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镇的经济发展

阳关镇依托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逐步建成“一镇一品”专业镇。阳关镇98%的耕地种植了葡萄,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是甘肃省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2007年,阳关镇葡萄产品量达71万斤,葡萄销售收入达5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600元。实施管道灌溉6800亩;实施滴灌2010亩,完成镇坂林场、二墩村、大墩湾农场3个滴灌示范点。阳关镇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0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5%,实现了阳关镇节水农业的新突破。

无核白为主要栽培品种,有景秀、京亚、87-1、无核白鸡心、哪吒、富士米诺、里扎马特、帝鸿、海蒂等20多个新优品种,在川、渝、鄂、拉萨、穗、沪、京、闽、黔等20多个省市种植。阳关葡萄也于2001年9月以“阳关”商标在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并于2002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两证”的取得,为阳关镇绿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阳关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围绕葡萄基地建设了一批葡萄保鲜、巧克力葡萄干生产、葡萄包装材料生产等深加工及配套产业龙头项目。在阳关镇,先后建成了9座大中型恒温仓和20座家用恒温仓,使阳关镇葡萄鲜储能力达到7000吨,开启了阳关镇葡萄预冷运输的先河。恒温库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为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阳关镇还积极引进敦煌天妃生态科技园建设项目、阳关虹鳟鱼厂等养殖企业,形成了阳关镇三大特色产业,主要包括葡萄产业、旅游产业和水产养殖。特色产业填满了农民的钱包,当地农民建小康房、买卖汽车成为一种时尚。阳关镇已有490户新建高标准小康房,217户在市区购买了商品房,617户达到小康房标准,占阳关镇总户数的58%。90%的家庭拥有摩托车和小四轮拖拉机,250多户家庭购买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