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元是如何发展的?
成立初期
张一元茶馆位于前门大栅栏,是安徽歙县丁滩村人张文卿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所建。意味着开拓一个繁荣的市场,不断创新发展。张文卿是安徽歙县丁滩村人,来京时在崇文门外的荣泰茶馆当学徒。在花市摆了个茶摊后,生意很好。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馆后,张文卿亲自到福建开茶场。在福州城外的山坡上,盖了几十栋房子,雇了当地的员工,按时买新摘的茶叶,买花自己抽。根据北京及北方人民的口味,就地窨制、调配而成的特色小叶花茶,以汤清、味浓、入口香、回味无穷而被北京人民所认可,广为流传。
张文卿自己的茶园,不仅能熏出特殊风味的茶叶,而且比从北京的茶叶批发商那里进货要便宜得多。因此,同等级的茶叶,张一元茶馆比其他茶馆便宜。张一元茶庄经常派人到一些茶店,了解销售价格,掌握商品行情,把别人卖的茶叶买回来,与自己的同级茶叶进行比较,使自己的茶叶质量优于同行。他根据北京和北方人民的口味,就地冲泡混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叶花茶,汤色清澈,香味浓郁,入口清香,回味无穷。张一元茶馆商品齐全,质优价廉,对顾客彬彬有礼,态度友好,经营灵活。张一元茶馆里不仅有品茶台,还有茶叶样品,这样顾客在买茶之前可以先看看货。
茶馆有电话和邮件购买服务。凡购买2.5公斤以上茶叶的,一律送货上门。在当时北京的商店中,张一元茶馆是第一家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来吸引顾客的商店。据说当时张一元茶馆用西河鼓演奏彭苏海的《三下南唐》。每次放的时候,门前总有一群人。
盘旋展线法
1947茶馆的那场大火把张一元的茶馆推倒了。1952,坎农基的张一元茶馆和大栅栏的张一元文记茶馆合并。张一元发扬老字号的优良经营传统,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调整、增加茶叶品种,深受消费者欢迎。65438-0990在北京举行的第11届亚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的官员和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都来买茶。解放后,张一元发扬老字号的优良经营传统,在保证茶叶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革、调整、增加茶叶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从65438年到0992年,以张一元茶馆为主体成立了北京张一元茶业公司。公司成立后,在发扬张一元老字号传统的同时,适应市场,从多方面努力恢复和发展一些在张一元失传和断裂的传统风格品种。
目前,张一元有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还有各种档次的花茶、紧压茶、红茶、保健茶等,畅销京北。同时,张一元包装系列礼品茶将推出。有200多种茶叶,都是名优茶,一店一品,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张一元的传统服务,如电话订购、特别登记、送货上门和代客邮寄等,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张一元茶叶公司先后在承德、河北燕郊、山西阳泉、北京密云、通州、丰台等地开设了多家分号,发扬了北京老字号张一元的传统,使企业规模不断发展。
北京张一元传奇
据长辈说,北京人早年生活很讲究。有句顺口溜说,吃零食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安徽歙县人张昌义打拼几十年,终于在北京大栅栏开了自己的茶馆。店名取自元代复兴、万象更新,寓意开业、更新发展,取名张一元茶楼。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张昌义接连开了三家茶馆。因为他真的很善良,很重视商业道德,凭借茶叶的品质和周到的服务,打造了一个品牌,在北京众多茶店中独树一帜,口碑极佳。
因为出身贫寒,受过足够的文盲之苦,张昌义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再受创业之苦,所以立下了一份遗产,不务正业,不学无术。古语有云,后人不再经营茶叶店,而是将店铺留给代理商在其他领域发展。1992年,张一元茶叶公司成立,随后公司制定了张一元茶叶公司的质量标准,是京城第一家老字号。如今,张一元年销售额达2亿元,在中国拥有近60家分店,拥有开发和经营数百种茶产品的强大实力,书写着新世纪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