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市场价值
被指“出卖国资”的苏泊尔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苏增福表示并不后悔。这到底是为什么?那么苏增福为什么要廉价出售苏泊尔呢?
苏增福和他的苏泊尔经历了哪些波折?这一期,子牙童趣商家将为大家带来一个锦囊,了解苏增福和苏泊尔的风雨历程。
苏增福,1941,浙江玉环县人。十几岁的时候,苏增福家境贫寒,所以非常努力,没有辜负家人对他的厚望,去海军服役。
艰苦的少年生活和军旅生涯教会了苏增福在困境中打磨自己的心智,但命运似乎总是对他不公平。
退役后,苏增福没有顺利转业,只好回家种田。直到年近三十,他才进入玉环县一家高压锅配件厂,成为一名小员工。
入厂后,苏增福依然保持着军旅生活的艰苦作风,勤奋工作。出身农民家庭,没有任何背景的苏增福,十年后凭借个人努力成为了零件厂的厂长。
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苏增福接手的零件厂当时却面临着经营不善的问题。
原来当时高压锅的市场环境不好,他们做高压锅配件的工厂业绩自然也不好。一向习惯自己解决问题的苏增福,决心带领工厂走出困境。
正所谓,苏增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既然高压锅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不佳,不如做让市场满意的高压锅产品。
面对这个惊人的决定,有些管理者和员工认为风险太大,但苏增福还是力推众筹,拿出300万元自建高压锅生产线,为他的前老板双喜高压锅代工。
苏增福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带领工厂员工努力工作。他们生产的高压锅质量可靠,生产效率高。
此时也恰逢国家宣布取消双轨制价格,使得工厂的生产成本再次降低,销售收入提高,使得苏增福的高压锅厂利润大幅增长。
有了努力和机遇,苏增福的高压锅厂很快就有了年净利润8000万元,甚至比他的雇主双喜还高几倍。贴牌怎么才能赚的比正品厂多?
双喜很快因商标问题与苏增福分道扬镳。就这样,苏增福和他的工厂被双喜赶了出来,不再让他们代工产品。但正是这种分离,让苏增福下定决心要建立自己的品牌。
苏增福想,既然贴牌高压锅能在市场上卖得好,那就没有理由不卖自己品牌的高压锅。
苏增福开创了它,创立了苏泊尔。就这样,中国第一个民营高压锅品牌诞生了。
单干之后,苏增福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曾经他只需要生产高压锅并销售,而现在他需要负责苏泊尔这个品牌。
如果一个品牌需要有竞争力,它需要比别人更好。苏增福选择在安全上下功夫。
小时候一定被父母告诫过不要乱动高压锅。一旦内部的高温高压气体泄漏或爆炸,可能会造成人员重伤。
当时国内高压锅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所以苏泊尔希望打造一款安全的高压锅产品,让消费者放心使用。
苏泊尔在高压锅的防堵盖和泄压窗上下足了功夫,让高压锅内的气体在压力释放时能及时排出。苏泊尔推出了“安全到家”的品牌诉求,很快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
客户对苏泊尔压力锅的安全性非常满意,在其他方面也对苏泊尔的产品有了认可。苏泊尔就这样在中国的高压锅市场上扬名立万。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也与日俱增。苏泊尔不再局限于高压锅产品的生产,各种厨具、厨房用品也从苏泊尔的生产线上走出来,不断充斥市场。
苏泊尔的电磁炉、洗碗机等炊具和厨房用品开始在全国各地销售,苏泊尔的厨房用品开始深入中国消费者的内心。
2004年,苏泊尔成为中国最大的厨房用品生产企业,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经过十年的努力,苏增福终于把苏泊尔做大做强,成为国内知名企业。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苏泊尔这个品牌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他为此倾注了全部心血,但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两年,苏增福就把苏泊尔的股份几乎全部卖掉了。
是什么事让苏增福一下子卖掉了小时候的牌子?
2006年,苏增福向法国seb增发4000万股,一年套现40亿元。到2007年初,苏增福只有0.01%的苏泊尔股份。
苏泊尔完全变成了一家外企。说起原因,苏增福只能说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苏泊尔上市后利润没有明显增长,反而下降,股价也在降低,所以苏泊尔发展暂时停滞。
苏增福也注意到,由于资金和市场条件有限,苏泊尔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非常艰难。这时,法国seb集团向苏泊尔伸出了橄榄枝。
给苏泊尔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接了很多订单。面对发展困境,40亿元的资金,苏增福选择了彻底出售品牌苏泊尔。
苏泊尔也因此成了洋品牌,苏增福也被扣上了“出卖国资”的帽子。苏泊尔当时并没有被逼到绝路,但现在它的市值正在飙升,达到689亿人民币。
但当时市场还在摸索发展,地方银行没有那么多钱去支持所有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民营企业。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苏泊尔的困境,这也是为什么苏增福说要卖掉苏泊尔,他并不后悔。
事实上,苏增福并没有完全卖掉苏泊尔这个品牌。将厨具领域卖给法国seb集团后,创办了苏泊尔卫浴。
如今,苏泊尔在卫浴产品、个人护理产品、家用电器等领域也有了辉煌的发展。虽然没能实现当年登顶中国厨具市场的傲人成绩,但对苏泊尔来说,却延续了它的生命力。
李嘉诚曾说:“企业要像儿子一样养,像猪一样卖。”我们不能说这句话一定是对的或错的。
但在面临关键决策时,大胆奋进是勇敢的,勇往直前也是一种智慧。苏增福曾带领零件厂的工人举起大旗,成立苏泊尔。
上市后,面临经营危机时被卖掉。现在苏泊尔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是在出售国家资产。苏泊尔的卫浴、家电行业,今天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苏增福说他不后悔。我们可以理解,不是说如果时光倒流,他还会卖苏泊尔,而是说在决策面前,进退有度是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