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考察报告(三)

二是地域特色鲜明。徐州所辖市、县、区农业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优势强,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在全省20个农业经济单项冠军中,徐州占8席,铜山区获得设施农业面积第一县、食用菌生产第一县、奶牛养殖第一县,邳州获得林业产业产值第一县(市)、农产品出口第一县(市)。徐州被授予“银杏之乡、苹果之乡、三水梨之乡”称号。

三是产业化形式显著。全市建立高标准农产品加工中心18个,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7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52家。2065,438+053.7亿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36.9%。全市有农民合作社7037个,加入合作社的农民占农民总数的79.9%。全市已认证“三品”2948个,批准中国名牌产品3个,江苏名牌产品和农产品33个,认定国家著名商标10件,省著名商标18件。

第四,农业现代化进程快。年均粮食产量达到863斤;设施农业比重达到19.5%,总量、增量、比重、效益均居江苏省首位。肉鸭养殖全国领先,丰县种鸭数量全国第一。维维农牧科技公司这次实地考察的核心牧场是农业部挂牌的奶牛良种推广中心,品种、设施、管理、产量、效益都是国内一流的。近年来,实施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项目700多项,培育出小麦、玉米、甘薯等20多个优良新品种,在全国地级市名列前茅;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近500万亩,占57%;农地托管专业服务面积达到60万亩,今年654.38+0.2万亩。

徐州率先发展现代农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以下五点印象最深:

一是以大区域规划推动大产业布局。近年来,徐州先后制定出台了《徐州市十大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徐州市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徐州市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等一批指导性文件,一致提出了“1+5”的发展目标,即全市重点设施农业,建立大产业。重点培育五大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老黄河沿岸林果产业,发展沛县、丰县肉鸭产业,发展铜山奶业,发展邳州大蒜产业,发展贾汪、遂宁食菌产业,引导全市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和优势特色大农业发展。

二是以大项目为支撑,推进大基地建设。围绕“1+5”的发展目标,徐州市继续实施“2020”工程,每年新建20个5000-10000亩的设施蔬菜基地和20个大中型养殖场;2017至2012,实施“百千万”农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1,实施十大现代农业工程和四大增收工程;2017起,实施农业第二次跨越行动计划(2017-2017)。目前,全市已建成设施农业基地654.38+0.7万亩,沿黄水果生产基地654.38+0.5万亩,邳州大蒜基地654.38+0.6万亩,新沂、邳州花卉苗木基地60万亩,铜山奶牛基地5万头,丰沛肉鸭养殖基地2亿只,遂宁肉羊养殖基地300万只。

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徐州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每个主导产业都培育了一批优势规模生产基地、一套科技推广体系、一套质量安全监管办法、一批合作组织、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一个或几个知名品牌。比如丰富的肉鸭产业体系,建设2亿羽生产基地;引进雨润、南靖钟毅、河南华英等42家肉鸭加工企业,形成年加工3亿只肉鸭的生产能力;引进培育大型养鸭企业5家,丰县成为全国养鸭第一县;集养殖品牌、生态基地品牌、加工销售品牌于一体的“古培龙飞鸭”品牌,已形成中国鸭产业知名品牌群,正在成为全国鸭产品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

第四,促进农业设施,促进高效农业的规模。发展设施种植和规模化养殖是徐州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多年来一直贯彻执行。三宝许村镇被称为江苏省食用菌产业“第一村”,这里利用设施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投资。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大量的蘑菇,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其中90%以上来自食用菌产业。康华食用菌公司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水平居全国先进水平。徐州50万亩面积6000元以上,200万亩面积3500-6000元。推动产业大规模集聚和区域集中,形成特色优势,各主导产业培育了一大批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成山药、牛蒡、芦笋出口特色菜专业化基地50万亩,建成出口白蒜专业化生产基地654.38+0.6万亩,形成以番茄、辣椒、黄瓜、芹菜为主的200万亩保护地蔬菜生产区,全市建成连片保护地蔬菜生产村3000亩。

第五,以机制创新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以工作创新为纽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全市114个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了土地流转管理全覆盖,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61万亩,占比30%。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坚持推进“三大合作”(农民专业合作、土地入股合作、社区入股合作)。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037个,占农民的79.9%。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成立村镇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27家、资金互助社122家,全面推行农民联保、农民互保、企业担保等多种信用担保方式。创新社会化农业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地托管服务,推行订单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统一服务模式。全市已实施耕地托管服务近60万亩,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增加到654.38+0.2万亩。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确立了徐州农业“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工作目标,对全市114个镇实行差异化管理、分类考核、现金奖惩。

二、徐州现代农业考察的经验及启示

徐州和淮北相距很近,一水相连,农业自然资源基本相同。徐州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和路径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以思想为引领,敢于争创一流。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发展的空间,只有争创一流,才能争创一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现代农业的理念进行布局,立足淮北的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传统,超前谋划,高起点定位,错位发展,形成鲜明特色。必须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把现代农业各要素组织起来,培育壮大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生产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善于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立壮大主导产业。

第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特色,打造优势。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在于市场,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途径在于培育特色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首先是要规模化。只有规模化才能形成和影响市场,有效聚集和吸引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做出品牌,延伸链条,形成产业体系,进而使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农业不同于工业,组织松散。培育一个特色产业需要几年时间,需要不断积累优势要素,持续用力。

第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搭建平台,集聚要素。与国情略有相似,我市现代农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选择优势区域,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率先探索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率先提升农业装备水平,集聚科技、人才、信息要素,推动产业链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积极创新,激发活力。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尤其需要创新管理机制,打破农业生产经营过于分散、生产与市场难以对接的制约;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建立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金融创新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问题。

第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创业,勇于担当。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其中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显然什么都难做,肯定会错过发展的宝贵机遇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鼓舞士气,大胆创新,容忍失败,敢于担当,建立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考核机制,增强官员的企业家精神,凝聚事业发展的力量。

三,徐州农业的差距和潜力

徐州的土地面积是我市的4.3倍,耕地面积是我市的4.3倍,农村人口是我市的5.2倍,人均耕地面积比我市略少,所以农业发展的条件差不多。对标徐州,有助于我们找到差距,迎头赶上。

一是农民收入存在差距,促进农业增效潜力巨大。2012年,徐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0762元,比我市多3476元,约为我市的1.5倍。农业增加值434亿元,是我市的8.4倍,平均亩产增加值4937元,是我市的近两倍。我市在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产量方面潜力巨大。

二是结构调整有缺口,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潜力大。徐州的白蒜和食用菌出口是全国单项冠军,8个单项行业全省第一。保护性农业的比例是我市的2.7倍。铜山区奶牛数量是我市的15倍,沛县肉鸭数量是我市家禽的两倍多。山药、牛蒡、芦笋种植面积是我市蔬菜种植面积的1.5倍。我市段园的葡萄、塔山的石榴、绥地沿线的西瓜、日光温室的蔬菜是基础,是特色,是区域优势,做大做强的潜力很大。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有差距,园区平台建设潜力大。徐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是我市的6.2倍;农民合作组织数量是我市的7.7倍;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29.7%,高于我市11个百分点;农业专业化服务率先发展;创建两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正在规划建设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潜力巨大。

四是目标定位有差距,争创一流大有可为。徐州将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信心足、目标高、气魄大。我市农业面积狭小,总规模不大,在全省农业中的份额不高。但在生猪养殖、大棚蔬菜、石榴种植等几个单项产业的发展上,有基础、有潜力、有希望做到全省第一,甚至全国领先。

四、对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根据徐州的经验和我市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标杆,重新思考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十二五”中期。结合国家推进“四化同步”的新战略、我市农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要求,总结回顾“十二五”以来我市农业发展,把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放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对我省农业发展全局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及时调整,提升标杆,进一步突出主攻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培育主导产业。立足我市实际,可在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标准化养殖、石榴产业发展、食品产业发展五大产业发展上率先取得突破,力争全省第一;在农业机械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争创全省一流。

2、优化布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板块,坚持南梁、北蔡、东山经济果林框架布局。粮食产业突出实施小麦、玉米两大丰产行动,力争大豆面积压减到80万亩以下,玉米面积稳定在654.38+0万亩以上,绥南建设60万亩吨粮田;蔬菜产业重点推进大棚升级改造,突出发展日光温室,通过5-10年的努力,建成65438+万亩日光温室产业带;突出东部沿山石榴产业发展,着力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建设20万亩优质石榴生产基地;养殖业突出生猪产业发展,以10000个良种猪场为带动,3000-5000个规模猪场为骨干,500-1000个养殖大户为主体,濉溪大堤以南为重点发展区域,把濉溪建成生猪生产大县和生猪食品工业区;大力发展肉牛、山羊等草食动物养殖这一水产养殖业的朝阳产业,力争5-10年草食动物养殖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提高20%以上。

3.集聚要素,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分门别类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储运营销龙头企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龙头企业。每个行业都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依靠龙头企业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聚焦主导产业,集聚科技力量,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依托龙头企业和规模化经营实体,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推进农机与农机结合,加强生产技术集成创新的研究、推广和应用。聚焦主导产业,培育知名品牌,制定适应地方特色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一批标准化生产规模基地,打造一批绿色食品品牌。每个行业甚至争取1-2个省级名优农产品。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服务体系。

4.创新机制,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规范土地流转,积极推进互换、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对于龙头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完善与农户、基地的对接机制;对于农民合作组织来说,重要的是提高其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带动能力;对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要着力扩大数量,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快提升其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积极探索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新型经营主体的紧密结合,提供优质服务的新模式,形成多元化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便捷充足的信贷支持。

5.以园区为导向,搭建现代农业发展平台。继续加强凤凰山、诸德、宝坻、口子四大食品产业园建设,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能力,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引导设施相近、相通的龙头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产业集群,努力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支持各美德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粮食产业为主导,以农作物、生猪良种繁育为特色,以各美德食品产业园、铁路物流园为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南方粮食主产区,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谷饶建设猪沼菜特色绿色食品基地,创建高标准菜篮子基地形式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曲沟现代农业示范区与中国农业大学深度合作,建设科技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高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努力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为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先进技术的示范区和现代农业装备的展示区。

6.政策推动和持续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实施“四化同步”战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制定完善生产性建设用地、电力、信贷、保险、税收等扶持政策,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适时调整产业扶持政策,集中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林业、农业等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城市工商资本和外资投资优势产业发展。围绕优势产业发展,积极编制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支持。

7、人力支撑,凝聚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培育农业企业家、农民创业带头人、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四支人才队伍。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支持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和吸收高层次管理人才;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育职业农民和技能农民,培育一大批专业生产经营大户,着力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带头人;充分利用与中央农业大学、安农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吸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参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整合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力量,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业热情;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对县镇农业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和分类,建立健全市县镇农业发展考核办法,形成强大的工作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