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梅介绍

茶汤是北京的传统小吃,起源于蒙古油茶。名字中虽有茶,但与茶无关。北京茶汤的制作分为研磨和冲泡。将小米粉洗净,用冷水浸泡两个小时,沥干水分,磨成面粉,再细磨,就成了面茶专用的小米粉。食用时,先取适量小米粉放入碗中,用适量温水调匀成糊状,然后在汤锅中用开水冲洗糊状,再撒上芝麻、桂花、红糖或白糖等八种调料,故又称“八宝茶汤”。

清朝咸丰年间,茶汤创始人以制作茶汤和其他小吃而闻名。曾为清代慈安、慈禧做茶汤等食品。慈禧死后,应太监韦公公之邀,在东安市场摆摊,专营茶汤、油茶、元宵、烤饼、冷面等小吃。到了民国,茶汤李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背着他们用来做茶汤的大铜锅,奔波赶庙会。当时北京前门、安定门外有两座仲晶寺庙,左安门的慈仁寺、法藏寺、虎坊桥的王道寺、琉璃厂的延寿寺、火神庙。李同林的儿子李师中,从小就跟随父亲去庙会,并学习了家庭工艺。

1934年,白塔寺喇嘛邀请茶汤李第二代传人在白塔寺山前摆摊。冬天管茶汤、油茶、元宵,夏天管烤饼、凉粉、刀削面。虽然还是简单的用庙门口做店面,但毕竟有固定的店面地址,所以原来卖茶汤的单板案也升级成了“双组合长桌”,四周用竹条围起来,用圆形铜钉连接起来。全案长6米,表面涂清漆,极其干净光滑。案中用来装原料的木盒、碗、盘、碟、勺都很有讲究。木盒长60 cm,高12cm,每年上一次清漆,几十年后依然光亮。在这张细长的长桌上,还有明嘉靖年间到清道光年间的瓷器。全部都是官窑出品,堪称茶汤摊贩之宝。今天,李家仍然珍藏着这一整套乐器。

茶汤梅用料考究,做工独特。李家有个专门的磨,用驴把小米米磨成粉,再通过萝卜筛。都说要让茶汤味道纯正。“茶汤梅”有三绝。一种是用大铜壶做茶汤。做茶汤时,站在靠近壶嘴的地方,用力拉壶。当开水冲出壶嘴时,拿碗的手随水下沉去追水,等水沉到底后再提起来。热水把碗里的小米面都煮了。这套功夫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掌握。很容易使茶汤“青”(中间部分没煮透)或“烂”(周围没煮透)而未煮透。其次,当“茶汤梅子”的技巧发展到极致,早上冲两碗茶汤就可以根据茶温知道当天的天气情况,比天气预报还要好。第三种是“扣碗茶汤”。茶汤做好以后,把碗底扣在长条形上,顺手一推,让碗在长条形上滑动,然后用手抓住碗,翻过来倒糖,让碗中的茶汤保持原样,没有一滴茶汤洒在长条形上,这是绝技。李洗出来的茶汤像个蜡球。如果用一片勺子切开,可以看到横截面内外都有蜂窝眼。

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是“茶汤梅”的鼎盛时期。据说当时北京有九个茶汤锅,李记茶汤占了六个,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新中国成立后,“茶汤梅”依然保持着老传统,在白塔寺延续着茶汤生意。1952年,李师中参加了在天坛举行的北京物资交流会,用茶汤等小吃为会议赢得了一面红旗。然而好景不长。1959年,大铜锅也在文革中被毁。

改革开放后,于腊月二十三(1985)带领儿子李连宝等九个孩子亮相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风味小吃一条街,再次挂上“茶汤李”的招牌。后来开在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后面临街的宫门口胡同,一些大商场也摆摊。

北京有很多“茶汤梅”,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天桥“茶汤梅”。李天桥原是老北京天桥“堂子李”的后代,祖上卖糖果。解放后,由于这种露天手工制作的“糖”有碍食品卫生,不允许再经营。“文革”后转行卖茶汤。“茶汤梅”服务商标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喜人的经济效益。因为我国在1993之前不受理服务商标的注册申请,所以无法保护。白塔寺“茶汤里”与天桥“茶汤里”发生了使用权和继承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