口。(2)整治无证经营:停止“两费”,降低经营者成本,主动许可率明显提高。目前工商部门整治无照经营最大的难点是涉及前置许可的重点行业。《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办法》明确规定,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药监等许可审批部门也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进行查处。但社会和地方政府普遍存在一种错觉:查处无照经营是工商部门的“家务事”。因此,工商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社会宣传,积极与政府沟通,尽力扭转这种功能定位的假象。另一方面,工商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进行行政指导,取缔无照经营,通过日常检查治理涉及前置许可的无照经营痕迹,完善信息抄告系统,由相关许可审批部门查处。应对抄袭者的相关信息作出书面记录备查,以减轻工商部门的监管压力和风险。(3)打击虚假广告:虚假违法广告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和后果众所周知。工商部门作为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责无旁贷。一方面,工商部门要突出监管重点,以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医疗保健、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低俗广告,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行政指导,督促其建立健全广告登记、证明文件审查等管理制度。将审查责任前移,有助于更好地规范广告行为。要加强广告监测,以网络广告为重点,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对多次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屡罚屡犯的,依法暂停其广告业务,直至取消其广告资格。除了上述重点监督工作,笔者认为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如何从“收费专家”转变为“监管专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执法需要深厚的法律功底,容不得一点花枝招展。只有狠抓教育培训,对不同阶层、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人实施不同内容的培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干部综合能力和执法素质,才能积极应对职能转变带来的新形势,真正做到履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