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茶醇香

01

身在异乡,三伏天,总能想起家乡的米茶。

为了理解我的渴求,老婆模仿家乡做了米茶。虽然米是淡黄的,但是茶有淡淡的清香,味道也是那样,和家乡的米茶比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什么?我问自己。米饭太细了吗?清洁的水质?还是大锅煎的热度?我想都不是。缺的应该是一种纯粹的芬芳,一种感动,一种向往。

02

家乡的米茶是湖北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在我的家乡和周边几个县市都很流行。从初夏到深秋,从农家餐桌到宾馆饭店都能看到米茶的身影。因其清香可口,微甜而不淡,微涩而不苦,与馒头同食,以充饥解渴,深受家乡人民喜爱。

李殊是家乡旧口镇人,曾用家乡方言演唱了一首《母亲的米茶》,一度红遍网络。它让更多的家乡人在乡音中了解家乡米茶的纯香和母亲的情怀;而身在外面的游子听着,能勾起一种向往。乡愁,母亲的身影和脸庞,母亲煮的米茶,都会在一瞬间涌上心头,萦绕在脑海。

米茶的制作并不复杂,很简单。将米饭炒至黄色,放入开水中,将米饭煮至开裂,放入盆中冷却后食用。也有热食,但没有冷食好吃;也是放一夜发酵酸了再吃。这种味道就像酸梅汤,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虽然是地方特色,但也一直很优雅。在明朝嘉靖年间,它是宫廷食品,慈禧太后视其为夏季的美酒佳肴。当年,嘉靖皇帝的生父王星就供奉在湖北安禄福,也就是我的家乡钟祥。他的生母姜怀嘉靖皇帝的时候,怕她吃不下东西,各种山珍海味不合她的口味。正当王星大发雷霆的时候,一位厨师给蒋介石端来了他自己的米茶。没想到吃完后,姜的胃口大开,一连吃了两三碗。

于是,民间农民的米茶进入了王兴宫;后来嘉靖皇帝入宫紫荆花城,其母姜也将其带入宫中,成为皇家盛夏必不可少的饮食。据说其他贡品精米做的米茶都赶不上钟祥糙米的口感。从此,我的家乡糙米也成了贡品。

我的家乡是世界长寿之乡,土壤中的硒含量极高,使得生长在土壤中的谷类和豆类营养丰富,所以钟祥糙米做的米茶口感自然比精米好。我想我在异地吃的精米炒制的米茶也应该是这样的,没有糙米那么香,那么清爽。

03

家里的米茶,最正宗的是小麦和大米做的。那时候平原地区大米很少,每年从山野收割的大米只用来蒸饭,舍不得用来炒米茶。再也没有人用小麦和大米制造它了。第一,农村没有大规模种植大麦;第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喜欢吃小麦和大米的粗糙感,而改用大米中的糙米。

小麦和大米做成的米茶,尤其是关于我奶奶和米茶的往事,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奶奶准备大麦和大米的辛苦。每年夏收之后,我奶奶都会把回收的大麦放在晾晒筐上晾晒,然后在天气好的时候,把大麦放在石磨上,把大麦的外壳磨掉。大麦晒干后,装袋备用。

磨大麦和大米很麻烦也很辛苦。大麦皮很厚,需要磨三次才能把皮和麦粒完全分开,然后用筛子把麦皮和麦粒分开。

与我家相邻,香麻家的桌子上有一盘磨。附近的村民都用这个盘子磨大麦和大米。我们的家靠近水边。从早上开始,奶奶就一直忙着磨大麦和大米。

把牛放在磨架上,把大麦放在磨盘上,洒一层水。奶奶拿着小笤帚跟在牛后面,赶着牛,把落在磨盘边上的大麦和大米扫干净。高大的榆树下,老牛围着碾米机打转,碾米机机架吱吱嘎嘎的响声,小奶奶围着碾米机扫米的声音,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想起来,很甜蜜。

大麦外皮松散后,就不能再磨了。它们应该被清理干净,放在一边的干燥篮子里。干燥后,应该用筛子筛出麦麸种子。筛选后放在研磨盘上研磨。研磨、干燥、筛选等。磨了三次,筷子去掉最后一层麦皮,算是磨大麦和大米。

第二,我奶奶煮米茶,蒸馒头,热得不得了,很辛苦。三伏天的每天早上,奶奶都会做好早餐,开始在厨房准备炒饭、茶米和米茶。酷热高温,加上厨房不通风,再加上土灶里的火,火锅里的热气,让整个厨房像个大蒸房。一勺大麦和米饭还没炒成金棕色,我奶奶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在锅里煮米饭和茶的间隙,奶奶还要准备馒头再配米饭和茶。这种馒头在我家乡方言里叫“板凳腿”。制作时,先将面条混合,然后放入盆中醒发。面条“有毛”时,切成长筒,用刀切成小块方圆,放入蒸笼蒸熟。此馒头形似农民坐的板凳椅的腿形,故名。这种方法简单省时,村民在农忙季节或炎热的夏天制作。

用这种馒头吃米茶,既有馒头的香甜,又有米茶的清爽,味蕾上的感觉非常奇妙。夏天,这种饮食在农村很流行,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安排午餐和晚餐的。这也成了我的一大爱好!

锅里的小麦和大米煮开开花后,米茶就差不多熟了。奶奶把它放在两个大瓷罐里,盖上纱布,晾凉。一个是中午全家吃,一个是晚上吃饭。米茶煮好了,馒头煮好了,奶奶就会去园子里摘瓜果豆子,为当天的蔬菜做准备。

04

印象中,外婆总是很忙。要么在厨房忙,要么在花园干活。我曾经天真地问我奶奶:“为什么不多煮两壶米茶,多蒸点‘板凳腿’?”这么热的天,不用天天做饭蒸!"

奶奶的回答是那天煮的米茶很好喝,免得一夜之间变酸。酸米茶怕坏胃。馒头时间长了容易发霉。全家人那么多,只有每天准备,才能保证每个人都吃饱!暖暖身子出出汗就好!

我奶奶说的很轻松。当时我不明白我奶奶的用意。

晚饭后,我和奶奶坐在树下,奶奶给我讲了一些故事和传说。其中,关于米茶的传说也让我难以忘怀!

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我家乡所在的地区很干燥。一个地主家的佃农交不出粮食,被地主家的人打了一顿。房客们愤愤不平。一天晚上,一场大火烧毁了地主家的粮仓。地主看到烧焦的小麦和谷米,既不能吃,也不能卖,只好把它们扔到野外。

饥饿的农民捡起这些烧焦的麦粒,谷米。在家用清水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煮好后,闻起来香,吃起来甜,汤也好吃。从那时起,村民们受到燃烧的米粒的启发,将小麦粒和谷米放入锅中煮,从而衍生出米茶,并流传至今!

05

我奶奶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也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外婆煮的米茶,只能出现在梦里,在记忆中搜索,在想象中回忆。

在今天的三伏天,吃一碗家乡的米茶,不仅提神,还能让心情平静,思绪飞扬!

米茶真的很香,就像逝去岁月的芬芳。

家乡的米茶,我念念不忘,向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