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镇这个名字的由来急急急急急急。

乔伊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浦阳江和富春江的交汇处,是一座历史名镇。北依富春江,与杭州西湖区隔江相望,东临燕文镇、蜀山街道、临浦镇,南接戴村镇,西接富阳市,是三个城区的交界处。该镇距离杭州市中心和萧山区15公里,距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公里。杭州环线南线、钱江五桥穿镇而过,有立交,交通便利。

乔伊全景截止2005年,全镇面积58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中心;尖山下、深村、余家山下、佛山、马固、上东、张家垅、罗家社、方希、顾家溪、乔峰、青山、巴度、半山、三头、大石拐、石码头、河阳湖、南三、岱村、东风、永福,总人口4.7万人。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2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全镇财政可用资金达到65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867元,比上年增加897元。全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2005年,创建为浙江省综合经济百强镇。

改革开放20年来,勤劳勇敢的乔伊人民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荣获“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第一名1000”、“浙江省综合经济百强镇”、“浙江省卫生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杭州市级文明镇”;“杭州小康之乡”、“杭州十大名镇”;“萧山区文明镇”、“萧山区文化先进镇”、“萧山区体育先进镇”、“萧山区经济发展优势镇”等荣誉称号,连续九年被评为“萧山十佳镇”。自2004年起,连续两年进入“浙江百强镇”名单。2005年3月被国家统计局评为“首届全国综合发展水平千强镇”,2005年6月被评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镇”。

1999年,乔伊投资16万元,建成占地80亩的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被列为全国九年一贯制试点学校后,2000年投资2000万元建成乔伊第二小学,全镇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乔伊中心卫生院拥有良好的医疗卫生设施,医疗网点布局合理,新农合参合率达98%以上,有效保障了医疗救治和合作医疗救助的实施。镇内村道基本硬化,道路工程延伸到每个行政村;南片水厂进村入户成效显著。每个行政村都通了自来水,每个村都通了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到95%以上。该镇企业职工和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全部完成划区任务;投资近10万元建设老年乐园,社会福利再上新台阶。[1]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据说镇上有个秀才,从小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他年轻的时候,靠虎爪罗峰寺的和尚们养活。他考上后,就当了官。为了报答和尚们的好意,他投资在山下的小溪上修建了一座桥,取名为“乔伊”,小镇也因此而得名。乔伊镇、新坝乡、连山乡、后山乡1950,乔伊乡1956,临浦公社乔伊、后山管理区1958,乔伊公社、乔伊镇1961,乔伊镇65438+。1971,指定珠村桥、徐贤二公社、永兴公社三个大队,乔伊乡1984,乔伊镇1985。[2]?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

1982年,筹集资金80万元建成乔伊剧院,可容纳1250名观众。次年元旦,浙江绍剧团大闹一场。从1984到1992,全镇所有村普及自来水;1986年总投资380万元建设35 kV 1600KVA乔伊变电站。1993,开往杭州的522路公交车开通。1993至1996修建了长350米、宽36米的东方大街。1994,镇有线电视台建成;1998,与萧山有线电视台连接,输出26个电视节目。从1995到1996,涌现出两家集团企业,分别是浙江仲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仲强建工集团)和浙江富科达皮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富科达皮业集团)。1996年,乔伊大桥竣工。1996至1998,镇村三级投资1335万元,在民丰村建成580亩萧山级现代农业园区。1998年,经省政府批准,该镇九年义务制中小学联合建设项目被列为省教育重点建设项目。[2]

[编辑本段]区位优势

乔伊镇位于三江的咽喉地带。自古以来货运业就非常发达,现在交通优势更加突出。从陆路来看,03省道东复线穿境而过,杭绕城高速有出口,永福公路纵贯南北,乔伊大桥和乔伊二桥连接东西,交通可谓四通八达。从水路来看,钱塘江、浦阳江、富春江交汇,金属材料市场货运码头地理位置优越。在建的杭甬运河船闸和货运码头位于乔伊,这使乔伊成为黄金水运枢纽。此外,乔伊镇靠近市区,分别距离杭州市中心和萧山市区15km,距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km,可享受城市中心的基础设施资源。[1]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至2005年,乔伊镇注册工商企业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家,5亿元以上企业2家,3亿元以上企业2家,6543.8亿元以上企业8家。

已初步发展成为以富科达集团、柯尼拉公司为主导的皮革服装产业,以仲强建工集团、华哲实业、大埔水泥公司为主导的建筑建材产业,以天翔、山水、兴丰、雅乐、众泰、龙和、振兴公司为主导的五金机械产业,以昌化、宏达、天业、经纬公司为主导的装饰布产业,以盘山集团为主导的卫浴用品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富可达公司先后荣获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富可达”牌服装出口品牌、中国服装行业“双百强”企业。最近,“富科达”牌服装被评为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浙江大浦水泥公司生产的“大浦”牌水泥在东南沿海市场广阔;“山水牌”传动链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

全镇粮食复种面积21,000亩,逐步形成了5400亩水产养殖基地、4200亩茶叶水果基地、1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大棚蔬菜基地、1.40亩种苗草基地、湘东村养猪场和水饺基地。

第三产业发展强劲。充分利用该镇优越的环境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优势、城郊区位优势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三次产业兴镇”战略。[1]

[编辑此段]历史文化

乔伊曾是浙江上坝府、下三府的咽喉要塞,“玉浦落日”曾是“萧山八景”之一。横竹塘牛岱的发现,说明这里在1500年前是一个繁华的古代商埠,湘湖八景之一的钟毅桥,占据了“阳起铃”、“横塘极品”等两个景点。乔伊镇曾是土地革命时期* * *生产党的早期活动区,19个村被省市民政部门列为革命老区村。

乔伊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明日顺年间,韩琦为官督御史,牌坊遗址犹存,后人集资重建湘南韩氏宗祠。民国时期,汤屋村沈女士向日军传递情报,消灭日军数百人,被国民政府勒令“忘国”并挂匾。李阮是何家桥村的老中医,因创立李氏骨科而在家乡小有名气。民间艺人高冠武的雕塑作品和申屠永健的字画收藏也颇有建树。在著名的特产中,“乔伊羊肉”以其色、香、味在杭绍地区享有盛名。[1]

[编辑此段]地方特产

杨佳丽番茄植物

乔婷村的杨家有近500年生产茄子幼苗的历史。在人民公社的时候,还有很多农民种田卖。改革开放后,成了杨家的特色产业。72户中有68户从事茄子种苗生产。秋收冬种后,各家各户在承包田全畦播种,搭起塑料大棚,面积100多亩。清明节前,户外销售遍布萧山,甚至远销江西、福建、江苏等省。种植最少的家庭年收入几千元,最多的可达2万多元。但由于播种、管理、销售都是重活,其强度大大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男性劳动力的预期寿命低于其他村。目前,年龄最大的男性工人是77岁。每年过年全村打年糕都比其他村多。目的是出去卖茄子苗的时候当零食。[2]

乔伊羊肉

萧山民间流传着“楼塔狗肉,乔伊羊肉”的说法。楼塔有很多狗肉,乔伊羊肉做得很好。乔伊羊肉取山羊肉。山羊吃草,其肉清澈。自清末民初以来,有一个姓朱和的家族专门经营烧羊肉,整套技艺代代相传。熟羊肉要经过三道工序:宰杀、火烧、压榨。煮熟的羊肉颜色洁白,香味扑鼻,质地酥脆,相当干。宰羊师傅擅长掌握火候,不生不脆。烤羊肉的汤汁保证了一个“香”的秘密。煮好后把羊肉沥干,去骨再压一压,好看又容易切块。每到冬天,就有人卖到萧山、杭州,也会带到北京、上海等地,让亲朋好友品尝。改革开放后,镇上宰羊的师傅重操旧业,安徽、江苏产的山羊被贩运到乔伊。20世纪80年代末,老一辈的羊屠夫,如王文玉和卢先兴去世了,新一代的后代取而代之。如王文玉的儿子王阿星,完全继承祖传技艺并加以创新,羊肉摊生意兴盛起来。虽然羊肉卖15元左右一斤,但顾客还是蜂拥而至。[2]

[编辑本段]民俗

在农历七月十二日,人们会燃放荷花灯。

传说每年这一天是鬼节,所有死去的阴人都放假回老家看看。村民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各种专制的米(饼)等贡品祭祖烧纸,态度诚恳。在那天晚上,人们在池塘里和河上施放荷花灯。原来底座是个蚌壳,里面放了少量植物油,加了灯芯,点燃后随水漂流。近几年多以塑料碗为底座。放上荷花灯,一个是为了给死者照明,一个是为了保护水仙花,防止家人落水而死。[2]

乔伊龙灯

每年春节过后,镇上的头面人物都会开会讨论是否迎接龙灯。经县里批准,在某一天将龙头、龙尾(竹框)迎出庙门,由专人在10天内完成。活龙的龙头将近一尺高;龙身由108个桥板组成,每块板长约8尺(鲁半尺),宽8寸,两边有孔,并插木相互连接。每个盘子里都装着各种颜色的灯笼,每个人可以举起和携带一盏灯。最后是龙尾。还有五枝高空照,每枝以最高的竹子为主杆,旁边有横木,各有一盏小灯,立在空旷处。正月十三,行开始迎,头领以珠纱灯为引,一路走来,绕了五枝。届时,将有来自上海、杭州、南京、绍兴等地的游客如潮水般涌来,当地居民将尽最大努力招待。大部分活动都是商家和有钱人资助的,一般每次两千块。到第一个月的第十八天结束的时候。最后一个龙灯是1946,当时东南日报有报道。[2]

[编辑此段]当地名人

韩琦(1421至1463),乔伊(今排旋村)湘南人,明朝天顺元进士,后赴福建路、陕西路监制御史。牌坊现在在排旋村。[3]

沈(1903至1954),民国时期汤屋村女教师,因抗日战争被日军消灭,但家破人亡。这件事得到了国民政府的高度肯定,颁发了一块牌匾,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