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s商标
然而,备受关注的鸿蒙系统系统手机这次却没有露面。据说最早也要2021才能出来。余承东表示,华为手机鸿蒙系统系统现在已经达到安卓70-80%的水平,每天、每周、每月都在改进。
华为能摆脱对安卓的依赖吗?
凯旋三星Tizen系统
三星、惠普、黑莓之前都做过操作系统,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谷歌的安卓系统和苹果的iOS成功了。可见,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以韩国电子巨头三星为例。三星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软件独立的策略,希望自己的手机可以使用定制的操作系统,所以在2012年推出了一个新系统,叫做Tizen,由自己主导。当时,英特尔、富士通、华为、NEC、KT(韩国通信)、NTT DoCoMo、Orange、松下、SK、Sprint、沃达丰等电信巨头都参与了开发。
三星将当时正在开发的智能手机平台Bada整合到Tizen系统中,从而率先推出Tizen系统版本1.0。这个Bada操作系统是2010出来的,比Android晚不了多少。曾经风靡一时的三星Wave系列智能手机运行的是Bada系统。
Tizen系统也是三星为了摆脱对谷歌的依赖而专门开发的替代品,以避免谷歌在放弃Android后陷入无系统可用的尴尬境地。它是一个基于Linux框架的开源系统。按照最初的设想,开发者可以像现在的Android系统一样,自由地为其使用、构建和开发应用。
但是现实中Tizen系统手机总是缺少广泛支持的用户程序,也就是第三方或者用户自己编写的app。由于缺乏应用支持,装载Tizen系统的三星手机无法打开市场。2012到2019只推出了5款,都是面向印度等市场的入门级手机。
2014装载Tizen系统的三星手机,随着Android和IOS在智能手机市场获得绝对领先优势,Tizen开始瓦解。很快三星也宣布搭载Tizen的Z系列只是在印度市场销售低端手机的一种方式,三星未来的高端机仍然会使用Android系统。
2015之后,三星基本放弃了Tizen系统在手机中的应用,转而在智能手表、智能电视、媒体播放器、机顶盒、智能家具(包括空调系统、冰箱、灯光控制等)中使用。),并试图在物联网方向占得先机。
从实际效果来看,Tizen在手机以外的领域发展顺利。目前已经有20多个应用场景,在智能手表市场上仅次于苹果的watch OS,高于谷歌的wear OS。
用失败的移动生态打造黑莓QNX系统
说到手机操作系统,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它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黑莓及其以加密安全著称的操作系统QNX。
QNX系统是一种类似于Unix的商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黑莓的手机和平板电脑BlackBerry PlayBook,它还可以控制美国陆军的保时捷跑车、核电站和无人碾压坦克的音乐和媒体功能。
特别是在汽车领域,QNX是最大的操作系统供应商之一。目前全球搭载QNX软件的车型超过230款,654.38+0.5亿辆,占汽车市场的75%。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数字仪表板、互联模块、免提系统和信息娱乐系统。
QNX系统最初由1980成立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商Quantum Software Systems开发,2004年被哈曼集团以65438+3800万美元现金收购。2010年4月,加拿大黑莓公司从哈曼集团收购QNX软件公司。
黑莓收购了QNX,因为它想用它来建立一个先进的手机操作平台,但许多尝试都没有成功。没想到,在2016放弃智能手机业务后,黑莓成功转型为一家依托QNX系统,专注于企业软件服务、QNX嵌入式软件服务和车载系统的软件服务公司。
当黑莓在2016年将智能手机业务出售给TCL时,该公司的年度亏损超过4亿美元。此后,公司软件和服务业务收入不断增加,到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4400万美元,公司成功实现转型。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三星手机、黑莓手机,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手机,过去都是凭借外观、硬件配置、处理器、摄像头等功能在市场上风生水起。
但都是在打造移动操作系统上不成功,没有把握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节拍,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全球手机生态圈。三星仍然高度依赖Android,而黑莓和摩托罗拉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令人尴尬。
华为HM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到华为的鸿蒙系统系统。近年来,华为一直在积极打造自己的生态圈,并于2065438+2009年8月推出了第一代“鸿蒙系统”。2019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后,华为加速研发自己的鸿蒙系统系统。
据华为终端负责人余承东介绍,公司在鸿蒙系统系统上的投入已经超过1亿元,现在已经达到安卓70%到80%的水平,并且正在不断完善系统的体验。华为还申请了几个与鸿蒙系统操作系统相关的商标,包括华为鸿蒙系统、鸿蒙系统互联和鸿蒙系统互联。
随着美国禁令的不断升级,手机鸿蒙系统系统的开发变得更加迫切,因为华为现有的手机用户未来可能无法更新谷歌移动服务提供的Google Play应用商店、谷歌地图等产品,这将严重影响客户购买新华为手机的意愿。
然而,鸿蒙系统体系的发展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困难。鸿蒙系统1.0出来的时候,华为就承认,自己的操作系统还远不能取代谷歌的Android应用,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开发出相关的替代产品。欧洲和东南亚的许多安卓用户早已习惯了安卓手机上的那些谷歌应用。基于鸿蒙系统生态的可用app太少,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和接受度。
2019年8月,华为将基于华为移动服务(HMS)的定位、测绘、分析、广告,全面开放12领域。最新数据显示,华为HMS注册开发者已达1.6万,超过8万个app集成了HMS Core。然而,HMS开发者目前仅占全球开发者的10%左右,8万个应用的数量远远落后于谷歌的280万,远未取代Android。
360集团董事长周曾指出,Google的Android系统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第一的移动操作系统,并在生态系统和市场渠道上实现共赢,主要得益于开源和免费这两大特点,赢得了广大手机厂商和开发者的支持,进步很快。
他建议华为效仿Android系统的开源模式,在短时间内迅速为鸿蒙系统系统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避免鸿蒙系统系统因未能建立生态系统而失败。
然而,据许多分析师称,华为不太可能采纳周的意见,实施开源模式。考虑到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麒麟芯片只供自己使用,华为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和战略产品之一,因此很有可能由鸿蒙系统扮演同样的角色,不对外开放。
总之,由于手机鸿蒙系统系统开发难度大,一时半会无法与用户见面,何时更换安卓系统更是难以给出答案。在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双重压力下,华为手机业务将可能经历一个漫长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