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杏和堂的来历吗?

相传405年前,广东南海县人李胜佐在广州南门牌坊脚下(今北京路194号)经营一家中草药店。有一次,李在码头捡到一袋银子,就天天守在那里。

等待失主,终于把银子原封不动的还给失主陈体权。陈为李的高尚品德感到惋惜,将追缴的两锭半银子投入李的中药店。两人约定:“资本不同,利益共享,同心助天下。

长发是吉祥的。”而这家中草药店的名字叫“陈李济”,意为“拯救世界”。

陈李济由陈体权和李生佐于1600年创建。

1650年创制乌鸡丸,后由著名的御药乌鸡白凤丸衍生而来。

蜡壳丸剂型最早产生于康熙时期。

1826在广州十三行72号设立批发处,成为出口产品,进口国外医药原料的进出口贸易机构。

同治年间,被封为“兴和堂”。

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商标法》,注册了“星河堂”商标,一直沿用至今。