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茶与其他绿茶相比有什么优势?
信阳毛尖茶,产于河南省大别山区信阳县,因其紧直的前襟和外露的茸毛而得名。
信阳毛尖茶的工艺特点:每年谷雨前(阳历4月中下旬)开始采茶。一般20-25批采摘芽,每2-3天巡查一次。采摘一芽一叶的绿色芽叶,制成特级和一级毛尖;制作一芽二叶三叶的二级和三级毛尖。芽叶采摘,分类验收,分类摊放,当天分别处理。青锅高温杀青,熟锅炒制,手抓甩条成型,初烘,摊放,复烘,分拣,复烘,使干茶达到5-6%含水量,即密封包装,避光低温贮藏。
信阳毛尖茶的品质特点是:细、圆、亮、直、白,色泽翠绿,洗后香气高而持久,滋味浓而醇,甘甜爽口,汤色明亮清澈。
信阳毛尖茶是河南省著名的特产之一。一直以“细、圆、亮、直、白、香、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信阳毛尖茶是清代中国名茶之一。荣获1915巴拿马世博会金奖,1958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中国质量奖银奖,1990“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茶品牌参加国家评比,获得综合绿茶。1982、1986被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获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历史上,信阳毛尖茶主要产于信阳市、信阳县、罗山县(部分乡镇)。已经核实了。信阳毛尖茶的独特风格形成于20世纪初,当时清朝的集义县人蔡竹仙主张削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稹(雷震山)、广益、沈雨、鸿基(车云)、侯波、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家茶庄,开发茶园面积达400多亩,逐步完善了毛尖茶的炒制技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茶叶生产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全市有茶园80万亩,矿区70万亩,总产值8亿多元,社会总收入654.38+0.2亿多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地区。
信阳毛尖茶的著名产地有五云(车云、吉云、吴韵、田芸、李安运)、谭亮(黑龙潭、白龙潭)、宜山(雷震山)、翟逸(何家寨)、伊势(灵山寺)。这些地方海拔都在500-800米以上,有高山,有青山,有溪流,有云雾。乾隆时有个叫程标的八公,常游车云,留下一句诗:“云去青山青天,云来青山白云独在山中,常伴山中游人。”黑白水池的景色更加美丽迷人。清代张勇在一首诗中写道:“悬崖之下,凌空飞瀑来。溅花飞雪,石响雷鸣。直惊银河泻,遥疑玉开。我懂龙戏,打了水回不去了。”这片雾蒙蒙的土地,像烟和水一样,滋润着肥美嫩滑的茶芽,为制作独具特色的信阳毛尖茶提供了天然资源。
上等优质的原料是炒名茶的基础。信阳茶区是高纬度茶区,四季分明。茶园比南方开采晚,关闭早。每到冬天,冰雪封山,覆盖大地,万物失去生机。只有茶树傲然挺立在寒冷中,翠绿的枝叶,山茶花怒放,香气溢人,似乎在向大自然宣告我是坚强的。为了给这个壮汉注入更多的活力,人们每年都及时封根培土,多施有机肥。借助这种特殊的力量和休养生息的机会,茶树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来年的生长需要。再加上深山区的阳光来得晚去得早,所以这里的茶叶内容丰富,尤其是氨基酸、儿茶素、咖啡、芳香物质、水浸出物等的含量。,比南方茶区的好,但不如南方茶区的好。这里采茶的季节有三个:谷雨前后的春茶,天幕前后的夏茶,立秋前后的秋茶。谷雨前后,只收藏了几件“茅山尖”,“雨前茅山尖”被视为珍宝。到了采茶的季节,满山遍野的采茶姑娘们穿着红绿相间的衣服,像仙女下凡,像玉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用她们纤细娇嫩的双手采摘一片又一片娇嫩的叶子。你怎么会认为1斤超级信阳毛尖茶需要65438+万芽以上?这里凝聚了多少采茶姑娘的心血。“谁知道杯子里的茶是硬的?”可以想象信阳毛尖茶有这么严格的采摘标准。特级毛尖的一芽一叶比例在85%以上;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正常芽叶占80%以上;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正常芽叶约占70%;四、五级毛尖以一芽三叶对生叶为主,正常芽叶占35%以上;要求不要摘花梗或鱼叶。80年代后期,新开发的特珍茶采摘更加重视,只采芽。信阳毛尖茶也很注重装鲜叶的容器。它采用透气光滑的竹篮,不挤不压。还要求及时送回室内阴凉处晾晒2-4小时,并在新鲜时分批分级油炸,当天炒出鲜叶。
信阳毛尖茶品质好,炒着吃。信阳毛尖茶的炒制工艺很独特。油炸过程分为“生锅”、“熟锅”、“烘烤”三个步骤,采用双锅变温法进行。“青锅”温度140-160℃,“熟锅”温度80-90℃,“烤”温度60-90℃。随着壶温的变化,茶叶的含水量在下降,品质逐渐变好。“绿锅”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光滑铁锅,以35℃-40℃的倾斜形状并排安装。“生壶”用细软的竹子做成圆形的茶柄,在壶中有节奏地反复摇动。鲜叶用棉花覆盖后,开始第一次揉搓,结合摇晃。反复4分钟左右,就成了圆条状,干到四五成的时候(含水量55%左右),就转移到“熟锅”里定型;“熟壶”开始时,会继续用茶柄轻轻揉捏茶叶,茶叶会散开。当茶叶稍紧时,就会被“冲”,当茶叶的细度初步固定后,就会进入“梳理”,这是决定茶叶顺直的关键。“分条”手势自由,动作灵巧。关键是抓条扔。抓条时,手掌向下,大拇指和外四指呈八字形,使茶叶从小指部分带入手中,然后沿壶边带到壶边,用大拇指捏紧,距壶中心13-17 cm。在腕力的帮助下,茶叶可以从虎口中快速有力地敏捷出来。"李"以七八成干时出锅,"烤";信阳羊毛经过初烘、摊毛、复热三道工序,可获得优质羊毛。信阳细羊毛含水量不超过6%。
信阳毛尖茶初制后,人工拣出粗老茶叶、黄片、茶梗、碎末。采摘下来的绿松石茶叫“茴香青”,春茶茴香青也叫“梅片”。“茴青”是五级茶,挑出来的黄色片和碎片都归入特级茶。采摘下来的茶叶就是市面上卖的“精制毛尖”。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1994年1月,原信阳行署决定将同一纬度、同一工艺、同一品质、同一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称为信阳毛尖茶。这是一个科学而明智的举措,起到了“物尽其用、地尽其用、人尽其用”的作用,从而将信阳毛尖茶产区扩大到9个县(区),形成了全国第一个名优茶生产基地。
2003年2月1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信阳毛尖茶注册商标,信阳市茶叶协会受信阳市政府委托成为信阳毛尖茶注册人。证明商标是公益性商标,可以授权有资质的单位使用。证明商标规定,信阳毛尖茶证明商标的申请范围,必须是东部固始县泉河流域、西部桐柏山与大别山交界处、北部淮河流域、南部大别山以北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信阳毛尖茶品质特征和加工工艺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