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在哪个省市?
滦河是渤海唯一一条入海河流,总体属于入海滦河系。水皮这个古老的名字是以其发源地的许多温泉命名的。唐朝以后演变为滦河,元朝又称为“御河”或“上都河”。
滦河历史悠久,沿途接纳了许多支流。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9条,分别是小滦河、星洲河、伊浔河、武烈河、牛佬河、柳河、瀑布河、孟河河、青龙河。支流中,伊浔河流域面积最大,青龙河长度和水量最大。
河流特征
滦河水系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燕山山脉和河北平原。燕山山脉是一条年轻的山涧河流,下切强烈,河流比降大,多为2/1000-6/1000,部分中小支流可达20/1000以上。河谷大多呈V形。流经坝上高原、燕山山脉山间盆地和河北平原的河流宽而浅,蜿蜒曲折。滦河不同河段的河况不同。
河源段:外沟门子以上是河源段。河床高程从源头1800米下降到1145米,落差近700米,平均比2.5/1000。河谷宽而浅,主要流经内蒙古草原。
上游段:张百湾上游为上游,河床高程由1145米降至423米,落差720米,平均比降3.1/1000。由于水量少,水力资源不丰富,理论储量100万千瓦,单位蓄能仅45438+000千瓦。该段河流贯穿坝缘及河北北部地区,下切严重,曲流发育,弯曲系数为2。凹岸多为悬崖陡壁,凸岸多为砾石滩。河床多由卵石和粗砂组成,河漫滩不发育。河谷呈“V”字形,正常时期水面宽度35-45米,是典型的年轻河谷地貌。
中游:中游张百湾至滦县,河床高程由423米降至25米,落差近400米,河坡仅为1/1,000。但由于水量增加,水电理论储量30万千瓦,单位储能758千瓦/公里。该段穿越燕山山脉,形成宽谷峡谷相间的地貌。山地峡谷多呈山中V字形,盆地地区形成宽谷。宽谷和峡谷的外观差异较大,如迁安盆地的滦河河谷和附近的桑园。潘家口上面的山谷很窄,下面的河很宽。河床处于中老年时期,江心洲境内河曲发育,支流、滩多。它是一个辫状水系,水面宽阔,河床成分细,含砂卵石。
下游河口段:滦县以下为下游河口段,基本属于滦河三角洲地区。河宽正常时期400米,洪水时期2000米。河谷宽阔,曲流河漫滩发育,多分支。河床主要由细砂组成,河漫滩主要由壤土和沙土组成。由于河流比降小(仅为0.28/1000),流速变慢,水的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淤积,河床逐渐抬高,发展为“地上河”。泥沙不断堆积在河口区,使三角洲逐渐向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