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听到“卡农”这个名字,但我觉得不是古典钢琴曲。这是什么?受欢迎吗?
Canon这个词(当然也是日本佳能公司的英文名)原意是教导规则、宗教法规或经典,(这是一个GRE词。)cannon原意为“规则”,在音乐上是指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手法。其特点是各部分有规律地互相模仿。即后面的声部以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面声部的旋律。用炮术写出来的曲子叫“炮歌”。平时我们经常听到的旋转木马,就是一种大炮音乐。
佳能的版本
当然最原始的还是帕切尔贝尔先生的D大调四重奏《佳能》。
1966维也纳音乐节上,再次演奏了伟大指挥家卡拉扬先生的佳能版,还加了一点小提琴。
1985年,乔治·温斯顿的《十二月》出来了,带来了自己的钢琴版。
(帕切尔贝尔的《雪之少女变奏曲》)
1987制作了现代版,由吉他皇帝尼古拉斯·安吉利斯演奏。(佳能(尼古拉斯·安杰利斯组合的吉他))
1992年,伟大的竖琴手面具和长笛手* * *在皇家音乐学院的周年庆典上演奏了极其优雅的D调佳能。
65438到0995的日本明星深田kyko Fukada也在自己的专辑中演绎了个人化的佳能。
1997年,全智贤发行了一张名为《纯粹的苹果》的专辑,第六张是全智贤亲自演唱的《佳能在天空中飞翔》。
一般的演奏方法是从大提琴开始,每隔八拍加三把小提琴。所有小提琴演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前后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只有两小节旋律供重复演奏;大提琴的曲调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多达28次,但听者却陶醉在这种旋律中,一点也不会觉得单调。能简单就简单,能复杂就复杂,作者可以说达到了境界。作者是德国人约翰·帕切贝尔(1653 ~ 1706),曾是巴赫的老师。但也有人说是当时一个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卖这首歌,他冒充了当时著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最著名的佳能是17世纪德国作曲家约翰·帕切贝尔(Pahaebel,1653-1706),他的全名是《D大调佳能与吉格》(D大调D佳能)。因为一部奥斯卡提名电影《普通人》用它作为配乐,所以这首歌广为人知,《我的野女友》也在场景中使用了这首作品。
这是一位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很难把他的灵感激发得如此美妙。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它是回旋曲的形式,里面有无穷无尽的音乐元素。而这首曲子在所有的卡农中特别有名,因为它有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而安静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