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口乡的经济建设
香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些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本着“再穷不能穷思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不能难百姓”的理念,紧扣“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把握一个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推动两个转移(农村人口向集镇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坚持三个先行(宣传先行、规划先行、基础建设先行),培育四大产业(以推广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以人为本的劳务输出打工业、以矿产开发为主的工企业、以旅游开发为依托的第三产业),落实五好目标(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理清一个好思路、建立一个好机制、形成一个好的创业氛围)。大力发展以林、畜、菜、药为主的农业,新建杜仲、板栗等基地25000多亩,发展订单式药材基地5000亩,退耕还林1.4万亩,套种牧草3000亩,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56万头、5500头、3.58万只,新建大棚蔬菜示范基地20亩,种植大路菜9000亩;以磁铁矿、钒矿、金矿、新型建材等矿产开发为重点的工企业发展迅猛,近两年先后引进资金5000万元,投资兴办了15个矿产开发加工企业,工企业年产值突破3500万元,完成利税350万元;打工经济异军突起,年转移输出富余劳动力7500人,劳务收入达到4200万元,占据农民现金收入的半壁江山。2005年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62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5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51万元,全乡居民存款余额达3480万元,群众的住房、衣着、娱乐、出行等非食品性支出比例大增,手机、摩托车、彩电、空调、冰箱等高档消费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农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全乡的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2008年香口乡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乡生猪存栏量达到3.5万头、出栏2万头;山羊存栏量达到3.8万只、出栏1.8万只。 “150” 养猪专业户10户, “1235”养羊专业户20户,其中养羊30只以上的农户全乡达127户,养殖能繁母羊20只,年成活羔羊50只的达65户;畜牧业收入达2.5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13.8%。
一组组鲜活的数字显示着香口乡畜牧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香口乡在抓好农业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猪羊产业为主的畜牧业,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政策。在畜牧养殖方面,香口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资力度,制定多项优惠政策来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2008年,投资13.6万元为全乡850头能繁母猪全部投保,并给每头母猪补贴100元。投入35万元对养殖制定了大户以奖代补政策:其中“1235”养羊大户每户每年奖励8000元,“150”养猪大户每户每年奖励4万元,“150”小户每户每年奖励7万元;投入13万元为养殖能繁母羊达20只以上的农户每户补贴2000元。好的政策鼓舞了农民的养殖业信心,黄云铺村二组吴长春建标准猪栏两个,饲养生猪450头,出栏305头,收入达到45.7万元。
推动发展强化服务职能。为了确保全乡的畜牧产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政府加强服务职能,2008年乡政府与各村、乡畜牧站对兽医分别签订了双向责任书,并制定了“七定”政策保发展,即“定人”,要求人员到村到户;“定片”,全乡划定12个放一片,每片一个专职负责人;“定密度”,对国家纳入强制防疫计划的6种病,要求防疫度达到100%;“定时间”,对于全乡的养殖户一年最少要进行两次全面防疫;“定标识”,建立耳标、免疫卡、免疫档案三位一体的免疫标识;“定程序”,严格按照防疫技术操作程序,凡未按技术操作程序操作的人员,如出现问题由包村防疫人员负责经济损失,对造成疫病流行的人员,要求承担刑事责任;“定经费”,按照县对想的定额经费,实行任务与经费挂钩,任务完成突出,受到县以上表彰的,由乡另外奖励3000元。2008年全乡无一件疫情发生。同时,该乡坚持典型引路,在孟川村二组建立“1235”养羊示范区,成为全市养羊典范。
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湖北省郧西县香口乡党委提出“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鄂西北蔬菜大乡”,围绕年初制定的“三三五”目标,强力推进蔬菜产业,采取跨区域布局建基地、分类型种植上规模、划地域界限找市场、出台激励政策加力度等措施,向鄂西北蔬菜大乡目标迈进。截止目前,全乡***发展设施菜300亩,水生菜2000亩,大露菜10000亩,蔬菜大乡已见雏形。
跨区域布局建基地。该乡以“一统三分”战略为指针,坚持走一乡一业之路。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把香口菜分为设施菜、高山菜和大露菜三个类型,设施菜主要集中在八亩地、下香口、上香口等村,高山菜主要在六斗片6个村,大露菜主要在郧漫路沿线村,分区域布局建基地。
分类型种植上规模。坚持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走大块大片之路。在八亩地、下香口、上香口发展设施菜;在六斗高山区域的6个村近4000亩的耕地发展胡萝卜、洋芋、高山小白菜;在郧漫路沿线的董家坪、黄云铺、李师关、老龙庙及宋家河、沉溪河发展白菜、包菜为主的大露菜,形成了三大特色蔬菜品种区域。
划地域界限找市场。乡党委制定了奖励办法,明确任务目标,按照“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种植,企业化经营”的原则,走特色营销、订单营销、品牌营销和外向营销之路。瞄准高端市场,打造绿色无公害品牌,按照“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的“三绿工程”要求谋划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稳固的供产销合同;利用“香口”的品牌和优势,注册商标,以名创牌,以质创牌;“走出去”营销,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专门产品和服务。全乡已建立三个蔬菜销售专班,奔赴十堰、西安、郧西、襄樊等地找市场,长年聘请一名专业蔬菜销售员,推销香口蔬菜。
出激励政策加力度。加大培训力度。乡党委将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力争二到三年,达到一村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一户一名蔬菜种植明白人,并且建立技术培训基地和蔬菜试验基地,走科技兴菜之路;加大政策激励力度。乡党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户发展,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对发展设施大棚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发展大户以奖代补给予政策性补助,同时建立蔬菜交易市场,对种植蔬菜区域优先给项目,积极配套地、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乡已进入蔬菜种植和销售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