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广场的建筑问题。
上海市规划局组织市规划院等部门对近年来本市高层建筑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截止1997年底,本市中心城区(+区+浦东)高层建筑总数已达2258栋,总建筑面积3524万平方米。通过分析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高层建筑数量快速增加,高层建筑在新开工面积中的比重逐年上升。1971至1980 * * 149高层建筑建成十年:1981至1990 * * 650高层建筑建成,总建筑面积804万平方米,占新增面积。1991至1995 * *高层建筑750栋,总建筑面积11.33万m2,占新增面积的23%:1996,总建筑面积725万m ',占新增面积。
2.住宅是高层建筑的主体。随着写字楼市场日益饱和,住宅将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角。总建筑面积3524万平方米的2258栋高层建筑中,有1590栋住宅(占比67.8%)。建筑面积2078万平方米(占59%),主要集中在徐汇、普陀、浦东、长宁等区。
3.高层建筑分布在黄埔最密集。静安、卢湾、石楠次之,除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外,其他区基本随机分布。以长宁为例,共有246栋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429万m2,主要分布在虹桥开发区(0 .65km '内29栋,建筑面积117000 m2),其他分散在37.35km '内(217栋)。
4.仍有大量获批的高层建筑待建,未来中心城区的高层建筑仍将大幅增加。截止1997年底,市、区规划部门共批复高层建筑3374栋,建筑面积5897万m2。除了1997,还有116栋。2643万m '高层建筑在建或即将开工。
近年来,大量高层建筑的兴建,反映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结果。面对高层建筑的现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个是高层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是否是发展方向。上海老城区密集的建筑和人口给城市交通和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疏解旧区人口和交通的方针。《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也对旧区改造作出了“控制高层建筑,减少建筑密集尾部,增加公共绿地,改善城市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功能”的规定。至于高层住宅,因为其成本高:材料编码管理成本高;其建设初期的填土主要是为了平衡地价和拆迁成本,而不是增加绿地和改善环境。高层住宅尤其是塔式高层住宅日照条件较差,其消防问题也是至今未完全解决的难题。随着住宅商品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价格低、质量好的多层住宅越来越受欢迎。对于一些低标准的高层住宅来说,将成为未来城市改造的沉重负担。已建成的高层写字楼空置率较高,市场消化还需要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需要建一些高层写字楼和酒店,但数量不会很多。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层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旧区改造要控制高层建筑。另一个问题是高层布局。已建高层建筑的总体布局是集中区域密度过高,绿地太少,日照矛盾突出:一般区域随机分布,无秩序,缺乏环境设计,无法形成城市景观,有的甚至在历史和风景保护区任意插入高层建筑,有损历史风貌。
上海高层建筑的规划控制
造成上述问题的因素比较复杂,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综合考虑。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要重点解决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机制问题。
1.城市规划的编制机制
关于城市规划的机制,主要是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外商投资的增加,旧区改造步伐加快。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比如“退二进三”(即第二产业变第三产业),部分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滞后于旧区改造。在一些重建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者过多迁就了委托部门“受益于容积率”的要求,没有考虑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存在盲目提高容积率的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随意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容积率规定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给高层建筑的控制带来了困难。相反,高楼大厦遍地开花。有必要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和实施为契机,对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梳理和调整。为有效体现总体规划的要求,应抓紧编制中心城分区规划,对总体规划的相关控制指标和各种控制要素进行分析和分解,体现城市设计的思想,提出高层布局规划,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单元范围, 并将分区规划深化和详细总体规划的控制性要求落实到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如建筑总容量、绿地率、建筑保护要求等。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总体规划的具体化,是规划管理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完善编制审批程序,加强调查研究进行专家论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要严格规定其调整程序,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要建立监督机制,强化人大、行政和社会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机制。因此,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公开。
2.城市规划实施机制
高层建筑数量多、分布乱,表面上看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问题,实质是土地经济的问题。主要因素有土地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机制和土地开发调控机制。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有详细的规划来规范高层建筑的布局,也很难实施。比如,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如果土地开发成本高,开发商就会提高容积率来获取经济利益。占土地开发成本比重较大的土地价格,没有与城市规划的实施相结合。相反,土地出让金的高地价是地价经济收入的一个来源。如果居高不下,容积率降不下来,建高层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近年来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但分散式的开发也是高层建筑蔓延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非常重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协调规划实施与土地管理的关系,使地价与城市规划实施挂钩;实行土地储备制度,推进成片开发;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有计划地启动每年的土地供应总量。二是修订完善规划管理条例,调整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相关规定,制定房地产开发环境建设技术导则。三是严格高层建筑项目审批,提高审批水平。
通过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推动旧区改造特别是高层建筑建设真正纳入城市规划有序轨道,把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普通广场绿地的弊端
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不仅能满足城市空间构成的需要,还能提供交流、娱乐、休闲和集会的公共场所。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广场可以为市民提供一点宁静和休闲;在拥挤的城市水泥森林中,广场可以容纳市民的绿洲和舒朗。而且,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城市的客厅,可以体现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增强城市本身的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从而促进城市各方面的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
正是由于上述优势,广场成为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热点。在这股广场建设热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地的城市都修建了一批广场。但由于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维护等技术水平的差异,各个广场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城市(如大连)的广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一些城市的广场建成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从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1规模太大。
目前,我国一些广场,尤其是县级城市的广场,在规划阶段没有进行科学界定,导致广场规模过大。广场规模过大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1,必然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其他项目的建设。2.势必会让广场感觉空旷,让广场没有亲和力,逛广场的人会觉得很累,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注:虽然广场按功能分为交通集散广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等多种类型,但本文重点介绍的是休闲广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市民广场”。
造成广场过大的因素有三:1、地方行政官员盲目追求形式和行政长官的所谓“风格”。2.一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规划师,并没有对业主进行科学的引导,而是一味的迎合他们的意见。3.地级市的地价也低于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这个因素也起到了无形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些县市的广场面积已达10hm2,有的甚至超过30hm2。按照1㎡/人的广场用地规划指标和当地人口计算,明显超标。再者,在城市建设广场时不宜将所有的广场面积指标集中在一个大广场上,而应适当分散建设一系列广场,扩大广场的服务半径,提高广场的利用率。并使每个广场根据其功能有一个合理宜人的尺度,使广场更具亲和力。
需要指出的是,广场空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尺度问题,而是受到活动内容、布局划分、视觉特征、采光条件、体量感、建筑边界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和相邻空间的对比有关。比如当人走在狭窄的3?/FONT & gt;5m长的街,突然走进一个20?/FONT & gt;30米宽的开区,有步入广场的感觉。如果广场实际面积不大,但缺少活动和休息的设施,也会让人觉得“宽而无场”、“太大不合适”;相反,如果在一个大广场上有详细的活动划分和相应的设施,也会让人觉得很富有。
2.空间围合感不强,建筑形式不协调。
方形围合有四种形式: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单面围合,其中前两种围合感好,疆域感强。围合广场的常见元素有建筑、树木、柱廊和有高差的特定地形,其中建筑围合性较好。目前国内很多广场都是用道路围起来,或者只在广场的一侧到两侧布置建筑,容易使游客在行为和心理上感到不稳定,缩短游客在广场停留的时间,降低广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在研究方形空间时,我们不妨提到“阴角”空间。所谓“内角”是指容器内侧的凹空间,所谓“外角”是指外侧的凸空间。在外部空间中,这种“内角”空间实际上包围了场中的正方形,将其包含在内部。当广场沿着棋盘路布置时,都变成了一个“阳角”空间,形成了一个像把人挤出去一样没有人性的城市空间。相反,利用“背阴角落”空间可以创造一个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拥抱里面的人。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保留角落空间可以为城市增添美感和吸引力。
广场周围的一些围合建筑在立面造型和体量上也缺乏统一性,破坏了广场的整体性。原因是建筑设计没有统一规划或者新楼与旧楼不统一。广场周围的建筑布置方式有三种:1和向心式布局。这样的布局会让广场感觉很封闭,整体感很强。比如合肥的明珠广场。2.轴布局。这种布局多用于长方形广场,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庄严气氛,特别适合政治和集体广场。比如成都的天府广场。3.特殊布局。当广场平面不规则时,新建筑可以以旧建筑的* * *特征为媒介,利用这种“特征”与旧建筑布局“对话”,建立广场内部秩序,从而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比如威尼斯的圣凯尔广场。
3.对当地传统文化反映不够。
目前,越来越多的广场建设体现了地域文化发展的趋势。塑造广场的主题和个性非常重要,这可能是依靠丰富的历史沉淀,使人们在休闲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或者用具体的民俗活动来丰富它,加强人们的参与。这时,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现在的广场建设最大的弊端就是成千上万的人一哄而上。有些建设者只是照搬了其他地方成功建造的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挖掘明显不足。广场的建设缺乏文化理念的设计素材和依据,缺乏对一些图案化表面和所谓“后现代”造型的理性追求,使广场的内容看似遥远却不近,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
在广场的设计阶段,要因地制宜,强化地方特色,就像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象征,布达拉宫是拉萨的象征一样。符合当地文脉,体现当地特色,形成“来此必游”的社会效益。
4大草坪的缺点
4.1不可访问。
国内一些新建广场喜欢布置大面积的装饰性草坪和整齐的修剪图案,既注重观赏性,又造成单调和机械,既缺乏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不符合游客行为的舒适性要求。现在大部分的广场草坪都围着“禁止践踏”的牌子,但是一片和谐的绿色会把游客挡在外面,看不见却无法到达,难免让人厌烦。而且会造成广场很大,视觉空间开阔,但游客只能在路面和局部硬质铺装上活动,游客容量小的矛盾。国外一些国家在处理草坪的使用和维护时,把草坪分成几块,每次只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给游客,从而巧妙地把两个对立面统一起来。这样既保持了草坪的生物功能,又增强了草坪的可达性。这些成功的处理方法可以借鉴。
在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中,除了保证公共行为的实现,还应该做好空间的设计。能否保证半公共行为和私人行为,既是社会对人态度的体现,也是广场设计品位的体现。但是,在通畅的广场空间里,游客的私人行为如何保障?那些恋恋不舍的情侣们,哪里能说悄悄话?这不禁让一些广场失去了应有的人情味。因此,在广场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层次、游客行为的多样性和广场内容的可达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广场的区域化倾向反映了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些人提出“小即是美”确实有道理。领域创造可以利用植物、建筑小品、铺装等方法,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和开放空间,创造出有特色、有层次感的广场空间环境。
4.2对不同季节的处理重视不够
不同的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景观特征,在设计广场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但是大草坪单一的景观处理方式确实很难与各个季节的景观特点相协调。炎炎夏日,由于广场缺少高大的遮荫树,游人无处躲避烈日。生物萧条的秋冬,草坪已经枯黄,这时广场会呈现出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这些不利影响会大大降低广场的吸引力和重访率。因此,广场设计应结合不同季节的特点做相应的植物配置和景观处理。在深圳等南方城市一些新建的城市广场上,可以密植、散植一些常绿植物和不同花季的一些花卉,使广场呈现出一年四季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北方城市,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冬季的植被比较单一,但可以换一种方式处理。如哈尔滨的建筑艺术广场,冬季举办冰雕、雪雕等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广场的服务设施不完善。
广场作为多功能的生活和服务场所,应该尽量满足游客的各种行为需求,让游客在广场得到便捷的服务。在重庆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关于重庆人民广场的调查分析报告中,反映了部分受访民众的意愿:希望广场上设置更多美观耐用的固定长椅、必要数量的电话亭和一些防雨设施[6]。这反映了广场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这将制约广场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削弱广场的舒适度和吸引力。在广场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各种行为需求,在不妨碍广场整体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设置美观耐用的服务设施,体现广场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6管理和维护水平滞后
部分广场无论是设计还是建成后都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但后期的管理维护水平与之不匹配,广场部分景观和设施的损坏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导致广场整体景观遭到破坏。更有甚者,一些广场几乎成了乱扔垃圾的停车场。
广场建成后应立即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组织,随时监控广场内所有设施和景点。如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保证广场的服务功能和整体景观。应该严格限制在广场上随意停放汽车的现象。城市广场的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由规划主管部门独立备案,定期跟踪检查,违规立即处罚。另一方面,拥有大量积极参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管理和维护的高质量用户也是高质量环境的重要保障。有了他们的参与,我们的城市建设将更有活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