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的文化习俗
江阴方言分为市内、东乡、南乡、西乡四个流派。江阴方言与苏湖家片的交流略强于毗陵片,但在研究中一般归属于吴语毗陵片。
江阴方言浊音和尖音不同,四声完整。江阴方言有浊声母,比普通话多8-13。超过40个元音;江阴方言有七个声调(平调、平调、上声、去声、去声、去声、入声、入声)。文化活动
在故事、民乐、戏剧方面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月亮镇)。全年建成开放5个特色文化场馆。编制出版《追忆江南——江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电影节
(1)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2010年6月在江阴举办,是第一个申办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县级市。
(2)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
声乐音乐会
2011年,张学友、刘德华、蔡依林、周杰伦先后在江阴举办演唱会。江阴机场
江阴市场也叫“庙会”或“节市”。早期的聚集地是一种盛大的祭祀活动,后来在中国变成了集市。悠久的吴文化孕育了江阴深厚的文化底蕴,江阴的庙会聚集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为了提前庆祝太阳的终结,活动日在农历3月17、18日或农历4月10、11日。一般两天。
江阴月城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中国龙舟赛。
春节习俗
江阴人从农历12月17日开始准备新年,直到元宵节结束。12月17、18日“掸檐”(即做家居卫生),江阴说,“12月17、18日,掸檐越来越重。”
23号要给造甲菩萨送礼物,按规矩还要给造甲菩萨献糖果。
24日是厨房日,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24晚年夜饭”(小年夜饭)。
除夕夜,市民们在大门上贴春联,晚上,他们庆祝节日祭祖,然后在送别后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开门放鞭炮。越早起床,运气越好。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你可以听到周围鞭炮声。早餐吃红汤意味着团圆,意味着团圆和繁荣。我们还吃年糕、馄饨和隔夜的馒头。特色糕点:马蹄酥、草鳎、烙饼、盐豆粉。
特色小吃:过桥鳝、刀鱼面、刀鱼馄饨、蟹黄包子、小笼包。
特色水产品:秋刀鱼、河豚、鲥鱼(统称长江三鲜)。
特色饮品:黑度酒江阴第一个吃河豚的地方。自古就有“拼命吃河豚”的说法。无棣河豚在宋代很有名,宋代无棣河豚的产地是江阴。宋代笔谈“吴人嗜河豚”。宋《袖中锦缎》开篇“天下第一:读书、饮酒、砚...江阴县的河豚……”。苏轼做学问、做官以来,一直生活在常州。有一个关于吃河豚的传说。明代《本草纲目》“吴人说其血有毒”。《明嘉靖江阴县志》是最早提及河豚的地方志。上世纪50年代,由于误食河豚事故频发,长江下游只能出售江阴烹制的河豚。20世纪90年代,其他城市的厨师去江阴学习如何烹饪河豚。后来大规模养殖河豚,毒素大大降低。江阴解毒技术至今仍被业界津津乐道。江阴是“中国河豚食品之乡”。2009年,“江阴河豚”成功申报中国唯一河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每年“正是河豚想走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客人都会来到江阴寻找河豚餐厅。江阴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