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煤集团寺河矿概况

寺河矿是国家“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该矿位于沁水煤田东南边缘,由一条铁路专用线直接相连。

寺河矿于1996 65438+2月30日开工建设,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2002年165438+10月8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2006年,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批准,矿井生产能力为1080万吨/年,是晋城煤业集团第一个千万吨矿井。全矿在册职工3856人(截止2008年6月底)。目前井下有两个综采队,三个连采队,两个连挖队,一个后备队,一个瓦斯抽放队。辅助生产单位包括洗煤厂、井下机电队、地面作业工区、云安工区等单位;有调度室、生产技术室、机电部、通风部、地质调查部等职能部门。矿井六证齐全,安全装备和生产条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全矿特殊工种经过培训持证上岗,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矿井设计为倾斜盘区开拓方式和综合机械化开采。矿区的布局分为三部分:东部、西部和北部。目前只开采东部,西部和北部的开采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寺河井田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南北走向长度约12公里,东西倾向宽度约23公里,地质储量15亿吨。全井田可采煤层分为3#、9#和15#***3煤层,总厚10.32米。其中,主煤层3号煤平均厚度6.31米,可采储量21万吨。煤为无烟煤,低硫、中低灰、高热值、机械强度高,是优质的化工原料和动力用煤。

矿区瓦斯储量6543.8+002.63亿m3,其中3号主煤层瓦斯储量54654.38+05亿m3。东井区吨煤瓦斯含量为9.03立方米,西井区为16.6立方米,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86.6立方米/分钟,为全国乃至世界罕见的高瓦斯矿井。在瓦斯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先抽后采、以风定产、以监测为主”的十二字方针,牢固树立“瓦斯成功,瓦斯失败;“瓦斯不根治,矿井无宁日”的瓦斯治理理念,建成了先进完善的瓦斯抽放系统、通风系统和监控系统。采用三级瓦斯治理模式,利用井下与井下联合抽采的方法构建立体网络抽采系统,使煤层瓦斯降至8m3/吨以下,确保了安全生产。抽到地下的气体主要用于发电。亚行贷款的654.38+20万千瓦煤层气电厂已投入试运行发电,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煤层气电厂。此外,提取的气体还广泛应用于民用燃气和CNG(压缩煤层气)清洁能源汽车项目和工业用气,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经济和环境效益。

寺河矿自建矿以来,就确立了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矿井的战略目标,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综采采用长壁工作面一次采全高技术,采煤机为德国艾克福公司的SL-500;掘进采用连续开采和连续掘进技术。连续采煤机从久益公司进口,掘进机采用美国12CM27-10E连续采煤机及配套设备。辅助运输全部采用胶轮车运输;寺河选煤厂始建于1996,于2002年2月投产,设计洗选能力为800万吨/年。经过2004-2006年的技术改造,选矿能力提高到15万吨/年。选煤采用重介质分选工艺,主洗系统主要设备从兰盖岛公司引进。装载采用美国KSS定量装载系统,装载能力为5000吨/小时。主导产品有洗中块、洗小块、洗精煤和标记精煤。2005年荣获“中国十大选煤厂”荣誉称号。寺河煤矿在积极采用世界先进设备的同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不断加强与煤炭科研院所的合作,在瓦斯治理、掘进技术、综采设备等方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取得了一大批丰硕的科技成果。投产六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煤炭行业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示范矿井”、“全国煤炭行业超高产高效矿井”等荣誉称号。

在构建和谐矿区方面,寺河矿党政领导班子始终围绕“全力把寺河矿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的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同心、敬业、奉献、超越”的寺河精神,积极实施提升思想基础、形象塑造、素质提升、精神培育、环境优化五大工程。把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矿山的发展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和优化矿山环境,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积极营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绿色生态家园。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保百强工程”。2005年被山西省政府授予“山西省造林先进企业”。

取太行山之韵,踩三晋之荣,乘时代快车。随着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寺河矿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不断进取,向着“三晋第一矿”、“中国品牌矿”、“世界名矿”的目标奋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