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著名景点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海拔仅17.2m,面积仅0.012km2。小岛小如蜗牛,岩石美丽,树木葱郁,故名小青岛。德国占领青岛时,把小青岛命名为“阿克那岛”,日本占领青岛时,把它命名为“加藤岛”。它在20世纪30年代初被开放为“小青岛公园”。
看着眼前的海堤大堤。它建于日本占领青岛的20世纪40年代。它长720米,连接着小青岛和海岸。岛上最高处有一座白色灯塔,是德国人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修建的。塔身全部为大理石,高度15.5米,八角形。塔上装有反射器,用牛眼状的旋转反射器发光。1997更换西班牙产航标灯,原灯送秦皇岛航标博物馆收藏。这座灯塔的海域范围为15海里,是过往船只进入胶州湾的重要航标。每当夜幕降临,岛上的灯塔闪着红光,勾勒出青岛的一大胜景——“琴屿岛上的浮灯”。
小青岛,也被称为“琴岛”,从高处看,它非常像一架躺在海上的古琴。看看你面前的这座雕塑。一个年轻的女人看着大海,手放在竖琴上。她就是“钢琴女孩”。
还有一个关于“秦女”的悲伤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个会弹琴的仙女。她看上了岛上的一个年轻渔夫,偷偷来到人间嫁给他。每天早上丈夫去钓鱼,她就在家织网。晚上,她站在沙滩上弹琴,让丈夫找到琴声,回到家中。当玉帝知道这件事时,他大发雷霆。他让海龙王兴风作浪,推翻了男孩的行为。秦女一直在海边弹琴,等待丈夫归来。几十年了,头发都白了,眼睛也瞎了。她丈夫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人们创造了这座雕像来纪念秦女。
站在小清岛看青岛,碧海蓝天相映,城内半绿半塔,绝对好看。
前人写了一首描写小青岛风情的诗,1949后被许多旅游书刊收录:“青山不多,水中一岛小如螺,云飘摇曳,似沐晚浪。”
栈桥
朋友们,都说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象征,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全长440米,宽8米。它从海岸延伸到大海。上世纪30年代,栈桥“回澜阁”以“飞阁回澜”之名位列青岛十大景观之首。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就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的。
栈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她不仅记录了青岛屈辱的岁月,也记录了1949之后青岛的建设与发展。1891年,青岛(胶澳)成立。1892年,清政府任命登州镇的首席士兵章高元在青岛驻军。为了装卸军用物资,停泊北洋舰队的船只,修建了两个码头,其中一个就是现在的栈桥。原栈桥长200米,宽10米。它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栈桥是当时唯一的海上“军火补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
1 897年,德国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占领青岛的见证。德军占领后,栈桥重建,但仍是军用码头。1904年,大港一号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了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对游客开放。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投入巨资重建栈桥,桥身加长至440米。桥的南端修建了半圆形防波堤,上面建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从此,栈桥成为中国第一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栈桥。1985、1998都进行了栈桥的大规模改造。2001包括栈桥内的海边景点,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一批AAAA级景区。
从栈桥的桥头往回走,可以看到一幅充满浪漫欧陆风情的城市画卷。正如康有为先生形容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梁实秋的“望波澜壮阔,为王者荣耀”。
惠兰阁
远处的“回澜阁”二字,是著名书法家舒潼所写。原为青岛市原市长沈鸿烈题写,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夺到日本,陈列在日本东京的陆军博物馆,展示侵华战争的“战果”。这个亭子是二层八角形的亭子。展馆覆盖着彩色琉璃瓦,四周是玻璃窗。正所谓“一窗一景,一景一画”。
栈桥周边景点
回头看,是中山路,青岛的老商业街,有100多年的历史。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称中山路。总长超过1300m。曾与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南京路并称中国十大商业街。正在规划重建,预计彩票6亿。中山路上最高的建筑是百盛商厦。1998九月开业。是国务院首批18合资零售企业之一。与青岛第一百货、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合资,投资7.8亿元。商场占地5万平方米,当时被称为“齐鲁商业第一楼”。栈桥以西的这片海滩是全市第六小的海水浴场。因为在市中心,周边环境优美,很多人在这里游泳。右边的山东国贸大厦是90年代山东最高的建筑。1991年,1个月,65438+2个月,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了国内最快4.5天造一层楼的纪录。旁边蓝色玻璃墙的高楼是青岛海关大楼。虽以青岛命名,但它是山东口岸出入境监管的总行政机关,下辖济南、淄博、烟台、威海十余个海关,是中国北方三大海关之一。该建筑建于1992。自1997以来,多年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均居全国第一。看那座叫做海上宫殿的海上奇怪建筑。整个建筑由几个四分之一圆组成,是青岛一流的餐厅。从远处看,它像一颗珍珠悬浮在海面上。远处的这个小岛叫做“薛佳岛”。原来是个孤岛。明朝初年,岛上的渔村有一个叫吕雪的将军,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更大的渔村,改名薛家村,后来又改名薛佳岛。面积27平方公里,海岸线38公里,有青岛最长的沙滩——“金沙滩”。在我们的左后方是泛海名人酒店,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典建筑,前身是德国青岛酒店的旅游部。建于1993年,德国皇帝威廉·杨二的弟弟亨利亲王曾多次踏足此地。当时,它通常被称为“亨利亲王酒店”。
三峡:东临栈桥路、太平路,北邻贵州路。区内八道以中国八大著名峡谷命名,故称“八峡”(三门峡、刘家峡、青铜峡、龙羊峡、岳明峡、红山峡、瞿塘峡、西陵峡)。西陵峡是浏览三峡的主要通道。八大峡原是团岛湾的两个礁区。堤防填海后,占地56公顷。由1985发展而来,90年代初新建了一个建筑群。与老城相比,三峡充满了现代气息。
中原海上广场:由山东中原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建于1996,是大型现代化综合旅游项目。中原国际旅游港由全长2285米的两层环形观光栈桥和万吨级多用途码头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客运码头。
“中原”号游船,长120米,6层,由俄罗斯某大型无动力浮动营房发放和装修。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海上酒店”。
沿着双层栈桥深入海洋,下一阶段的建设规划中将建设一座宏伟的宫殿——中原海事卫星观光塔。是青岛最重要的集科技、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观光购物于一体的建筑之一。
小鱼山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小鱼山公园。小鱼山海拔不高,只有61米,但是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面朝大海,背靠青岛老城区,因此被誉为欣赏青岛近海全景的最佳制高点。德军入侵青岛(1897)时,发现了这一地理优势,在汕头上建起了坚固的炮台,在青岛的日德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德军最后一个打着白旗的炮兵基地。
小鱼山,位于莱阳路东端的玉山路上,是岛城十大园林公园之一。这里曾经是村里渔民开会前晒渔网、晒鱼的地方。小玉山原是一座无名小山,因山前道路以山东省东阿县一座佛教名山“玉山”命名,小玉山就是以这条道路命名的。小虞山公园占地2.5公顷,于1985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青岛十大景区之一。
我们从小鱼山门走上台阶,看到的亭子是一个有挑檐的六角亭。因能在亭内看到碧波荡漾的汇泉湾,故名“碧波亭”。其牌匾“碧波”由著名国画大师吴作人题写。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山上有三座红色的蘑菇状建筑,像三个燃烧的火把,那就是信号山公园。半山腰绿树中的独特建筑是青岛招待所,原为德国总督府官邸,俗称府尹楼。这是一座德国风格的建筑,融合了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风格和青年风格派(young de stijl)的手法。被中外朋友誉为世界上珍贵的建筑“标本”,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可以看到右下方有两栋民族建筑。一个形状像塔,另一个看起来像宫殿。以前是青岛海鲜馆,现在是青岛海底世界。
下一座三层八角亭名为“蓝潮亭”,“蓝潮亭”匾额上的三个字也是吴作人题写的。亭高18米。当你登上展馆时,你可以充分领略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在潮亭观海赏月也是有意思的,尤其是农历中秋,一轮明月跃入星空,让人顿时觉得“此时海涨月起,天边* * *一片”,这也是青岛十大景观之一。再来看这个亭子的装饰图案,都是鱼。在中国古代,大多数建筑都有龙凤装饰,这也体现了小虞山的特色。
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色雪花石膏浮雕,就是小玉山的山符。由现代文字“肖”、“山”和古代象形文字“鱼”组成,四周是黑色大理石线雕壁画,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渔猎的生活场景。
来到小虞山,不仅可以看到青岛的风景,还可以看到琉璃壁画。我们看到的是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79级形体艺术系师生创作的琉璃壁画《八仙过海》,获全国美展一等奖。
我在拐角处看到的釉下彩壁画是《蒲松龄宇宙》,描绘的是蒲松龄故居和《画皮》、《崂山道士》、《促织》、《Xi方平》等连载故事,给小玉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现在,我们所在的亭子叫“崔永亭”,是以远近葱郁的山景命名的。亭子的匾额也是吴作人题写的。
再看,山脚下的这片沙滩就是第一海水浴场,是青岛最大最热闹的沙滩。汇泉王朝大酒店是青岛第一家合资酒店,是由香港严词酒店管理集团管理的五星级酒店。酒店后面是天台体育场和汇泉广场。旁边的公园是中山公园,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有高塔的山是太平山,海拔116米。这座塔是中国奥林匹克观光塔和青岛广播电视塔。这座232米高的塔是青岛百年建市的新标志之一。
在这里,大家可以将青岛的老城区尽收眼底。在接下来的免费时间里,你可以免费登上潮馆,看看海湾前如画的风景,感受青岛凉爽的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